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之孙、“七一勋章”获得者李宏塔一直保持着关注时事热点的习惯。昨天在沪启动的“初心之光:伟大建党精神溯源行动”现场,他向记者解释如今怎样理解祖父李大钊的名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时,提及党员干部要敢担当、更要善作为:“时代在变化,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为人民服务工作做好是不变的,这就是善作为。”

说起老百姓,76岁的李宏塔来了兴致:“我在安徽省民政厅工作的时候,一直坚持要通过民政部门这个桥梁把温暖送到人民群众心中去,要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始终在关心他们。”身边人评价他:实干主义,特别不喜欢虚头巴脑。

在安徽省民政厅工作期间,李宏塔每年至少有一半时间用在下基层,常用“四不两直”工作方法:下乡时不向有关市县打招呼,经常让司机把车子开到进不去的地方,然后步行进村入户。从群众家里出来,他再依次到各个部门座谈。只有亲自问过老百姓,他才感到踏实。后来担任安徽省政协副主席,他带队的调研也是公认的行程满、节奏快,还喜欢四处“寻丑”“揭短”,专挑条件差的地方去。

要干事、要干净——这是李宏塔的为官之道,也是这位革命后代恪守的家风。此次“初心之光”活动,中共一大纪念馆将与中国李大钊研究会联合,前往建党先驱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寻访革命足迹,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李宏塔说:“只有把伟大建党精神发扬起来,我们才能更好地继承先辈精神,克服我们目前认为的薄弱环节,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此言不虚。

祖父是李大钊,父亲李葆华曾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采访李宏塔总能自然联想到这些“高光”,探究他如何“守常”。即便是短暂的接触,仍然能够感受到优良家风在这个革命家庭中的印记。十年如一日守护艰苦朴素的家风、服务群众的为民情怀、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李宏塔没想过给小家庭带来什么“便利”。当他的夫人赵素静被问及是否有过不理解时,她几乎条件反射般地回答:“从来没有,这是他应该做的,是他的家风。”

赵素静告诉记者,李宏塔和父亲李葆华长期两地生活。李葆华在北京任职期间,李宏塔偶尔借着赴京出差的机会前去看望,刚一进门就会受到父亲的“问询”:“这次来干什么?工作做完了吗,还是先到家里来的?”她至今还记得李葆华的三令五申,“到北京出差一定要把工作做完,不许先来看望父母”。

外人眼中的“不理解”“看不懂”,早已是刻在李宏塔骨子里的“应该如此”。在安徽,李宏塔因为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出了名。赵素静说,丈夫担任领导干部的二十多年中,骑坏了4辆自行车,穿坏了5件雨衣、7双胶鞋。2003年他将自行车换成了电动车,还笑称自己是“与时俱进”。

不过这一次从合肥来上海,夫妻二人与时俱进了——李宏塔直言坐的是高铁一等座:“老伴动过手术,年纪大了身体也要照顾好。”

原标题:《海上有客来 | 李大钊之孙李宏塔:“为人民服务”不因时代而变》

栏目主编:祝越 文字编辑:刘力源

来源:作者:文汇报 苏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