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迷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美国,居然向“拖鞋军”也门胡塞武装主动求和了。5月6日,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与也门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白宫的官方说辞是“捍卫了美国利益”,然而,这丝毫无法掩盖美军在中东战场特别是红海战场的战略困境。自美军投入重兵参与红海护航行动以来,胡塞武装就成为特朗普的眼中钉。然而,这场代号“粗犷骑士”的军事行动持续仅30天就匆匆结束。美军不仅没有打垮打服胡塞武装,反倒是损失数十亿美元弹药,还有7架MQ-9无人机坠毁,甚至连F-35隐形战机也险遭击落。偷鸡不成蚀把米,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特朗普不得不鸣金收兵,草草收场。
首先来说,美军在红海之所以上演了“30天闪电战”,就是因为误判了对手实力。据美媒爆料,在出兵红海之前,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库里拉曾向特朗普提交了一份作战计划,其中明确提出要在8-10个月内彻底摧毁胡塞武装,期间还将复制以军对哈马斯的战术打法,通过“斩首”胡塞领导人实现速胜。
然而,他显然低估了胡塞武装的军事实力和战斗意志。作为也门的军事霸主,胡塞武装能够屹立中东多年不倒,更是曾经将沙特主导的阿拉伯联军打得丢盔弃甲,本身就有雄厚的军事基础。除了拥有庞大的作战人员之外,胡塞武装还拥有一定的军工基础。
在红海攻防战中,胡塞武装的导弹就让美军吃尽了苦头。尽管在军事行动的第一个月,美军就重点打击胡塞武装的军工设施,先后投掷1100枚精确制导炸弹,但效果微乎其微。由于在也门经营多年,胡塞武装拥有庞大的地下掩体,可以分散武器库和快速复产,再加上其组织结构严密,而且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美军的情报系统运转不畅,对其领导人的暗杀行动也迟迟不见效果。
进入消耗战阶段,胡塞武装越战越勇,而美军不仅狼狈不堪,更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据统计,美军30天内耗资10亿美元,日均弹药消耗量达到海湾战争时期的3倍,但仅仅摧毁了胡塞武装15%的防空设施,对其核心力量的打击微乎其微。反观胡塞武装,打击美军的成本非常低,其使用的无人机、导弹大都可以自制,从外部引进的装备也是物美价廉。比如,胡塞武装此前就用造价仅数百万美元的俄制“山毛榉”防空系统,多次迫使美军F-35紧急抛洒热焰弹逃逸。而美军价值数千万美金的MQ-9无人机,更是被胡塞武装数百万美元的防空武器击落。甚至,在军事行动期间,美军两架F/A-18舰载机因操作失误坠海,导致3名机组人员受伤。此外,美军的“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更是遭遇数十次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不得不狼狈后撤。
正是因为此次军事行动已经陷入“不对称消耗战”的泥潭,特朗普不得不采取止损机制。据美国媒体报道,为了给美军带来更多麻烦,俄罗斯还向胡塞武装提供“铠甲-S1”弹炮合一系统的操作培训,伊朗更是加速向胡塞武装转让“霍尔达德-15”防空系统的核心技术,鸟枪换炮的胡塞武装,也让美国军政高层感受到了越来越强的杀气。
不得不说,特朗普的停火求和,再一次揭穿了“美军不可战胜”这个谎言。随着胡塞武装一战成名,未来包括中东在内,更多的地区军事力量将用这种“高技术游击战”挑战美国主导的秩序。令特朗普感到焦虑的是,迄今为止,五角大楼依然没有找到应对这种新型战争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