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铺光伏板发电,能供全国34%用电?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的沙漠,10%面积就是3.3万平方公里。



参考库布齐数据,每平方公里年发电1亿千瓦时,理论值很诱人。

3.3万亿千瓦时电量,相当于2024年全国用电的34.7%,接近1/3用量。



若扩大到20%面积,6.6万亿千瓦时能满足近70%用电,这规模太大了。用新型电池效率提升,8.

8万亿千瓦时甚至能覆盖92%用电,想法很超前。太阳能板下还能种耐旱植物,沙漠变绿洲的愿景让人心动。但这么大的工程,真的一点问题没有吗?



内蒙古库布齐、新疆若羌都在推进光伏治沙,说明有成功先例。可塔克拉玛干是超大规模沙漠,气候模型风险必须警惕。

沙漠白天70℃晚上0℃,温差大形成稳定气流,铺板后情况变了。深色板面白天升温8℃,晚上散热快,加倍温差让空气对流异常。原本沙丘像减速带打散气流,光伏板铺成平整面,成了风的“高速路”。



板阵边缘形成直径50公里的“光伏飓风”,风速比台风还快,会掀翻板子。

小型电站几乎没这问题,大规模却可能引发气候连锁反应。支持方说光伏板遮阴减少50%水分蒸发,甘肃敦煌草长得比外围好。保守派担心塔克拉玛干是敦煌试验区5000倍,怕西北风沙走向乱套。



现在有折中办法,“蜂窝式布局”划格子,部分铺板部分留沙地。新疆和田去年设试验区,测试不同间距效果,却会减少15%发电量。投入百亿成本,电费可能变贵,到底值不值?

这问题引发争议。科技改造自然要尝试,但沙漠生态像精密钟表,动齿轮可能出问题。



找发电和环保的平衡点,需要更多时间和数据,急不得。

内蒙古库布齐模式证明,光伏治沙能固沙发电两不误,有成功经验。

可塔克拉玛干体量太大,任何决策都得慎之又慎,不能盲目照搬。光伏板下的植被能不能长起来,气候会不会稳定,都是未知数。每一次沙漠光伏尝试,都是人类与自然的对话,需要敬畏之心。

我国治沙有不少突破,靠的是日复一日坚持,这次也需要耐心。期待光伏板下冒出新绿,更期待科学评估后的稳妥推进。这事关西北生态和全国用电,每个进展都值得关注。

后续如何平衡发电与生态,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具体实施效果待观察,最终以实际数据和官方通报为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