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新闻网5月17日讯(通讯员 荆晓琴)5月17日,乙巳年海峡两岸恭祝炎帝千秋圣诞大典在湖南省炎帝陵举行,海峡两岸各界代表500余人参加。
炎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安寝圣地,被誉为“神州第一陵”“中华民族的人文圣地”“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现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华全国归国华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等,“炎帝陵祭典”系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最具影响力的全球十大根亲文化盛事。炎帝神农氏作为中华民族始祖,受到两岸同胞共同推崇和敬仰,神农文化和炎帝信俗已成为连接两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纽带。
当天上午,炎帝陵一派祥和气氛。9时,参加乙巳年海峡两岸恭祝炎帝千秋圣诞大典的各界嘉宾,依次经阙门、五谷柱、鹰鹿广场、咏丰台、朝觐广场、龙珠桥,缓步进入祭祀广场。09时29分,典礼正式开始,全体肃立,击鼓九通、鸣金九响、鸣炮奏乐……
在悠扬典雅的古乐声中,身穿古装的礼仪生抬着供品从祭祀广场前端缓步拾阶而上,庄重地将三牲九谷、时鲜供品敬献于供品台上。
紧接着,两岸64名学生在祭祀广场表演八佾舞。八佾舞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祭祀舞蹈,是中华传统礼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礼”的最好诠释。
随后,两岸同胞代表向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敬香,各界嘉宾依次向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敬献花篮。全体人员向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深鞠三躬和敬香,表达炎黄子孙深深的敬祖情思和对炎帝精神的景仰之情。
礼炮、古乐再次响起,大典仪式礼成。
两岸同胞依次进入神农大殿瞻仰炎帝塑像,领略殿内壁画所展示的悠久炎帝文化。
参观完神农大殿,祭祖队伍行至谒陵广场,举行开午门仪式。
午门广场龙狮齐舞,锣鼓齐鸣,唢呐齐奏,3条布龙来回穿梭,“中华龙”3字造型一蹴而就,拱起“龙门”。午门徐徐打开,嘉宾们穿过“龙门”,缓步入午门,依次进入行礼亭、炎帝陵殿,遵循古制,谒陵一周。
两岸同胞还在炎帝陵“日中为市”长廊体验了民俗文化活动,在交流基地观看炎帝文化演出。
据史料记载,祭祀炎帝从汉代起就已成习俗,盛大的祭典于宋代便“三岁一举”,明代不下15次,清代达38次之多,可谓俎豆馨香、延绵不绝。自1989年1月,台湾民众林文卿一行专程赴炎帝陵谒祖,并迎回一尊炎帝木雕塑金圣像,开创台湾同胞来炎帝陵谒祖的先河,奠定海峡两岸祭祀炎帝神农氏的根基。2013年,炎帝陵由国台办批准设立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祭”成为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以炎帝神农文化为媒介,从文化到经贸,从两岸互访拜谒到研讨交流,兴起新时代海峡两岸交流热潮,为增进两岸同胞的祖先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促进民众心灵契合发挥重要作用。
一审:谢林格
二审:陈彦圻
三审:刘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