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当天,克而瑞公布了今年前4月的新增货值榜和拿地金额榜,双双位列TOP10的赫然是:

中建智地。


此前的第一季度榜单上,中建智地甚至还没能拥有姓名,也就是说,在这两张榜单上实现从无到有、从排不进号到位列前十,这家央企仅仅只花了:

1个月时间。

或者更准确点说:

仅仅只需要花一天拿下北京的一宗地王。

4月28日,中建智地牵起了金茂、越秀、朝阳城发的小手,以126亿底价摘下北京朝阳区涉宅组合地块。

凭借着这126亿拿地价和足有257.1亿的高昂货值估算,这家央企成功实现了拿地榜单上的逆袭。

巧合的是,去年全年的拿地金额榜和新增货值榜上的TOP10,同样也姓“中建”,只不过并非中建智地,而是中建壹品。

众所周知,在庞大的中建系,共有八子,各有其地产平台,中建智地虽是中建一局的子公司,但是论规模,却并非最冒尖的,相较而言,八局的中建东孚和三局的中建壹品,更算是“扛把子”。

然而,今年以来,中建壹品也好、中建东孚也罢、亦或是其他几个局的地产平台,都在拿地榜单上个表演了一个“安静如鸡”,集体哑了火,瞜一眼前4月的榜单:

中建智地还是唯一的在榜选手。

01

北京百亿级狂飙启动 !

中建智地杀疯了

中建系房企的总部,各自分立在全国各大顶流城市,以前的顶梁柱中建东孚总部在上海、现在的地产大哥中建壹品总部在武汉,而中建智地,作为排行老一的一局正统,总部位于北京。

中建智地从2019年开始提出二次创业后,就开始加足马力,一边卷产品,一边加速拿地将卷出来的产品落地实践。

如今的中建系房企几乎都在挨个跑出总部飞奔向上海分热汤,中建智地虽然也有在上海落子,但相对而言,却更专注于大本营所在的北京

有数据统计,从2024年起,北京拍出了4宗总价超百亿的地王,好巧不巧:

每一宗都有中建系的参与。

其中,中海贡献了一半地块的参与度,另一半,则是由中建智地贡献的——除了今年4月的朝阳地王,还有去年6月摘下的另一宗朝阳地王,构成了朝阳百亿双子。

中建智地近一年前拿下的朝阳地王,同样也是三宗地块打包出让的,其中的酒仙桥地块被打造成了大名鼎鼎的北京宸园。

在中国建筑的2024年报中,有两个项目因为成绩突出被点名表扬了,一个是中海在上海新天地破了多个全国纪录的顺昌玖里,另一个就是北京宸园


这个项目在今年3月底时,就已经以110亿销售额宣告清盘——百亿地块包仅仅只拿出了一宗地,销售额就已经几乎能比得上地价。

事实上这两年中建智地这两年靠着深耕策略,早就在竞争同样激烈的北京站稳了脚跟。

据克而瑞统计,去年全年中建智地已经以196.87亿权益销售额位列TOP4。


而今年前2月时,这家央企甚至还在权益榜单上短暂在北京问鼎了,到今年前4月,北京的权益销售金额榜上,中建智地已经以79.33亿成交额位列TOP2,还比北京霸主中海略高上一筹。


而随着在朝阳区再度近百亿的补仓,中建智地的北京粮仓和筹码,已经相当丰厚。

值得注意的是,前段时间,中建智地还引入了前鸿坤集团品牌营销管理部总经理张智晴出任京西公司营销总。

简言之,目前整个中建智地至少在北京,已经从土地储备和人才储备甚至是产品储备,都全面拉满,短时间内维持在第一梯队也大概率不成问题。

02

中建系房企天团

已经“称霸”地产圈了?

在庞大的中建系,房地产领域核心有两个招牌,一是中海地产,二是中海地产以外的其他中建系牌子——以一局到八局旗下地产平台为核心构筑成的中建地产。

据中国建筑在4月底披露的2024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整个中建系在房地产业务的合约销售额达到了4219亿元。

去年,行业的各大榜单上,明面上的大哥依旧是同为央企的保利发展,2024年一年,这家央企卖了3230亿,同为保利系的保利置业卖了542亿——加起来整个保利系卖了3772亿,比中建系少了四五百亿

但事实上,看更实在的权益销售额,中建系代表中海也压了保利系代表保利发展一头,稳居行业第一。

简言之,在这场中建系和保利系的地产PK中,中建系已经大获全胜:

成为了真正的行业第一纪录保持者。

如果你再拉长时间线看近5年中建系的表现,会发现,整个中建系的销售表现其实是相当稳的。


近5年中建系房地产业务表现

这个成绩背后,除了一年能贡献3000多亿销售额的中海,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

中建八个局各自地产平台的卷生卷死。

03

昔日老大哥“惜败”,

变更掌门人“救场”?

