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境内的原中朝抗日游击队员
在俄国以及后来的苏联的领土上有中国人较多的时期是在第一次世 界大战时期,当时俄国沙皇政府邀请了10万多名中国劳工来取代上了前 线的俄国男人们的工作。中国工人的工作最为沉重(在工厂、车间、矿 山、伐木、修筑公路和铁路中做一些粗活),他们的生活条件也极为困 难,事实上毫无权利。
当时有许多中国工人,特别是在大城市的中国工人与俄国非法的 马克思主义小组进行接近,而一些中国人甚至在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地区 成了布尔什维克党员,并参加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之 后,许多中国工人加入了红色赤卫队,后来加入了红军,在1918-1922 年作为红军战士参加了在俄国欧洲领土以及在乌克兰、高加索、乌拉 尔、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卫国战争,也作为游击队员参加了反对国外武装 干涉的斗争,其中包括参加反对占据了滨海边疆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 区的一些地区的日本武装干涉者。
许多中国人在战斗中牺牲在俄国,并被埋葬在当地,在一些城市有 纪念国际主义战士的纪念碑。卫国战争之后,在苏维埃政权的协助下, 大部分中国劳工都返回了中国,但一小部分人在作为红军战士战斗之后 在俄国的一些村庄和城市生活了下来,后来成了苏联公民。
中国公民向俄国的第二次移民潮发生在20世纪30-40年代。其中一 些人是逃亡到苏联寻求工作的难民,另一些人是反对占据满洲的日军的 游击队员,他们从1931年开始被迫逃亡苏联,并在苏联的远东地区得以 幸存下来'。
从1931年底到1932年初,以李杜、苏炳文将军为首的大约2000名 官兵转移到苏联境内,另有一些人当时在马占山将军的带领下转移到 华北。
1933年最初几个月,中国另 一支游击队由于遭受日本宪兵队的迫 害,在指挥官王德林的带领下从南满转移到苏联滨海边疆区。
在随后1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游击队员经常转移到苏联境内,主 要是转移到滨海边疆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他们或为逃避日军的攻 击,或赴苏专程进行治疗、休息,抑或与苏联某组织的代表会面,并渴 望日后回到满洲,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后来也的确带着获得的武器、弹 药、药品以及其他用于和侵略者继续斗争的装备返回了满洲。
原中朝游击队员大批向苏联转移是在1940- 1941年间,当时日本人 开始对游击队员和当地居民进行更大规模的扫荡。由于关东军的正规 军、日本警察及其满洲国的伪军和伪警察进行的这类扫荡行动,游击队 战士和指挥官,以及在满洲中部的根据地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这些都 迫使一些游击队员不得不转入地下活动或者隐藏在无人的华北林区和山区,也有很多人转移到了苏联境内。
因此,1941- 1942年间,在苏联的远东地区出现了大量的中国人和 朝鲜人。苏军军官以及边防人员总是很友好地欢迎从满洲过来的中国游 击队员们,并且从他们那里获得有关满洲局势、日关东军的最新的有益 的情报,通常,他们获得的关于日本关东军的情报、关于满洲局势的情 报以及关于日本边防事务的情报都是正确的。他们在游击队员们留苏期间给予了必要的帮助,同时也帮助他们返回满洲。
1941年,当转入苏联境内的游击队员的数量明显增加的时候,远 东方面军司令部另外划拨了一些场所来安置这些逃来的游击队员,并在 这些地方设置了相关的设备,这就成了在滨海区的南野营 (B 营 ) 和 在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北野营 (A 营)。
在南营集中了原抗日联军第一 路军和第二路军的游击队员,他们从辽宁省和吉林省转移到了滨海边疆 区,
