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绿意盎然。5月16日,龙口康宁家园广场上,排列在两侧的红顶帐篷格外热烈喜气。“康教同行,社交乐融,平等共享,自强奋进”,由滨州医学院妇委会、龙口市残联联合主办、龙口康乐希承办的第四届社会融合运动会在这里热闹举行。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推进融合教育,加强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双向融合”。这几年,滨州医学院妇委会、龙口市残联联合举办多种活动推动实施融合教育,让他们在平等、包容的环境中成长,逐步走向社会。举办社会融合运动会,便是一项重要活动。

今年的运动会有哪些新亮点?且看记者的现场探访。

11岁的程程因脊髓损伤需坐轮椅,作为第三棒火炬手,在老师的助力下,将希望火炬传递给下一名同学。上午8点半,3名火炬手从人民公园广场出发,途中由老师陪护依次接力,孩子们独立完成行走到达康宁家园运动会场。龙口康乐希康复医疗中心副院长王亚军说:“火炬传递旨在规范流程、增强仪式感,让孩子们体验体育精神的能量。”火炬抵达后,红星先锋队的少先队员升起五星红旗,全场行注目礼。“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我们开展融合教育的首要原则。”


特殊儿童的运动项目设计需格外用心。看似简单的游戏,却蕴藏着深刻的教育内涵。

传统导引功法《八段锦》、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均有特殊儿童以及家长参与;7名特殊女孩表演的舞蹈《暖暖》更展现了勇气与感统康复成果。

今年的6个趣味项目各有深意,点燃全场热情:

坐轮椅的小博在爸爸的帮助下“采摘”气球,并抱在怀里。可果子调皮,掉落了几次,但在众人协助下回到原点,放进盆里,完成任务。小博很兴奋,终于参加了适合自己的项目。“大家一起参与,缓解了学习压力。”项目设计者郑慧敏表示,“勤劳的小蜜蜂”游戏能检验康复效果,帮助孩子适应校园生活。

猫捉老鼠游戏时,5岁的新宇被“捉住”,她没有表演节目,而是说“我爱妈妈”,赢得全场掌声。游戏通过追逐训练孩子的规则意识与指令反应。

旱地划龙舟游戏原本是为小龄儿童设计的项目,竟吸引了大孩子和老师组队竞技,孩子们的速度甚至超越老师。

进行到“疯狂大球”游戏,两组选手使出全身力气抖动彩虹伞,大球来回滚动,甚至飞起来。欢呼声中,团队协作精神凝聚。


最精彩的要数“贪吃蛇大作战”游戏,只见精巧的红、绿色玩具蛇“爬”上几位老师的肩头,孩子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蛇,并串联成两条游动的“长蛇”在会场上游动。绿队最终在音乐停止时获胜。

两支大军自动组成,项目自然过渡到趣味拔河。孩子、家长、老师自发参与,全场喊声阵阵,活跃起来。“所有设计都是为了全员参与。”王亚军表示,“在康乐希大家庭,我们不抛弃任何一人。”

从参加的项目中,家长曲女士看到5岁女儿两年康复后的成长,她喜滋滋地告诉记者,孩子目前已不用戴矫正器,只穿矫正鞋就可以独立行走。首次参与活动的贾先生也赞叹:“运动会对培养孩子兴趣和协调能力都有促进作用。”

运动会尾声,孩子们分享了甜蜜蛋糕,收获四样小礼物。这个充满笑声的上午,将成为他们成长记忆中的璀璨星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