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5 月 14 日,“印度国防部” 网站报道称,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正在分析研究一枚从战场上捡回来的 PL-15E 导弹,随后得出结论:

PL-15E 并没有网络传说中那么强,还不如印度自研的 “ASTRA”(阿斯特拉) 系列空空导弹。

一位印度高级官员更是放话:

“我们研究 PL-15E 后,发现没啥值得逆向仿制的技术,它不像中国宣称的有重大技术进步。”


从印度方面目前的公开报道,以及外网上出现的各种影像资料上来看,印度捡到的 PL-15E 中距空空导弹残骸都是 “无头版”,也就是最珍贵的导引头印度人并没有捡到。

换言之,PL-15E 中距空空导弹最有价值的部分印度人根本就没研究到,这时候说 PL-15E 不值得印度人 “逆向山寨”,难免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之嫌。

PL-15E 导弹作为中国出口型空空导弹的代表,其公开性能数据显示射程为 90 英里 (约 145 公里) ,略低于国内型号。

然而,在 2023 年 5 月 7 日晚的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凭借歼 10CE 战机,在 190 公里外成功锁定并攻击了印度阵风战机。

这一战绩表明,PL-15E 的实际射程可能远超 145 公里,接近 200 公里,展现出其卓越的超视距作战能力。


相比之下,印度自研的阿斯特拉系列导弹,其 MK1 型射程仅为 80 公里,而 MK2 型射程提升至 97 公里 (约 61 英里) 。

尽管印度宣称即将推出的阿斯特拉 MK3 射程将达到 340 公里,但其真实性尚存疑,且该型号目前仍处于测试阶段,何时服役仍是未知数。

在制导技术方面,PL-15E 采用 “捷联惯导 / 北斗卫星组合 + 双向数据链修正 + 主动雷达末制导” 的复合制导方式,具备高精度和抗干扰能力,这种技术使其能够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实现精准打击,并大幅提升载机的生存能力。


而阿斯特拉系列导弹虽然号称采用了双脉冲火箭发动机和抗干扰电子系统,但其技术成熟度和实际作战表现仍有待验证。

尤其是阿斯特拉 MK3,尽管射程数据令人瞩目,但其重量与射程的比例引发了外界的质疑,认为其技术实现难度极高。

无论是射程、制导技术还是实际作战表现,PL-15E 都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其实也不难理解印度官员为何会这么说,如果承认霹雳 - 15E 导弹先进,就相当于否定了印度国产空空导弹,届时印度空军就有可能转向其他国家购买先进空空导弹了,如此一来,印度相关军工企业到手的订单可能就飞走了。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国防工业长期依赖进口,自身工业基础较为薄弱,连基本的复合材料、电子元件都不能自己生产。

此前印度计划仿制俄罗斯的 S-400 防空系统,即便有原装设备作为参照,最终还是由于关键技术未能攻克,不得不采用多国零部件拼凑。

由此可见,想要搞懂中国 PL-15E 导弹的技术,对印度来说颇具难度。

此次印度贬低中国 PL-15E 导弹的言论,在国际上也引发了诸多质疑和嘲笑。

关注子墨君,带你了解更多军事资讯。

互动话题:你认为印度对 PL-15E 导弹的评价是否客观?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印巴冲突解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