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盒马接连被曝光4款问题产品,从宣称"保洁无抗"却被指有致癌致畸风险的鸡蛋,到农残超标的库尔勒香梨,再到使用膨大剂可致人体中毒、致癌,损伤肝脏和神经系统的猕猴桃,再到违规添加防腐剂的虎皮千层蛋糕,每一款问题产品都像一根刺,扎在消费者心里。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消费者的监督意识日益增强,贵州一顾客拍到正新鸡排炸鸡腿里满是蛆虫,西安食客记录下烧烤店员从泔水桶捞肉串重烤,广东市民目睹臭豆腐摊主用"科技与狠活"让豆腐瞬间变色......
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通过社交媒体曝光,我们在为这些消费者点赞的同时,也不禁发问:这些被曝光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吗?其他商家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食品和农产品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曝光出问题,是否与违规违法成本太低有很大的关系?
揭阳一商家在4000斤猪肉制品中添加硼砂,要知道,成人摄入1克硼砂即可中毒,15克便可能致死,而该商家在一年内竟用掉40斤硼砂。
然而,这样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结果仅仅是3年4个月的刑期和18万元罚金。
刑罚之轻与危害之重形成刺眼反差,违法成本如此之低,如何能震慑住那些利欲熏心的不良商家?
当食品安全面临"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消费者想吃上健康食物竟成了一种"奢望",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现实。
所幸,我们看到了有关部门的行动。5月10日,食安办等六部门启动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这让广大消费者看到了希望。
期待这次整治能"拔出萝卜带出泥",深挖食品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的隐患,对违法违规行为重拳出击、从重从严处罚。
唯有让那些视食品安全如儿戏的商家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才能形成强大的震慑力,让后来者不敢越雷池半步,让消费者不再为"吃什么"提心吊胆,让"吃得放心、吃得健康"真正成为生活的常态,而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