随着性能的增强和成本的下降,全球战略部署及资金的持续注入,固态电池在汽车制造商的车辆装配及产业链的协同进步上,现已步入商业化的核心阶段。
最初,梅赛德斯-奔驰与上汽集团便率先进行了全固态电池的装车试验,随后,广汽集团和比亚迪也相继宣布了2025年的装车计划,旨在市场争夺中占据有利位置。
值得关注的还有,宁德时代在此领域耕耘已久,并掌握了核心技术。然而,以下八家企业的爆发潜力可能远超宁德时代!关注斯说市 公众号 给您带来更多资讯!
请注意:以下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用于学术讨论。
第八名:佛塑科技
亮点: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国有BOPA薄膜生产基地,正进行重大资产重组,重组完成后,有望进入固态电池领域。
第七名:安泰科技
亮点:依托国务院国资委,掌握固态储氢材料及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等核心技术,同时是华为的核心供应商。
第六名:中天科技
亮点:公司动力电池技术始终处于行业前沿。目前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已超过360Wh/kg,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已完成实验室验证,技术实力不容小觑。
第五名:赣锋锂业
亮点: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涉足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三大技术路线的企业,其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重庆基地的5GWh混合固液电池项目已投产,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目前处于装车测试阶段。
第四名:当升科技
亮点:专注于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复合技术的研发,在国内高镍正极材料市场占有率位居首位。公司为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等企业供应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每吨盈利高于传统产品。
第三名:国轩高科
亮点:主要致力于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60Wh/kg)的研发,该电池已成功装车于蔚来ET7。公司计划在2025年将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kg以上。公司获得大众集团的战略投资,国际化产能布局加快,全固态电池研发工作已进入装车测试环节。
第二名:三祥新材
亮点:锆基固态电池材料(氧氯化锆)市场占有率超过50%,能够适配氧化物和硫化物两种技术路线。一期2万吨项目已顺利投产,并向清陶能源等头部企业提供了样品。成本优势:锆金属是氧化物电解质的关键成分,该企业在产业链整合方面能力较强。
第一名:固态电池隐形大佬,素材来源龔众号,斯说市主页发送666揭晓
亮点:实现了氧化物固态电解质(LLZO)的吨级量产,产品良品率高达98%,且成本比硫化物路线低40%。
产业化成果:预计到2025年,产能将扩大至2000吨/年,并为比亚迪刀片固态电池项目独家供货。
同时进入荣耀手机供应链,提供超薄固态电池解决方案,适配智能手表、耳机等穿戴设备。技术屏障突破:公司不仅与中科院及复旦大学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展开了紧密合作,而且还负责起草了《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国家标准》。
公司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专利,技术范围涵盖了固态电池的整个生产链。近期,公司成功攻克了固态电池技术领域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大家还想看什么领域的公司介绍,欢迎评论区告诉我。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信息来源于软件显示以及互联网公开数据,相关个股并非推 荐,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