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毕节迎盛会。5月17日,贵州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毕节开幕。贵州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蔡朝林出席并宣布开幕,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郑国宁讲话,毕节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姚轶致辞。
贵州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蔡朝林宣布开幕。
开幕式现场。
本届大赛以“技能黔行·创造未来”为主题,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毕节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旨在通过技能竞赛、交流展示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模式,为贵州高质量发展锻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毕节,一座花海的大美之城,一座实干兴业创新赋能的活力之城,一座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幸福之城,一座吸引五湖四海关注目光的魅力之城。三年来,人社部每年给予毕节1亿元资金支持。对此,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1+2”差别化政策措施,为毕节推动人力资源开发注入强大动力。
贵州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郑国宁。
选手亮相开幕式。
郑国宁表示,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实效,发掘和培养更多优秀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推动技能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他指出,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就是要为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艺、成长成才的平台,激励和带动广大劳动者尤其是青年人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长、技能报国之路。
本届大赛对标贵州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部署,精准对接“六大产业基地”和“3533”重点产业集群需求,共设置了95个竞赛项目,参赛规模大、竞技水平高。
毕节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姚轶致辞。
选手陆续进场。
竞赛既涵盖飞机维修、机器人系统集成、智能汽车软件开发等前沿技术领域,又保留白酒品评、黔菜制作、手工刺绣等本土特色项目。特别增设的新能源电池测试技术赛项,精准对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人才需求,成为本届赛事亮点。
覆盖全年龄段,联动全省赛区。 本届大赛采用“主赛区+分赛区”联动模式,主赛区设在贵州毕节,10所院校作为分赛区同步开赛,吸引了来自全省9个市(州)代表队、中央在黔企业、省属企业及院校的2000余名选手同台竞技。参赛者年龄跨度从16岁至55岁,涵盖院校师生、企业职工等多群体,充分体现技能人才队伍的全域覆盖。
东道主毕节入场。
赛事将持续至5月19日,选手们的精湛技艺与创新成果将集中展现贵州技能人才队伍的时代风采,为“强省建设”注入强劲技能动力。
据介绍,大赛严格遵循“市赛-省赛-国赛”三级选拔机制,世赛选拔项目第一名及符合条件的国赛精选项目选手将代表贵州出征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为贵州技能人才搭建更高层次竞技平台。
与会领导及嘉宾巡管。
赛事期间将举办贵州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会、“技能照亮前程”主题分享会等活动,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共商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并通过工匠事迹宣讲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作为全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综合性职业技能赛事,本届大赛不仅为技能人才提供展示舞台,更通过产教融合、赛训结合的方式,推动技能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衔接。
姚轶说,作为主赛区,我们将以周到的服务彰显毕节热情,2023年以来毕节市累计培训了17.29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8.67万人,打造了“毕节叉车工”“毕节康护”等特色劳务品牌,促进了6.93万高校毕业生、16.58万劳动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四类事”服务机制,为180余万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后顾之忧。
开幕式现场。
“赛事落地毕节,有利于倒逼我市办赛单位主动寻求设备更新升级,也会让更多人通过技能大赛实现美好生活。”毕节市人社局培训科科长张超高兴地说。
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赛将加速构建“以赛促培、以赛促用”的技能生态,推动形成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为贵州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旅游产业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图/文 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