而在北营则集中了原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和第二路军的游击队员,他 们从黑龙江省转移到了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穆尔州和犹太人自治 州。
1941年在北营 “A” 营大约有400人,在南营 “B” 营大约有300 人。
转移到苏联的游击队员通常都由苏联的边防战士带领到上述两营。 远东方面军司令部向两营提供了军用帐篷、建设物资、床上用品,医治 病人和伤员的药品、食品、碗碟、肉食以及其他的东西。
第88旅北野营(A 营 )部分干部合影,1945年7月
第88旅南野营(B 营)官兵合影,右前面为金日成,1941年
为了自给自足,游击队员们自己开垦了一块菜地,种植蔬菜,他 们在原始森林中采集蘑菇和坚果,建造居住用的简易木房和其他生活设 施,为营地修建一些公用设施,并帮助当地居民从事农业生产。
抗日联军指挥部代表们也住在野营中,他们自己维持野营内的秩序, 并对其予以监督。他们把游击队员们安置在各个帐篷和木屋内,组织开展 各种业余文娱活动(评书、音乐会、戏剧等,通常这些都是有关日本人的 讽刺剧本,描述游击队员和侵略者的交战以及游击队员们自己的生活)。
在此期间,抗日联军指挥官们在营地里采取一些措施,恢复那些以前 在东北活动的部队,使游击队员们尽快返回到满洲继续同敌人展开斗争, 并为此向远东方面军司令部请求提供帮助,使自己的战士们做好战斗的准 备,请求向游击队员们提供武器、弹药和制服,以便与侵略者开展斗争。
考虑到这些请求,1942年7月16日和20日远东方面军司令部的H. 阿帕 纳先科将军同抗日联军领导人——周保中、张寿筏和金日成举行了会谈。 在举行的一次会谈中,指挥官们报告了满洲游击运动的情况以及自己今后 的计划,他们表示,希望得到远东方面军的援助,以便使游击队员们做好 今后与日本侵略者战斗的准备,解放中国东北。
I. 阿帕纳先科将军回答说,和日本关东军作战需要做好非常认真、非常仔细的准备,并建议 他们加入远东方面军,来做这些准备工作。
在得到游击队领导人的同意之后,远东方面军司令部提议在远东方 面军内组建一支独立的部队或者联队,这些部队将主要由来自中国和朝 鲜的游击队志愿者组成,以便对其培训,使其根据抗日联军司部的意愿 采取行动。远东方面军各军种的相关军官将对他们进行培训,将为这支 新的军队的组成上提供帮助,提供必要的驻扎场所和训练场所。
在这次会谈后不久,周保中提交了抗日联队司令部挑选的中朝游击 队队员名单,以便组成远东方面军新的部队。根据这份名单,并从现有 的志愿者的数量出发,远东方面军司令部决定组建一支独立的国际旅, 其主要由中朝游击队的志愿者组成,其中1/3的成员是应召加入红军的 苏联人,其中包括中国人、朝鲜人和那乃人等。
在此之后,远东方面军司令部向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提出请求,把一 支由前中国和朝鲜游击队员组成的一支新的独立步兵旅纳入远东方面军。
在关于这支独立旅的人员组成问题上,非常关注对志愿者的挑选, 关注他们的忠实度,以便不使日本间谍混入该旅;采取了 一 些措施来 保障安全、确保相关命令和该旅人员组成的秘密。
同时在哈巴罗夫斯 克开展了一些工作来拟定该旅的结构以及对其人员进行培训的计划,为 此成立了一些苏联军官和抗日联队指挥部代表小组,他们受远东方面军 参谋部副部长H. 索尔金少将的总领导。
在得到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的 命令之前,国防人民委员部副部长E. 夏坚科(工农红军指挥官管理总 局 局 长 ) 在No O pr.2/2166号决议“关于把‘8461作战部队以第88步兵旅的番号’列入远东方面军战斗编制,并直接隶属于远东方面军军事委员会”上签署了同意意见,在M.安固季诺夫上校的领导下委员会提交了关于该旅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组成的材料,并得到了远东方面军总参谋 部E. 夏坚科将军的赞同。
第88旅的组建
1942年8月,在远东方面军和抗日联军指挥部的共同努力下,完成 了第88旅的组建工作。它是在北营的基础上组建的,中心设在维亚茨科耶镇,该镇成了第88旅的所在地。
当时主要由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游击队组成的南营也在向这里转移,他们也同意加入该旅。
