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瓣瓣同心”——先进人物面对面首场宣讲报告会在北京市残疾人综合服务示范中心(汇爱大厦)举行。由5位京津冀全国自强模范、助残先进集体代表组成的宣讲团,为近二百名京津冀三地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及长期关注支持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带来震撼心灵的分享。


宣讲会上,各位自强模范的故事感人至深。在5月16日召开的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全国自强模范唐占鑫作为获奖代表在大会上发言。5月17日,她带着二十年淬炼重生之路的故事走进汇爱大厦。作为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制作者,唐占鑫以“永不凋谢的奥运之花”为喻,讲述20年来在轮椅上淬炼重生。她用行动证明,脊髓损伤虽定格了躯体的高度,却无法禁锢生命的广度——她的“重生计划”已帮助千余名残障人士重拾生活信心。

天津的失聪教授卜欣欣,克服自身听力障碍,站上大学讲台,深耕学术科研的同时倾力传光,推广信息无障碍,让聋人看见声音,推行精准康复,培养500多名听障康复骨干。她用三十年打破“寂静壁垒”,让知识的声波穿透听力障碍,照亮数万青年学子和听障群体的人生之路,诠释了“平等、融合、共享”的真谛。

年轻的中医专家曲华,在中医路上笃行不辍。自幼因小儿麻痹症落下左腿残疾,他却以“让生命裂痕成为光照进来的地方”为信念,先后入选“北京市医师科学家培训项目”获“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等荣誉,用行动兑现“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的承诺。

盲人企业家王淼从4000元起步创办按摩店,如今已打造10余家门店、3家人力资源公司以及1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帮助600余名残障人士实现就业。此外,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也展示了科技助残生态,助力残障人士实现职业价值的故事。

此次宣讲还创新采用“盲盒叙事”,北京市盲人学校学生通过触摸象征不同主题的盲盒,引出模范故事,让抽象精神具象化。模范们的事迹与宣讲活动的特色设计,赢得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激励着更多人砥砺前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