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卫/素材,伊河生活/整理,故事情节有虚构】

1987年8月中旬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写材料,政治处江主任走进我房间,我迅速起立,主任却示意我不用起立,竟微笑着对我说:“今年咱们团有86名战士考上



军校,你这个‘校长’功劳不小!”

1983年9月,我以全团训练尖子的身份提干当排长,之后便一直在连队工作,期间,因为一篇我写的新闻稿件上了军区报纸,在当排长的第二年被调入政治处宣传股当了一名文化干事。

虽然是文化干事,但新闻稿件我还一直在写,后来师政治部首长出面协调,我到军区前卫报社,跟着一位姓蔡的编辑学习,学习结束回到团里后继续干文化干事,隔三差五写些新闻稿件。

当时,我的主要任务是团里俱乐部工作,包括组织部队教唱歌曲,如果地方来部队慰问演出,对接工作的第一人也是我,此外还包括部队的篮球、乒乓球比赛、营区道路两旁的宣传栏内容更换,也都是我的工作内容。

但是,1985年以后,部队开始重视干部战士的文化课学习。之前,绝大多数军人的文化水平并不高,许多战士入伍时报的初中、高中文化,可到部队后有的连一个简单的表格都不会填,还有的初、高中毕业生让别人替自己写信……

1986年9月我晋升副连职干事以后,部队自上而下开始开办文化夜校,主要任务就是给干部战士补习文化课,经过文化夜校学习后,部队颁发相应的高中毕业文凭。

文化夜校属于文化工作,自然成了我的业务范围,我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了大伙口



中的夜校“校长”。

作为一名机关干部,我愉快地接受了组织分配的工作。

没想到我当校长后头一项工作,却是和首长一起跑地方教育部门,后来我才知道,部队办夜校地方也接到了文件。于是,我们团里的文化夜校就挂靠在当地一所高中,名义上成为其一个班,但老师、教材都是我们自己负责,他们最后在文凭上盖一个高中学校的章。

处理好了外部的关系,关起门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和干部部门一起,把全团院校毕业有本科文凭的干部拨拉一个遍(包括个别特别优秀的大专毕业干部),挑选几个担任夜校文化课的老师,而学生则由各营连、机关各处推荐那些有培养前途的班长、副班长和优秀战士……

虽然说我是“校长”,但工作实际上是夜校的“后勤部长”,最重要的就是和几个老师一起,制定夜校的学习计划,跑到学校或书店采购课本和教学用品,协调几位授课“老师”和他们本单位的关系,督促各单位配合夜校学习计划……

但是,我们都知道,部队的训练计划不能受到影响,因此,正课时间部队继续进行军事和专业训练,而夜校的文化课学习则集中到周六周日和节假日。

那个时期,我们团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干部、战士从各个营连汇聚到部队大院,他们背着书包到文化夜校学习,教室就在团部礼堂后面的四大间平房里。

我手里有上夜校学生的花名册,里面不仅有战士,还有不少的干部。一些从士兵提拔起来的干部,文化水平并不高,上级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各级干部要加强文化课学习,还提出了各级干部任职上的文化程度要求,因此,一些积极要求上进的营连排级干部,也自觉报名学习。

这样,在各个教学班上就有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讲台上授课的年轻干部,台下听课的学生里面,却有他们的营连长们。

然而,为了确保教学质量,上级要求夜校要对干部战士的文化课学习负责,因此,老师们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结合课堂学习,给大家布置了许多作业题,要求在下次上课时把作业交上来修改。

一天,我随政治处江主任到二营去检查部队的政治教育和文化工作开展情况,当



我们走进四连时,却发现我们的一个讲物理的干部,正在宿舍里给几个干部、战士讲解作业题,一群人听得津津有味,我们走进去时,他们竟然都没发现……

当他们看到我们时,全都咧着嘴在笑。

江主任表扬了他们几句,还询问他们这一阶段学习上有哪些进步,如果有困难,主任一转身指了指我,就找你们的校长,准保给大家解决……

作为校长,我除了要保障夜校正常教学,同时还有定期向师里汇报夜校进展情况,填写各种报表,夜校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夜校学习涉及到团里主要工作时,也要及时向团首长汇报。

而我自己,有时也到夜校听课、学习,那几个负责授课的本科生干部,他们的文化课成绩确实厉害,不服不行!

老师中的一名年轻干部,他当年是空军招飞千里挑一挑出来的优秀学生,但到航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因身体等原因不适宜当飞行员,就被调整到其他军校学习,毕业后分到了我们团当排长,他讲解的物理和数学题和高中老师讲得不相上下,由于有文化,认真负责,后期他被调入团通信股当了参谋。

1987年2月,一开春部队就顶着寒风进行野外训练,即便是在野外条件比较艰苦的帐篷里,许多学员也不忘带上课本和作业本……

当年团里有许多战士准备报考军校,而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恰好是文化夜校的学员,于是他们利用有老师辅导的便利条件,不懂的地方及时请教,许多难题得到解决。

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夜校招收学员受场地等制约,一些准备报考军校的战士虽然没有被推荐到文化夜校学习,但他们也背上书包到夜校当旁听生,教室里椅子不够坐,他们就站在后面一排听课,遇到不会的题,就见缝插针去问老师……

军校统考前夕,我多次协调,专门邀请地方高中学校老师来给战士们辅导、串课……

转眼到了1987年军校招生统考的日子,一批经夜校培养的战士顺利参加了考试,结果,一下子就爆了个大冷门:有86名战士收到了军校的录取通知书,创了我们团之最,上军校的人数比往年高出4倍,全师闻名。

一些干部文化水平提高后,就任更高的领导岗位。

这一年,我四喜临门:团里给我记三等功一次,还表彰我为优秀机关干部,我也



拿到了高中文凭,不久调任师宣传科文化干事。

后来,我们师和当地一所师范学校合办中专班、大专班,我又成了我们师文化夜校的“校长”,继续为提高部队干部战士文化水平努力!

人民军队是所大学校,而我的这段经历,恰恰传承了这个经典!

【素材来源于提供者,部分情节有虚构,图片源自网络,联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