一些游击小队希望离开南营,向边界转移,“以便使他们回到满洲”,而这种情况确 实有时也会发生—— 一些游击队经常返回满洲。
聚集到北野营的原游击队员们加入了第88旅后,在1942年5-8月, 他们先是在部队驻地修建公共设施,修缮旧的、并建造新的房屋,建 造学习和日常生活场所,建造食堂、医院和俱乐部。训练和运动场所 的建造非常重要,在空闲的时候,在这里会就各种运动项目开展一些 比赛活动。
7月底,苏联军官同周保中和张寿筏一起在哈巴罗夫斯克完成了对 该旅组织结构的制定工作,并把其提交给了远东方面军司令部。
该旅的 组织结构如下:
旅指挥部:旅长、副旅长、旅政委;
旅参谋部:参谋部长、参谋部副部长、参谋部分部;
旅政治部,包括俱乐部、图书馆和电影院;
四个营,其中包括由中国游击队员组成的三个营和由朝鲜游击队员组成的一个营。每营3-4个连队;
两个独立连:迫击炮连和反坦克连。
后勤部,其中有:配备药房的固定的医疗点,两个食堂, 一个运输连和一个管理排。
在批准旅的这 一 组织结构的同时还决定:
第1营是朝鲜游击队员,第2、3、4营是中国游击队员;
第2、3、4营的旅长、政委、营长、连长和排长由中国人担任,第1 营相应地由朝鲜人担任,副营长由苏联军官担任;
负责行军和战斗准备工作的副旅长、政治部部长、参谋部部长和参谋部分部长官、后勤部部长由苏联军官担任,而其副手由中国人或者朝鲜人担任。
在此之后迅速进行了任命,并授予了相关的军衔。
旅和营级指挥官的任命相对较快。这些人选来自于野营原中朝游击 队各师、军以及其他单位,其中包括来自中共在一些军队、一些省委和党组织的干部。
但较为复杂的一个问题是连级和排级指挥官的任命。以前的游击队 员,其中包括许多指挥官文化程度不高,事实上都不懂俄语。此外,懂汉语和朝鲜语的苏联军官也不够,但这些问题远东方面军司令部和该旅 的指挥部很快就解决了。
后勤部人员主要由响应号召加入红军的苏联公民组成,他们多来自 北方和远东地区的民族。组建的缝纫、鞋子等维修班中通常都是中国人和朝鲜人,其中还有随丈夫一同加入第88旅的妇女。这些妇女中的大部 分人以前也是游击队员,她们不仅在维修班中工作,也在食堂、医疗点 中做工,同时也积极参与旅部俱乐部的业余文娱活动。还有一些人与男 人 一 样,接受了军事训练。
1942年8月1日,在小镇内举行了第88旅成立的阅兵式。远东方面 军司令部I. 阿帕纳先科将军出席了阅兵式,他宣布授予远东方面军 这支步兵旅的番号为88。
远东方面军司令部干部处主席宣布了远东方 面军司令部的如下任命:
周保中被任命为旅长,李兆麟被任命为政治委员;
金日成、王效明、许亨植¹和柴世荣被任命为营长;
安吉、姜信泰、金策、季青被任命为各营政委;
崔贤、朴德山、金京石、崔勇进、 彭施鲁、王明贵、朴吉松、张光迪、隋长青、陶雨峰、金光侠被任命为各连连长。
冯仲云任旅情报科长兼政治教员,崔石泉任副参谋长。
周保中和李兆麟被授予少校军衔,各营营长和政委被授予大尉军衔,各连连长被授予上尉或中尉军衔,各排排长被授予中尉或者少尉军衔。
①1943年初,代表抗日联军指挥部的周保中决定,派许亨植率领小分队到满洲与在东北 地区活动的游击队员建立联系,并对他们提供武器、弹药方面的帮助。许亨植在满洲的 一次军事行动中牺牲。之后由曾经担任连长的上尉王明贵接任第三营营长。在转移到苏 联之前,1941年,王明贵曾任师长,在黑龙江省的小兴安岭山麓一带活动。
参谋部和指挥部苏联军官职务的任命单独下达。
H. 巴达林少校被任命为旅副旅长,负责第88旅的行军和作战准备工作,
B.谢廖金少校 任政治部主任,
参谋长由 B. 萨马尔钦科少校担任,1943年初这一职 务由 T. 什林斯基少校接任(同年他被授予中校军衔),到1945年10 月第88旅解散之际,他一直担任这一职务。
参谋部各支部、 后勤部门的领导人由 苏联军官担任,在这 些部门中的其余的军 职人员和非军职人员 中既有苏联公民(其 中也包括维亚茨科耶 镇 的 村 民 ) , 也 有 中朝军人,其中包括一 些中国军官的妻子, 他们同为军人或旅部 的非军职雇佣人员。
周保中(左四)、李兆麟(右三)在第88旅进行野战训练时与苏联军官合影。
根据第88旅指挥部的建议,该旅按照以下原则进行人员分配:
第一 营(由 金日成指挥)由 原东北抗日联军 第一路军的朝鲜 游击队员组成;
第二营(由 王效明指挥)由 原东北抗日联军 第二路军的中国 游击队员组成;