中建系的大家族中,体量过于庞大的中海往往遗世独立、不参与讨论竞争,而剩余的几个地产平台,不强调兄友弟恭、不强调领地划分,更强调自家人的良性竞争、能者上位。

这也使得整个中建系颇有一种“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味道,拆开来看也是个顶个地能打,兄弟间同台竞争,也从不互相手软,火药味十足,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也因此,这两年来,中建系房企的内部PK赛,早就成为了诸多地产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必备话题。

在早期,中建系房企内部的排位赛拼到最后,往往都是八局的中建东孚做老大,直到2022年还在一众兄弟中一骑绝尘。但这两年,却微妙地发生了诸多变化。

以往,中建东孚的胜出逻辑,在很大程度上或许要归功于其总部所在的上海。

但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如今的上海,是中建系们集中攻略的主战场,以三局的中建壹品、二局的中建玖合为首,在这块宝地发起了迅猛攻势。

而恰恰也是这两年来,作为上海土著的“中建东孚”,渐渐失去了主场优势。

一个明显感受是,你或许说不出这两年中建东孚在上海有什么作品,但你一定能道出关于中建壹品、中建玖合等其他中建系房企的二三四。

典型如去年的大宁新地王,就是中建玖合拿下的

中建壹品这两年更是在上海风头无俩,从初入上海的浦江之星到外滩源著,都在上海滩不断刷屏。

相反,中建东孚却显得颇为低调了。

与之对应的是,在上海的榜单上,不管是拿地还是销售,中建东孚都已经被中建壹品和中建玖合压上一头了。


而看全国市场的表现,中建系房企的头号大哥更是已经在悄无声息之间换成了:

中建壹品。

今年前4月的榜单上,中建智地紧随中建壹品之后,以微弱的差距位列老二,而反观中建东孚则已经只能屈居做老三了。

相较于其他中建系房企你争我赶的黑马之姿,作为曾经地位稳固的中建地产老大哥,这两年中建东孚的声量却逐渐减弱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建东孚越来越沉寂的状态,未来或许将会逐步扭转。

今年以来,从中建八局到中建东孚,都在宣告进入崭新的时代。

一方面,今年3月时,中建八局和中建科技集团进行战略整合,“宇宙第一局”的腰,又粗了一圈,与此同时,78年的孙士东,作为原中建科技集团董事长、老“中建八局人”,出任中建八局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另一方面,前段时间,中建东孚也紧跟着官宣换帅,在任三年的原中建东孚董事长左臣华调任中建八局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80后的卢丙磊接任。

卢丙磊原本是中建八局旗下山东中建城发的总经理,1982年生,履职经历核心在山东,历任山东中建房开公司营销策划部业务员、业务经理、执行经理、上海中建楷昕投资发展公司山东投资开发部经理,中建东孚山东公司投资开发部经理、副总经理兼青岛城市公司经理、中建东孚山东公司经理、党委副书记、中建东孚副总经理。

2021年12月,山东中建城发揭牌成立,卢丙磊开始出任山东中建城发总经理。时隔3年半,跃升为了中建东孚董事长。

换帅的背后,或许是因为这两年在地产板块大哥地位不保,调兵来救场;又或许是因为新生的中建八局对中建东孚又有了更多的要求……

接下来就要看80后的卢丙磊能否扛起来自八局的期待。

04

上海库存告急?

中建壹品还能稳坐老大吗?

看如今的中建系房企排位赛,已经连续2年蝉联内部“销冠”中建壹品,理应是最风光无限的。

尤其是去年,中建壹品已经以452.5亿全口径销售额冲到了TOP19,不仅达成了其董事长徐超“全力冲刺全国房企20强”的目标,同时和排在第二的中建东孚在榜单上拉开了足足21名。

只是中建壹品老大的位置还没怎么坐热,新的挑战者也在崛起了,比如今年一出场就拿了地王的中建智地,在2025年的榜单上,一直在中建系内部名列前茅:

目前已经成了铁打的老二。

前3月,中建智地的业绩一直仅次于中建东孚、并力压中建壹品一头;在前4月的榜单上中建壹品虽又冲回了第一,中建智地却仅仅只落后了1.4亿元——接下来再努力拼几把,今年中建系房企的老大,或许就要换人坐了。

