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画画的英方先生
大家好,我是好编辑怀特,我又来了!
而且这次我带来了我的作者朋友,50后的“英方先生”。
他是一位可爱的漫画家,笔名英方。
第一次见面,在咖啡厅,他送了我一幅装好框的画,上面是一个现代的我在满满当当的书摊上办书展,并接待了一群宋代穿越而来的小朋友。
2023.12.1拍摄
当天,宾主尽欢,我们直接敲定了漫画推送计划,并从第二日立即执行,此后532天,我们两人都没说过辛苦,年节也没有停更过。
每周日我为他推送一期漫画,内含八幅,推送标题我来定。
英方先生经常不吝夸赞我,说我会起名字,很聪明。
我经常不好意思,不过是做营销练就的功底,文字上我并没有什么深刻的造诣。当然,聪明是肯定的,我是天才这个事情倒没什么好怀疑的。
偶尔我起一些他没刷过的网络梗,他也会很客气地请教我,跟我探讨时下的热点,探讨谷子、文创和各类话题。
起初,小画推送并不算火爆,后来,愈发多人来看了,有一期还上了万,且两年间有了许多固定粉丝。
再后来,也就是现在,小画竟然都已经要集结出版了。
责编,是我。
02
受邀的英方先生
对英方先生提出来“做書”市集逛逛的邀请,是我预谋已久的。
说实在,我喜欢图书的朋友实在并不多,英方先生是很重要的一位,所以纵使我们年龄有差距,相识也不算久,尤其我作为小小的晚辈应该恭敬万分。
但我决心已定,今年一定要邀请他来玩。
他没有拒绝我,表示:好的,我来,我来看书。
英方先生习惯这样讲话,“好的,谢谢你。”“好的,不急。”
这两句是最常见的。
有时候我说,您早点休息,他也会回复:好的,我休息。
有一种特别听劝的可爱的感觉,尤其这个人还年近古稀。
我们约在预展日的三点,两点半我就和咩咩在门口望风,我猜测英方先生一定会早到,果然,两点三十四他就已经到了,背着标志性的大书包,显然有备而来。
我也摩拳擦掌,一同游进书海。
2025做書图书市集·北京
时间:
2025.05.14(周三)预展日 15:00-18:00
2025.05.15(周四)-18(周日)读者开放日 11:00—18:00
地址:
北京时代美术馆
海淀区复兴路69号华熙LIVE·五棵松
点击购票
朋友带我去看“做書”书展。书展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编辑们的工作与书一并展现在观众面前,手写的卡片,手绘的彩图,层叠的书页,不仅让书更加多元化,还更向艺术化拓展。
03
逛展的英方先生
三个小时后,我们在书海里脚步踉跄,主要是我。
50后朋友虚怀若谷,神采奕奕,95后的我虚弱无力,气喘吁吁。
我起初臆测我们的观展大概2小时左右能结束
但从走到第一个摊位,事情就开始不对了。
我们决定从A区到C区,慢慢周旋,结果在A区第一个摊,直接开始消费,上来就购买了2本书,显然英方先生对于1本六折2本五折,非常心动。买后不仅与编辑畅聊许久,还为摊主亲自画了一幅小画,上面是一只看书的小鸡,因为摊主属鸡。
我开始担心,如果每个摊主都能得到一张小画,那我……
那我也要再要一张!!!
就这样,我们走南闯北,走到空气变稀薄,走到冷风机呼呼地吹起。
买到忘乎所以,从艺术家之死,买到明清饮食。
英方先生边买边偷笑:一会儿把书直接送去办公室,可不能让爱人知道。
我神经倒是紧张了,因为他已经买到忘情,我还没有,我心疼老年人的钱包,觉得自己骗他来消费,会不会回去他琢磨以为我在这入了干股。
于是我看到他又要买绘本,找了些理由想劝退他,比如我们已经买了好多了,刚刚买了三大本,这个还挺贵呢98块钱一本,结果摊主听到了,她大叫:10块一本!10块!
坏了。果然立刻又买了2本。
当然,我也获赠了很多英方先生买书的赠品,竟也满载而归。
这次市集看得出来大家都使尽了浑身解数,各种赠品把我的魂都勾没了,我也激情消费不少。
终于,我们偷偷漏掉了几个部分,假装自己全部逛完了,提出了返程申请。
我自告奋勇去停车场相送,两个人走路姿势艰难,夹着抱着背着,手里竟然没有一点空隙可言。更悲痛是都不太认路,停车场又大又宽,我们从东走到西。
当我们把书装满后备箱的时候,英方先生也蛮震惊自己的购买力。
所谓买书如山倒,回家怎么搞。
04
作诗的英方先生
回家就收到了英方先生写的小诗和本周漫画。
逛书市有感
友朋呼我逛书河,
专场开门人不多。
种类繁花文气盛,
装帧似锦画风博。
流连忘返积云秀,
满载而归富五车。
上路缓行须想好,
回家若问怎么说?
2025.5.14 周三
尽管他回家前做好防止了被爱人唠叨的完全准备,小诗依旧暴露了他的心虚。
但他还是跟我说:回家才深刻认识到:真是买了不少好书,还给打了大折。好像捡到便宜似的。
以及本周的八幅漫画基本都与书相关,有一幅我非常喜欢,也转给做書的同仁们
诗人、出版家邵洵美画《晒书的感想》漫画,“他把人分成六种:一是不看书的人;二是不看书而想做书的人;三是看书而不想做书的人;四是看书而想做书的人;五是做书而不看书的人;六是看书做书的人。第六种人最完美,一方面接受遗传的收获,一方面又去制造将来的光荣。古往的文化能不溃灭是它们的功劳;古往的文化能得发展是他们的努力。” ——邵洵美语,英方临画并引文,添小猫小狗。
05
可爱的英方先生
英方先生很多画里都有小猫小狗,赐给我的画里也有。
有一个周日我没能10点准时发漫画,睡过了,醒来快12点,英方先生着急地给我发了不少消息,并给我的领导也发去了消息,消息这样说:她从来准时,担心千万别出了什么事。
我赶忙回电话,他才放了心。
他老派也新潮。
他喜欢用自己的保温杯喝水,但是常约我们在咖啡厅见面请我们喝咖啡,还会塞威化饼干给我们带走吃,有孩子的编辑还会多一块。
我了解到谷子,完全来自于英方先生,此前我对这个领域不甚了解,只一味低头做自己感兴趣的文创,后来被科普种草,现在在一起研究尝试做新奇的“谷子”。
书展上我兴致勃勃领了做書的手提袋给他,把书装好给他看,他念起来:向全世界展示我刚买的书,然后就大笑起来了,眼神亮亮的,很有神采。
如果你问我一个编辑怎么可能对自己的作者百分百满意尊敬毫无吐槽,那肯定也是不可能的,年龄当然带给我们距离,但我们有自己的解决武器——书籍。
06
爱书的英方先生
书展上,英方先生问我,怎么这个书展全是好书,平时见不到的一些好书。
我说市场不容易,大家在这里都把最精品的东西拿出来。
他有些沉默,沉默后又问,这里这么多年轻人呢,这么多年轻人在看书呢,怎么会呢?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毕竟才高八斗的他都没有答案。
我与英方先生相识已经近3年,第一次我们坐在一起喝咖啡时,就未显得生分,只因为聊了一下午的书。
我惊讶书是那么脆弱,又那么有力。
脆弱到快要不能活下去,
有力到无视人与人之间那么多的距离。
比如我,第一次见面那天我已经在心里默默地说,
你好,我的50后朋友。
点击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