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农妇冒死认亲救出地下党,人群中一人忽道:我才是您儿子

1947年3月7日,江苏淮安成湾村的一个平静清晨被打破。村口传来的枪声惊醒了沉睡的村民。谁能想到,这个普通的早晨会上演一出生死抉择的大戏?一位普通农妇的选择,将永远改变多个家庭的命运。



枪声渐渐平息,村里陷入了诡异的寂静。打谷场上,浓重的血腥味弥漫开来。国民党士兵们用刺刀指挥着村民,像赶牲口一样把他们驱赶到场中央。

人群中,成刘氏心急如焚。她的目光在人群中来回搜寻,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儿子成乃富。可是,她的视线却先锁定了另外三个人——区队长孙殿正、中队长韩如海和联防队员戴洪元。

这三个人可不是普通村民。他们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平日里没少照顾村里的百姓。要是让国民党抓住,那可就是十条命都不够砍的。

成刘氏心里清楚,现在的情况有多危急。国民党军官正指着人群大声咆哮“谁要是敢乱认人,那就是找死!”



这下可难为大伙儿了。认也不是,不认也不是。认错了要掉脑袋,可见死不救又过不去良心那道坎。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成刘氏一咬牙,挺身而出。她装作若无其事地走到三人身边,轻声唤道“儿啊,跟妈回家。”

这一下可把三个大男人吓得不轻。他们虽然认识成刘氏,可也知道自己不是她的儿子啊。正犹豫间,成刘氏已经拉着他们往外走了。

可天不遂人愿。成刘氏刚拉住三个人,就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一个士兵狐疑地问“他们都是你家人?”



成刘氏心里“咯噔”一下,可脸上丝毫不显。她镇定自若地回答“都是我儿子,我有三个儿子。”

话音刚落,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呼喊“妈妈,是我,我才是您的儿子!”

这一嗓子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喊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成刘氏的亲生儿子成乃富。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敌人狐疑地看着成刘氏,质问道“他又是谁?你不是说只有三个儿子吗?”



成刘氏心里“咯噔”一下,可还是强装镇定“他。。。他也是我儿子。”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敌人立马认定成乃富是藏在人群里的共产党员。不由分说,一刺刀就捅在了成乃富胸口。

鲜血喷涌而出,成乃富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成刘氏看着亲生儿子惨死眼前,心如刀绞。可她知道,此时此刻绝对不能表现出来。否则不仅自己会没命,其他三个“儿子”也会遭殃。

成刘氏强忍悲痛,面无表情地拉着三个“儿子”回到了村民中间。直到敌人撤退,她才扑到儿子尸体旁痛哭失声。



三个得救的战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跪在成刘氏面前,泪流满面地说“妈妈,从今以后我们就是您的亲儿子了!”

成刘氏抚摸着他们的头,哽咽着说“孩子们呀,你们都是我的好儿子。。。”

回想起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村民们仍心有余悸。谁能想到,平日里老实巴交的成刘氏,关键时刻会有如此大的魄力?

其实,在这之前的几个月里,成湾村一直处于风声鹤唳的状态。国共内战爆发后,这里成了双方争夺的重要战场。共产党在农村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国民党则频繁“清剿”,妄图铲除共产党的力量。

村民们过得战战兢兢的,但又不得不支持共产党。因为只有共产党,才真正为他们着想。白天种地,晚上就得提防敌人来袭。村民们练就了一身本事,装傻充愣、藏人、送信、放哨,样样都行。

就在成刘氏舍子救人的前一天晚上,国民党四十八师陶富钱团悄悄包围了成湾村。他们的计划很简单趁着夜色掩护,直接端了共产党的老窝。

当时村里驻扎着共产党的石塘区队和联防队。他们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借助房屋掩护,顽强地组织反击。双方你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可渐渐地,共产党这边的弹药快耗尽了。

区长彭寿如一咬牙,下令分头突围。区联防副队长徐步楼带着十几个兄弟,主动请缨断后。他们依托村里的房子,跟敌人展开巷战。子弹打光了就扔手榴弹,手榴弹没了就拼刺刀。

可惜好汉也怕人多。徐步楼他们虽然英勇,最后还是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区长彭寿如、副区长王发茂在突围路上,也不幸遇难。

战斗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枪声渐渐稀疏下来。敌人开始挨家挨户搜查,把所有村民赶到打谷场上集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我们开头说的那一幕了。

成刘氏用儿子的生命换来了三名革命战士的重生。她的无私和勇敢,堪称普通民众支持革命的典范。这个平凡的农村妇女,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大义。

有人说,战争年代的英雄故事听多了,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遥远。可是,当你想象自己是那个母亲,面对生死抉择时,你会怎么选?英雄,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可能是你的邻居,可能是街边的老奶奶,也可能是菜市场里讨价还价的大妈。平凡的外表下,藏着不平凡的灵魂。这,才是最打动人心的英雄故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