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今年以来,除了中建智地,其他中建系房企过去的四个月,都被拿地榜单拒之门外了。

在2024年还能在拿地金额和新增货值榜单上排在前10、北上深都有落子的中建壹品,今年在拿地上一直非常冷静自持,即便是这两年其大力加码发力、却快无米下锅的上海,也并没有再度补仓。

不过直到去年四月时,中建壹品华东区域还在讲述着在上海的发展蓝图,想要进一步发力的心一直昭然若揭,或许上海的土拍市场也将迎来中建壹品的下一次大力出手。


毕竟再不出手,中建壹品只能在短时间内被迫淡出上海市场。

那么这两年在上海打下的品牌、口碑江山,或许就要白搭了。

不过,大本营并非一线城市的中建壹品,当下主打的就是:去各大一线城市闯一闯。

上海虽然库存告急,却还有北京和深圳做后盾。

05

王牌在手、迎来新华东!

中建玖合的“小倔强

目前看来,中建系房企中,除了中建智地、中建壹品、中建东孚,表现最扎眼的一位就是中建玖合,同样是目前中建系上位圈的有力竞争者。

中建玖合的总部和中建智地一样,同样在北京,而其目前的两大主要阵地则是:

北京+上海。

事实上,论在上海的布局时间和深度,除了中建东孚,中建玖合基本可以排在首位。

2022年,中建玖合就实现了202.3亿权益销售额,首次跻身行业百强。


这一年,中建玖合一方面在大本营北京创下了奇迹:

在朝阳区的玖合府拿地三个月就实现开盘日光,更是以超过80亿元的网签金额问鼎朝阳区

另一方面,在上海,也已经以78.62亿的全口径销售额位列榜单的第35位,其在临港世界顶科社区的玖海云天也以60.12亿年度成交额跻身TOP30榜单。

2023年时,中建玖合凭借着和万科在闵行合作的理想之地,以158.73亿全口径销售金额位列上海TOP14,更是成为了这一年中建系房企在上海的领头大哥——甚至还跑赢了中海。


2024年时,论在上海的成绩,中建玖合和排在第一的中建壹品也仅仅只差了一个小目标。


简言之,实打实算下来,放眼看近3年来,中建玖合更称得上是中建系房企在上海真正意义上的“头号黑马”

但仔细品来,从起步初期逆势热销的临港玖海云天,到后来摘下上海年度销冠的闵行理想之地,再到如今的大宁新地王……中建玖合并非一下子空降核心板块,而是比较独特地由外到里、稳扎稳打地实现攻城略地。

虽然并非一战成名,但是一步步从郊区走入到中内环的同时,也一步步打响了品牌力。

以前艳姐就听说,整个中建二局,都是非常实在的,这一点从其在上海的发展策略中也能窥见一二。而目前看来,为了更好地发力上海,中建玖合也在今年年初针对以上海为首的华东区域做了管理层的重塑:

中建玖合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坤,接棒中建玖合常务副总经理温标,担任中建玖合华东区域党支部书记、总经理

早在2020年8月中建玖合初步拓展华东市场时,就是由李坤出任的华东区域总经理,并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了上海市场的开疆拓土,也因此,李坤在中建玖合内部一直被视为开拓华东的“急先锋”。

李坤在2021年7月被调回总部,出任中建玖合副总经理,分管投资,如今再次折返华东掌舵领航,不难看出:中建玖合想要在华东、尤其是上海更进一步的“小心思”和守住阵地的“小倔强

对于中建玖合来说,短期内最大的盼头自然就是即将入市的大宁新地王,4月18日,这里正式公布了案名——中建·玖上琅宸,李坤作为华东区首还亲自出席了活动。


中建玖合将这个项目视为其“好房子”战略的1号高定作品、承载着中建玖合品牌的至高产品力首发,而市场一度传闻:

这个项目,将会一举把大宁的新房价格推上16万元/㎡的高价。


而这个项目正式迎来入市后,或许将进一步改变上海的价格体系,中建系房企在上海的排位也必将再度发生变化。

而几乎不难预见,这一战之后,中建玖合的名号大概率也将彻底在上海打响。

接下来中建系房企内部的排位赛之争,依旧有很多看点。

且看:

是换帅的中建东孚重新崛起?

还是闯荡一线城市的中建壹品继续蝉联销冠?

或是高举“二次创业”旗帜、聚焦投资北京的中建智地加速反超?

亦或是手握王牌、北京上海两手抓的中建玖合的更胜一筹?

更甚者,其他中建系房企异军突起?

主编:张艳

责编:Nanako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不为商业用途,如果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我们建立了“地产人言交流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