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群本身是家长和老师沟通的重要桥梁。老师们会从家长群里传达学校的通知,展示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有的家长也会在里面分享孩子的日常、交流教育心得。



但是家长群也能成为乐子的源泉,譬如有的家长把本不该发的私密照片发到了群里,让自己的家庭受到冲击。而这次,两个家长因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在家长群里吵翻了。



从网友公开的内容来看,某一天半夜23点了,A妈妈在群里发了一段消息,说的事儿其实很简单,就是她儿子新买的钢笔丢了。这钢笔上还刻了名字呢,她就想让其他家长帮忙留意下,看看自家孩子有没有拿错。按理说,这诉求也挺合情合理的,孩子丢了东西,家长着急,在群里问别的家长,别的家长看看自己孩子的文具盒,说不定就能找回来。



可是这个A妈妈先入为主了,他认定其中一个同学拿了钢笔。就直接@了姜妈妈:“我儿子之前一模一样的钢笔丢了两次,说是在你家宝贝那找到的,你看看你家孩子文具盒里有没有。”

这话明眼人都能听出来,就是认定了姜妈妈的儿子偷了钢笔,这就跟疑人偷斧的故事一样,没有证据,就自己开始想象了。



这可把姜妈妈气坏了,自己的孩子平白无故被泼脏水、受委屈,哪个家长能忍?姜妈妈立马在群里晒出了购物截图,证明自己儿子的确有一根一模一样的钢笔,而且她还翻了孩子的书包,里面根本就没有A妈妈儿子的钢笔。从姜妈妈晒出的聊天截图里能清楚地看到,这根钢笔价值22元。现在基本上,没有哪个家庭掏不起22元买钢笔吧。



笔者以为,A妈妈为了这22元的钢笔,做出这样的事儿,给自家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那可远远超过了这根钢笔本身的价值。不仅仅证明自己的心眼 有多小,有多抠,更让未来两个孩子之间产生了矛盾。

面对姜妈妈的解释,A妈妈可一点都不买账,甚至要求老师周一帮忙问问,还说孩子之前丢钢笔的时候,老师问了就有同学主动归还了。这次A妈妈就认为姜妈妈的儿子偷了钢笔。



姜妈妈第二天起来问孩子,孩子说没有,姜妈妈也非常生气,同样找了老师处理,不知道老师怎么处理的。但是恐怕群里的每个家长都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少跟A妈妈的儿子来往了。为了22元的钢笔,在群里大吵大闹,实在是不值得,交往起来自己很可能吃亏。



甚至有家长感慨:“原来眼界低和抠门,比贫穷更可怕!”

笔者以为,A妈妈只看到了眼前这根钢笔,却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而且她走的途径并不是正常的处理孩子丢东西的处理方式。



完全可以私信老师进行一下询问,而不是自己跳出来质问别的家长,尤其是@姜妈妈,明明没有证据,这么一搞跟指名道姓说你儿子偷的钢笔没区别。

凡事都要讲究个证据。即便是实锤,也应当通过老师去解决这个事情,而不是两个家长私下约架。因为自己的操作影响到孩子的生活学习和社交,真是一种特别坏的选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