第三营(由 许亨植指挥)由 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的中国游击队员组成;
第四营(由柴世荣指挥)由原东北抗日联军一些直属支队的游击队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二支队和第二路军第五支队)组成。
1945年在第88旅工作的苏联远东第二方面军参谋部军官小组。
T. 西林斯基(左四),B.伊万诺夫(左五),B.萨马尔钦科(右一)。
加入第88旅的所有中国和朝鲜游击队员都成了工农红军战士,并得 到相应的制服和徽章,与在远东的工农红军战士一样,得到各种保障。
1942年9月13日,旅部召开了中共党员会议,并选出了“中共东北党组织委员会”。9月14日,崔石泉被选为党委会书记,同时他也是该 旅的副参谋长。同时还组建了旅队的共青团组织。这两个组织都受张寿筏的领导。
第88旅中的普通士兵和中士被安置在木房内,配备了一些家具和设 施;床上用品、其他日用品以及战备品也都有保障。高级指挥官们被安 置在设施更为完善的营房中,或是给各级将领们单独准备的房间内,而 有家庭的指挥官则被安置在单独的套房内。
设在维亚茨科耶镇的军营禁止外人进入,出入军营都需要特别的通 行证。战士们外出进行野外训练在苏联军官(负责野外训练的军官)和 旅指挥部代表的陪同下进行。第88旅军人独自离开军营是被禁止的。
到1942年9月1日,第88旅中有800名正式人员,其中400名中国人,103名朝鲜人,苏联人有309名。
到1945年8月9日,该旅有429人,其中 351名中国人,78名朝鲜人。
事实上在此之前,大约有50名中国人和25 名朝鲜人牺牲,他们曾被调往远东方面军第一军和第二军担任翻译或者向导。
第一排:沈泰山(第二营第三连排长)、金京石、徐哲、朴洛权 (第四营第七连排长)、崔明锡(第四营第七连排长)、张光迪;
第二排:瓦什柯维茨(苏联教官)、崔春国(第四营第七连排 长)、金策(第三营政治副营长)、姜信泰(第四营营长)、杨清海 (第二营第三连连长)、陶雨峰、周岩峰(第三营第五连连长);
第三排:张锡昌(无线电营排长)、刘铁石(无线电营排长)、范德 林(第一营第一连排长)、高万有(即李青山,第二营第三连排长)、乔 树贵(第四营第七连排长)、刘雁来(第二营第三连政治副连长)、陈德 山(劳动排排长)。
第88旅指挥官名单(1942年9月1日)
1 第88旅旅长一周保中少校',抗日联军总司令。
2 第88旅政治副旅长(政委)一张寿筏。
3 负责军事训练工作的副旅长苏联军官一T.什林斯基少校。 自1943年初 ,由把达林少校担任。
4 第88旅参谋长苏联军官— B. 萨马尔钦科,自1943年初由T. 什林斯基中校担任。
5 第88旅副参谋长一崔石泉。
6 第88旅政治部主任苏联军官一B. 谢廖金少校。
7 第88旅负责共青团工作的政治部部长助理苏联军官一斯特雷金 上尉 。
8 第88旅情报和宣传部部长一冯仲云大尉。
9 第88旅后勤部部长-(邢佳)大尉。
10 第88旅侦察分队队长一冯仲云大尉,自1943年3月起一B. 布格 罗夫大尉担任。
11 第88旅中共党委书记一崔石泉大尉(兼任)。
第88旅党委副书记 一 金日成和金京石。
12 第88旅第一营营长一金日成大尉。
第 一 营政治副营长 一 安吉大尉。
第 一 营副营长苏联军官 一 马尔采夫大尉。
①1943年3月,周保中被授予中校军衔。
②在88旅与1942年9月13日召开的中共党员全体会议上选举了党委小组,党组织的 党委小组成员有:周保中、张寿筏,崔石泉、金日成、金京石、彭施鲁、王明贵、 金策、王效明、季青,候补成员有王一知、沈泰山
13 第二营营长一王效明大尉。
第二营政治副营长姜信泰大尉。
第二营副营长苏联军官一 E. 阿达莫夫上尉。
14 第三营营长一许亨植大尉'。
第三营政治副营长一金策大尉。
第三营副营长苏联军官一沙巴什尼科夫大尉。
①1942年底,根据周保中的命令许亨植带领一小队前游击队员被派往了满洲,王明贵上尉被任命为第三营营长。
15 第88旅第四营营长一柴世荣大尉。
第四营政治副营长一季青大尉
第四营副营长苏联军官一 日利诺夫大尉。
16 通讯营(连)长苏联军官 一 奥斯特里科夫大尉。 通 讯 营 ( 连 ) 政 治 副 营 ( 连 ) 长 -A. 巴比奇
17 冲锋枪营(连)长苏联军官 一赫里斯坚科大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