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知道,在重庆潼南藏着一所宝藏小学,也是重庆唯一的市级民办书法特色学校——体育路小学。校长李勇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潼南书法家协会主席,这所学校以“书法”为魂,却不止于书法:除了常规的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科目,更将书法、国画、国学、舞蹈等特色课程融入日常教学,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座传统与特色相融的成长乐园。









翰墨飘香,书写童年的底色

作为重庆独树一帜的书法特色学校,体育路小学将书法课纳入常规课程,每周两节书法课雷打不动。校长李勇深信“翰墨养正气,书香润童心”,从握笔姿势到笔锋运转,从楷书工整到行书灵动,孩子们在墨香中感悟汉字的筋骨与温度。这里不追求“速成大师”,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沉下心来,在一笔一画中培养专注力与耐心,在横竖撇捺间触摸中华文化的精髓。书法不仅是技能,更是一把钥匙,打开审美修养的大门,让传统笔墨成为陪伴终身的修养。



国学润心,经典滋养童真

国学教育,是体育路小学的另一种特色。《千字文》的韵律、《弟子规》的礼仪、《三字经》的智慧,早已融入孩子们的日常。每日餐前,全校师生齐诵经典,朗朗书声与饭菜香交织,让“修身齐家”的道理在稚嫩的心田生根发芽。没有刻板的说教,只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孩子们在背诵中理解“仁义礼智信”,在故事里读懂“温良恭俭让”,国学经典成了他们最温暖的童年底色。







丹青绘梦,水墨晕染童趣

国画课上,孩子们执笔蘸墨,在宣纸上勾勒山川花鸟。老师不教“标准答案”,只引导他们观察自然、感受色彩:一片叶子的脉络,一朵梅花的傲骨,都在笔尖流转成童真的世界。国画不仅是艺术启蒙,更是文化传承——孩子们在挥毫间读懂“天人合一”,在留白中体会“大道至简”,传统文化的基因就这样悄悄植入血脉。







舞步飞扬,童心绽放光芒

此外,舞蹈也是学校的常规课程,从民族舞的柔美到街舞的律动,孩子们在旋转跳跃中释放天性。在这里,舞蹈课不仅仅是技能的训练,更是孩子们身心成长的重要助力。通过舞蹈,孩子们增强了肢体协调性与柔韧性,提升了艺术审美。在翩翩起舞的过程中,他们释放压力、塑造自信,同时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传承了多元舞蹈文化,实现了身心的全面发展。







百植园里,触摸生命的脉络

在学校一角,有一片百植园和菜园,是孩子们亲近自然的秘密基地。在这里,小朋友们从小就能认识上百种植物,了解它们的名称、习性。劳动课上,孩子们学会播种、除草,观察果蔬的生长过程。他们亲自参与到植物的生命循环中,与蔬菜、植物共同成长。这不仅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体验劳动的乐趣,更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责任感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之心。通过自己的劳动,还让他们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三胖树屋:童话里的成长课堂

在操场的一侧,三座连排树屋赫然映入眼帘——这就是孩子们口中的“三胖树屋”。它像从童话里走出的城堡,藏在繁茂的枝叶间,书架、坐垫、画纸错落有致。孩子们或坐在树杈上阅读,或围坐讨论书画,或坐成一排朗诵国学,或趴在窗边描绘校园风光。李勇校长说,将树屋设计为开放式学习空间,旨在打破学科边界,让知识在自然与趣味中自由流淌,在这里,知识似乎并非课本上的符号,而是触手可及的星辰。





校长李勇:以热爱坚守教育初心

作为民办学校的掌舵人,李勇校长始终坚信:“教育不是生意,是情怀。”面对日益严峻的招生压力,他从未放弃对特色课程的坚持,经费不足时,总是自掏腰包补贴学校开支。他说:“我想让孩子们多一种选择,让小学教育多一些特色,让孩子们从小懂得,书法不止是写字,国学不止是背诵,劳动不止是干活——这些是文化的根,也是人生的底气。”这份执着,让体育路小学在浮躁的时代中,守住了一片教育的净土。他的坚守与付出,令人深感钦佩,也彰显了一位教育者对孩子们未来的深切期许与责任担当。



在体育路小学,看见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这里的孩子在墨香中修身、在经典中明理、在自然中悟道、在国画中育美、在舞蹈中塑形、在劳动中砺志,潜移默化的成长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当“内卷”成为常态,这里的课堂却充满欢笑与创意。体育路小学用行动证明:教育不是模具,而是点燃;不是灌输,而是唤醒。正如李勇校长所言:“教育的目的,不是将每个孩子都培养成科学家或大人物,而是让每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未来,这群手握毛笔、心藏经典、脚沾泥土的孩子,必将以独特的文化底蕴,书写出更辽阔的人生篇章。体育路小学不大,却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一个充满诗意与温暖的育人世界,它正静候着更多孩子的到来,续写属于他们的童年华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