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看见光明(ID:kjianguang)
中美五天连谈两次!美国这次真的急了,提出三个诉求!
据媒体报道,短短几天时间,中美又谈了一次,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玄机呢?
美国又为什么显得那么着急呢?
5月12日中美贸易相关情况引发了诸多讨论,有人觉得双方都赢了,还有人称中国是第二个跟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
可仔细想想,美国到底赢在哪呢?中国又和美国达成了啥协议?
5月15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韩国贸易部长郑仁圭称,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期间,与中国贸易代表、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举行了会谈。
虽说这次会谈距离上次没几天,但从双方会谈的频繁程度以及出席人员级别来看,这更像是APEC会议期间双方贸易代表的礼节性会面,毕竟两人都是新官上任。
不过,即便如此,这次会谈意义重大,因为中美贸易代表虽不能直接做决策,但在礼节性见面的同时,大概率会涉及接下来正式谈判的程序、时间以及内容安排。
而且,经过几天的冷静与复盘,双方大概率也梳理了新的诉求。
在会谈的同时,中方对美方提出了两个敦促。
5月15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方敦促美方尽快停止232关税措施,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各方关切。
这主要是针对美方针对进口汽车、钢铝的232关税,以及对进口药品发起的232调查。
中方明确表示,美方这种做法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径,不仅损害他国权益,破坏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对本国产业发展也无益处。
同时,关于美方芯片限制新规,特别是对华为昇腾芯片的封杀措施,中方批判了美方滥用出口管制措施,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行为,并强调会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这两个诉求,是中方新的关注点。
自从4月2日美方挑起贸易战以来,中方一直坚决要求美方停止滥施关税,否则免谈。
那美方为啥显得比中方还着急呢?
美方的核心诉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希望中方重新开放购买美国的能源和农产品,缩小贸易逆差。
据美国媒体报道,目前美国能源和农产品滞销严重,而中国曾是最大的客户。
今年2、3月份,美方两次以芬太尼为借口对中国商品加征20%关税,中方则对美国能源和农产品进行反制,之后中国对美国能源和农产品进口大幅减少。
去年,美国液化天然气约占中国超冷燃料进口的5%,今年3月进口量降至零;中国对美国大豆进口也降至零,转而从巴西和阿根廷大量买进。
前两天,拉美国家在北京开会发表《北京宣言》,中国宣布加大从拉美进口,这也让美国订单被抢。
第二,希望中方放开稀土管制。
美国CNN报道说中美缓和关税措施后,中方不太可能放松稀土管制。
果然,中方宣布给四家公司发放稀土出口许可,其中不包括美国客户;商务部解除非关税反制措施时也没提到稀土。
而且美国军工和波音飞机都依赖中国稀土和供应链,没有这些,订单交付将面临供应链瓶颈。
第三,希望中国帮助美国缓解财政和美债危机。
前段时间,海湖庄园协议传得沸沸扬扬,美债危机和财政困难是特朗普政府头等大事,中国有能力伸出援手。
然而,在5月12日的联合声明里,中方取消关税的诉求满足了大部分,美方这三大核心诉求一条都没满足,所以说美国赢根本无从谈起。
实际上,中美只是暂时休战,谈判还没正式开始。
中美谈判前一天,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宣布,自2025年5月14日起,在90天内暂停将28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暂不禁止向其出口两用物项。
这对美国企业是个好消息,因为美国希望能保持对中国稀土的获取渠道,此前还考虑以降低对华关税换取中国放宽稀土管制。
中国的稀土精炼加工占全球90%,美国超一半关键矿物需从中国进口,稀土是制造军事设备的关键原料。
所以美国无法对中国的稀土管制坐视不理。
美国智库专家曾认为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是中国对美国施加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觉得中国不太可能放宽出口管制,但中方这次的决定让美国意外。
中方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放宽稀土管制,实际上也是本着负责任和务实的态度,表明了中方是的确有诚意,想要跟美国解决问题,而不是保持对抗态势。
商务部也提到,相关稀土管制措施是对美国“对等关税”的反制,中方兑现了承诺,接下来当然也应该轮到美国兑现承诺,回应中方的善意,直到彻底取消错误的单边关税措施。
根据中美日内瓦联合声明,美国还保留着10%的基础“对等关税”以及因“芬太尼问题”加征的20%关税,双方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而且本次放宽稀土管制期限只有90天,这是谈判的最后期限,凸显时间紧迫。
如果中美无法在90天内达成共识,中方可能会重新实施严格管制措施,未来接触与谈判会更困难。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的过程与图片均源自网络。为提高可读性,部分细节已润色,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本文旨在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任何低俗等不良引导。若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删除相关内容。对于事件存疑部分,一经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
对话作者请添加微信:Vjilu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