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事件为真实事件稍加改编,但并非新闻,情节全来源官方媒体
为了内容通顺,部分对话是根据内容延伸,并非真实记录,请须知。
唐天宝年间,长安城中人声鼎沸,车马喧嚣,繁华景象如画卷铺展。城西一处殷实人家,宅院深深,雕梁画栋,门前两尊石狮威严而立。这便是李氏府邸,家主李承业乃长安有名的丝绸商贾,膝下独子李明远,自幼便是府中上下关注的焦点。
李明远生来与众不同。他眉目清秀,肤色白皙,五官间似有几分不染尘俗的仙气,邻里常赞其“生得一副好相貌”。然而,这位公子却体弱多病,自幼便与药罐为伴,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府中请遍了长安名医,皆束手无策。更有甚者,李明远幼时常梦见奇景:云雾缭绕的宫殿、金光闪烁的仙人,甚至还有隐约的仙乐之声。梦醒后,他总觉心神不宁,却又说不清缘由。
李承业夫妇为此忧心忡忡,四处寻访算命先生。那些摆摊的江湖术士、云游的道人,见到李明远后,皆啧啧称奇,言其“骨骼清奇,非凡人之相”,更有大胆者直言:“此子有童子命,乃天上星君转世。”这话虽玄乎,却让李氏夫妇半信半疑,既觉欣慰,又添几分隐忧。毕竟,民间传言,童子命之人虽贵为仙人转世,却往往命途多舛,难以长寿。
时光荏,岁月如梭,转眼李明远已至十八岁。这年春,他病势愈发沉重,卧床数月,连起身都艰难。府中请来的道士却道:“此乃命中劫数,非药石可医,需寻高人指点,方能解惑。”李承业听罢,决意让儿子前往终南山太玄观,求教玄清真人。那真人乃玄门高人,传闻修道百年,深谙天机,凡人若得其一言半语,便可拨云见日。
终南山,山势巍峨,云雾缭绕,太玄观隐于松柏之间,古朴而肃穆。李明远由仆人搀扶,乘轿而上,一路颠簸,身体虽虚弱,心中却生出一丝莫名的期待。抵达观前,他抬头望去,只见观门上匾额“太玄”二字苍劲有力,似有灵气流转。仆人叩门通报,不多时,一名道童引他入内。
玄清真人端坐于蒲团之上,身着青袍,白发如雪,双目微闭,气息悠长。李明远进殿时,真人缓缓睁眼,那目光如深潭般清澈,却又似能洞穿人心。他起身稽首,声音虚弱却恭敬:“弟子李明远,久病缠身,特来求真人指点迷津。”
玄清真人未急着应答,而是细细打量李明远片刻,捋须道:“你眉间有光,气质不俗,然体内似有暗流涌动,阴阳失调。坐下罢,贫道今日正欲讲经,你且听之,或有启发。”说罢,真人挥手示意道童奉茶,便开始娓娓道来。
“天地之间,命格万千,然有一种命格,世人称之为‘童子命’,又有一种,名曰‘童子煞’。二者皆与天庭有缘,却各有不同。”玄清真人声音低沉而悠远,殿内众人屏息聆听。“童子命者,多为天上星君或仙官转世下凡,或奉命历练,或因缘未尽。他们生来面带仙气,性情温和,处事圆融,似不沾凡尘浊气。然此命之人,往往与红尘缘浅,寿数难长,若不修道归真,便易早归天庭。”
“至于童子煞,则另有来历。”真人顿了顿,目光扫过李明远,“此命之人,多为天庭仙人犯错受罚,被贬下凡,需历经劫难,方能洗清罪孽,重返仙班。他们体弱多病,命途坎坷,然意志坚定,煞气虽带来灾祸,却也蕴藏机缘。若能勘破劫数,便可修成正果,功德圆满。”
李明远听罢,心中一震。他自幼体弱,又常闻算命先生言其“童子命”,如今听真人细述,竟觉与自身境况颇有几分相似。他忍不住起身,拜倒于地,恳切道:“真人,弟子自幼多病,梦中常现异象,算命者皆言我有童子命。今日听您一席话,心中疑惑更甚,求真人明示,弟子究竟是何命格?”
玄清真人微微一笑,起身自书案上取出一卷古籍,封皮上书《玄门秘录》四字。他翻开书卷,指着一页道:“童子命与童子煞,虽同出天庭,根源却异。童子命乃天皇贵胄,自愿下凡,命中劫数多为心魔试炼;童子煞则多为触犯天条,贬谪凡尘,劫难多为肉身折磨。你且说说,你这些年经历如何?”
李明远低头沉思片刻,缓缓道:“弟子自幼体弱,稍有风寒便病倒,梦中常闻仙乐,见宫殿,却又觉心神压抑,似有莫名之痛。家中虽富足,弟子却无心享乐,总觉此生有未尽之事。”
真人听罢,闭目掐指,半晌后睁眼,目光中多了一丝深意。“你非童子命,而是带有童子煞。”此言一出,李明远心头一颤,仆人亦露出惊色。真人续道:“童子煞者,命中带罚,然罚中有恩。你之病痛,乃前世罪业所致,若能正视因果,或可化劫为福。”
李明远急切追问:“真人,弟子前世究竟犯下何错,以致今生受此折磨?”玄清真人未即刻回答,而是起身步至殿中,手中拂尘轻挥,殿内香炉烟气骤然凝聚,化作一幅模糊画面。他沉声道:“你且凝神,贫道为你追溯前尘。”
真人双目微闭,口中念念有词,周身渐泛青光。那光华如水,缓缓流转,殿内空气似也随之凝滞。李明远只觉一股暖流自头顶灌入,眼前景象渐变:云海翻腾,宫殿巍峨,金光四射,隐约可见仙人往来。他心跳加速,似有记忆自深处涌现,却又模糊不清。
玄清真人忽道:“天庭往事,蟠桃盛会,太乙救苦天尊座下童子,因何被贬?”言罢,他拂尘一指,李明远眼前画面骤然清晰——蟠桃园中,一名身着白衣的童子,眉目与他竟有几分相似。那童子手持蟠桃,嬉笑间将其咬下一口,又不慎打翻玉案上的琼浆玉液。殿外仙官怒斥,玉帝震怒,雷霆之声响彻天际。
“此童子偷食蟠桃,触怒天皇,被贬下凡,历三世劫难,方可归位。”玄清真人声音如洪钟,传入李明远耳中。他还未回神,真人又发一问:“你可知此童子是谁?”话音未落,李明远周身忽浮现金色符文,似有灵性,与真人周身的青芒交相呼应。他眼前一晃,恍惚间,竟看到一张与自己一模一样的面孔,自云雾中缓缓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