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空军又在战斗机采购上搞“选妃”了!一边是中国歼-10C,在埃及航展高调亮相,还拉上埃及飞行员搞联合演习;另一边是韩国FA-50,价格亲民还能蹭美国技术。
更绝的是,埃及现在手里攥着法国阵风、美国F-16、俄罗斯米格-29,活脱脱一个“全球战斗机博物馆”。但问题来了——这次采购根本不是单纯的技术选择题,而是大国博弈的微型战场!
先看歼-10C的牌面。中国这次可是下了血本推销:4.5代机、AESA雷达、PL-15导弹,纸面数据直接对标阵风和F-16V,价格却砍半(只要4000多万美元)。更绝的是,特意拉巴基斯坦当“带货主播”。
但对埃及来说,真正诱人的是与中国的深度合作——买飞机等于给中埃防务合作加码,还能蹭“一带一路”和金砖国家的资源。不过风险也明显:美国可能翻脸断供F-16零件,毕竟当年埃及买苏-35就被美国硬生生搅黄过。
韩国的FA-50看似低调,实则暗藏杀招。
这飞机本质是“青春版F-16”,用美国发动机和弹药,维护体系和埃及现有机队无缝衔接。韩国还承诺技术转让,摆明了告诉埃及:“买我的不用怕制裁,还能讨好华盛顿。”
但短板也明显——轻型战机功能单一,空战打不过歼-10C,最多当个高级教练机用。说白了,选FA-50就是求稳,但可能五年后又得重新买主力战机。
埃及的纠结,暴露出小国在大国夹缝中的生存智慧。它现在F-16被美国卡脖子、米格-29因俄乌战争缺零件,连阵风都贵得肉疼。买歼-10C能对冲西方依赖,但可能激怒金主大哥;选FA-50政治安全,却治标不治本。
更魔幻的是,埃及如果真买了歼-10C,就会成为全球唯一同时用中国四代半机和法国阵风的国家——这两款战机在印巴可是死对头,将来演习时自家飞机“左右互搏”的场面绝对够戏剧性。
这场采购背后,是军火市场权力转移的缩影。中国想靠性价比撬开中东高端市场,美国用制裁大棒死守传统地盘,韩国则当起“美式平替”的中间商。埃及的选择,很可能带动一批发展中国家效仿:既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又拿军购当外交筹码。
至于最终结果?无论选谁,埃及都赚到了讨价还价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