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只要考上了清北,就能在各大领域发光发热,为国家社会做贡献。就比如说2017年考上清华的河北寒门学子庞众望,靠自己的努力搏得一个光明的前途,如今已是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博士,还拥有三项国家发明专利。
不过有数据表明,大部分清北毕业生的发展方向都超出人们的意料。
比如2017年陕西高考文科状元向远方,高考考出696分的高分,其中语文138、数学147、英语142、文科综合269分。
本来文科男生就少,再加上他爱健身又有一张帅气的脸庞,当年轰动一时。前不久,他被北京市财政局录用为定向选调,岗位为政策研究岗,成为一名公务员。
再如2015年浙江高考榜眼潘森林,毕业于清华大学金融与经济专业,在金融行业干了两年后离职,最终考了街道办的事业编,如今上岸乐清市税务局,拟录用为一级行政执法员。
近日,随着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二批录取名单的公布,笔者统计了全国各省市的录取名单,发现包括潘森林在内,今年一共有9名清华毕业生进了税务局。
从学历来看,9名清华毕业生中,本科4人、硕士研究生4人、博士1人;从去向来看,北京1人、浙江3人、江苏无锡1人、深圳1人、重庆1人、广西桂林1人,甘肃平凉1人。
其中,去广西桂林那位女生备受关注,因为她是9人中唯一一位清华博士。
这位清华大学女博士考公到国家税务局广西桂林市七星区税务局,很多人在议论,她这么高的出身,为什么选择广西桂林的税务局呢?
笔者认为,像她这种情况,要么是桂林本地人,因为家乡的情结所以考回来,要么就是对象在这里,考过来一起生活,没有第三种情况。
有网友证实,该女博士去桂林税务局的原因是因为男朋友在当地上班,所以也算是奔赴爱情了。
那么,清华博士去基层税务局,算不算大材小用呢?
作为对比,笔者查阅了广西税务局2025年第一批录用名单,总共768人,其中本科生699人、硕士68人、博士1人。从这个数据来看,博士学历在整个广西税务局录用人员中本就属于凤毛麟角,这也让这位清华女博士更加显眼。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女博士此前是在中山市技师学院工作,这个学校是公立技工学校,清华博士去一个普通的技校工作,也是比较少见了!
想当初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的时候,那是多么的风光,说她祖坟冒青烟都不为过,可是最后却要跟一堆本科生竞争税务局岗位,多么大的落差啊,如果当初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时走定向选调的话,或许要比现在好很多。
不过,这位女博士的岗位是“一级主办”,不是普通一级行政执法员。查阅报考要求之后发现,这个职位需要硕士及以上学历,这在广西县区单位内算是要求很高了,一般区厅和少部分市级单位才需要研究生学历。
不单单是这位女博士,这9名清华毕业生上岸税务局,或许都是因为想要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个编制。
正所谓“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范进曾经被多少人嘲笑过,但他最终进入了体制内,还当上了大官,而如今多少人又成为了范进,甚至还不如范进!
职业选择是个人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说实话,很多人觉得清华北大毕业就该“干大事”,比如搞科研、当高管,去税务局当普通职员好像屈才了,但仔细想想,现在找工作哪有那么容易?
在竞争激烈、充满不确定性的就业大环境下,编制代表着稳定的收入、完善的福利保障以及相对规律的工作节奏,这对于渴望生活安稳、追求职业长期发展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
退一步讲,名校光环只是一时的荣耀,这又不能当饭吃一辈子,真正重要的是个人在职业生涯中能否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创造效益。
这些高材生进了税务局,不一定就是“大材小用”,清华毕业生肚子里有墨水,脑子也灵光,现在税务工作越来越复杂,又是新政策又是搞数字化,正需要他们这样的人来出主意、搞创新,说不定能把工作干得又快又好。
那个去桂林的清华女博士,为了爱情放弃大城市机会,听着浪漫,其实也是权衡利弊的结果,她之前在技工学校的工作都能接受,去税务局说不定还更有发展。
不可否认,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学历的价值真的一年不如一年。所以,我们不妨以更包容的心态看待他们的选择,毕竟,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那便是值得尊重的人生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