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11所大学公布在上海进行的综合评价招生方案,最受关注的无疑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两大名校在沪的招生,毕竟,上海考生要考进复交,超90%的比例要通过这一招生途径。而综评招生这一特殊方式的招生,至今已走过了9年之路。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选定上海市和浙江省作为率先实施高考改革的试点地区,由此,上海从2017年开始的全新综评招生模式。最初由复旦和交大两所顶尖高校试点,现已扩展至11所高校,包括复旦、交大、同济、华东师大、上外、上财、华东理工、东华、上海大学、上中医和浙江大学。
综评招生最大的亮点是录取模式上,推行的是“631模式”,即高考成绩占60%、高校校测成绩占30%、学业考成绩占10%,占比达30%的校测分数,让少数偏科考生脱颖而出,但从2020年起,上海的综评分数比例变成了“8515”模式,即高考成绩占比85%,面试成绩为15%,让一些面试能力强的同学逆袭的机会大大降低。
接下来的几年,复旦、交大的综评招生政策变化并不大,今年由于复旦出台了压缩文科、加大理工科招生力度等政策,交大拆分了最大的信院、密西根学院关闭等,从而使综评招生充满了变数。
复旦大学今年没有在综评报名系统中公布招生专业,但是出现了一个令考生和家长都很关心的点:“六大创新学院”,这六大学院分别为: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院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明、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院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院长为复旦副校长汪源源)、未来信息创新学院(院长是副校长周磊)、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院长为副校长姜育刚)、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创新学院(院长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陈颉),六大学院招生专业全部列入工科试验班。
这六大新组建的工科学院,分别由院士和副校长级别的教授担任院长,凸显出复旦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视,预计也有会推出相应的招生配套政策。而在今年2月,有着第一大学院之称的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拆分为四个独立学院,分别是: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与感知学院、计算机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可以预见,两大高校在工科领域的招生竞争或更加激烈。
根据2024年在上海的相关录取数据,复旦大学综评批招生占比超88%,上海交通大学更是达到了97%以上,对于上海的考生想要圆梦复交,就一定不能错过综评批次。与复旦一样,今年上海交大的综评招生也出现了很多变化。最大变化是,多年来录取分数最高的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不再招生,改为浦江国际学院。
上海交大今年综评新增了两个工科特色班:电子信息类(集成电路英才班)、电子信息类(计算机永强试验班);理科试验班被拆分成两个方向:理科试验班(数学方向)和理科试验班(物理方向),专业方向更明确;智能医学工程试点班从去年的工科试验班(信息类)里单列出来进行招生;往年交大综评招生的人工智能特色班型(拔尖英才试点班和卓越人才试点班),今年卓越人才班被删减,只剩拔尖英才班。
此外,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