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庆祝“胜利”的闹剧愈演愈烈,拉着70个国家的代表介绍印军的“英勇表现”,还特意没请中国代表参加。

这还不算完,就在70个国家的外交官,还在被迫听印度国防情报局局长在台上“吹牛”的同时,印度政府一声令下,又对巴基斯坦使出一记“阴招”——关闭了杰纳布河上游地区的巴格利哈尔水电站大坝的所有闸门,使得下游河床都漏了出来。



印度政府单方面宣布胜利

印度的水闸关了又开,摆明了没把“停火”当回事

这不是第一次印度在上游水闸上“做文章”,此前印方就号称不允许印度河里的“一滴水”流向巴基斯坦,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关闭了水闸,成为了克什米尔问题升级的标志

随后在本月上旬,该地区持续经历了强降雨,十分不给印度政府面子,导致已经关闭的水闸不得不开启泄洪,导致下游险些发生洪灾,连印度自家的部分区域也未能幸免。

近日,印巴刚刚停火,巴基斯坦方面还释放了一名印度方面的俘虏以示诚意,印方非但不领情,还故技重施,让人实在是难以置评。

对比上一次印巴冲突,我们不难发现印方的“嚣张程度”有了全方位的升级,上次印方只是提出要对水闸动手脚,这次居然真的违背协议,说关就关。

上次巴基斯坦主动释放了入侵其境内的印度飞行员,双方的冲突基本上告一段落,这次印方似乎不想“善罢甘休”,想要和巴基斯坦方面“反复拉扯”。



印巴宣布停火后印曾短暂恢复供水

这件事到底有多严重呢?巴基斯坦90%以上的农业用水,依赖印度河上游水源,而印度控制着上游闸门的开关权。

众所周知,农业发展本就是“看天吃饭”,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印方这么肆意妄为地对水资源动手脚,已经触及到了巴基斯坦的根本利益。

但印方真的能打好“水资源”这张牌吗?恐怕没有其想的那么简单,首先下游地区农业经济的崩溃可能迫使巴方采取军事报复;其次国际舆论对水资源政治化的强烈反弹,可能使印度陷入“破坏地区稳定的国家”舆论漩涡。

更何况,按照印方此前面对暴雨时不得不开闸泄洪的狼狈姿态,让人不得不怀疑万一印方“玩砸了”,部分印度的民众怕不是要跟着一起受灾



巴基斯坦的农业或将受到巨大影响

印度想要展示强硬姿态,亲手葬送自己的“大国梦”

至于印方为何一意孤行对水源下黑手,无非是要向各国展示印度政府在对外关系上的强硬形象,但印方能否展示“强硬”不太好说,其“大国梦”被葬送倒是可以预见的事实

首先,印度的水资源策略直接挑战《印度河水协定》框架,该协定虽存在争议,但仍是维持两国水资源博弈“可控化”的最后一道屏障。

印方又不是以色列,背后有美国的坚定支持,万一巴基斯坦方面通过国际法庭进行控诉,今后面对国际社会对印度“破坏国际规则”的指控,印方能撑多久呢?

其次,印方长期标榜自己是“区域领导者”,却实际上在区域内行使着霸权,试问哪个国家敢接受这样的“领导”呢?

更进一步来说,此次断水若引发下游的农业危机,对巴基斯坦粮食安全造成系统性冲击,印方届时将难逃其咎。

更严重的是,印度反复无常的策略(如关闸-开闸-再关闸)暴露其外交政策的短视性,现在的印度经济急需引入外部投资注入活力,印方就算此时能够暂时占据上风,更长远来看显然是要吃亏的。

更何况,印巴冲突的本质其实是殖民时期遗留问题的延续,历史经验显示,每次印巴冲突后双方均未能解决根本矛盾,反而形成“冲突-停火-再冲突”的恶性循环。

原本在此次克什米尔的“枪击事件”中,印方作为受到损失的一方,在道义上占据主动,更好的做法是将恐怖分子捉拿归案,而不是一口咬定巴基斯坦方面应该对此“负责”。

如今当着70国代表的面,印方再次出尔反尔,不仅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还将印度的“受害者”形象一步步葬送,可谓是一招“臭棋”。



印方想要展示“强硬”已经不择手段

印方不想“善罢甘休”,想从巴基斯坦身上“找回场子”

当然尽管从长远角度考虑,印方的这招是“损人不利己”,但至少在目前,印度手中控制的水源,就是巴基斯坦方面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巴方此前就表示,水资源问题是核心利益,如果受到限制,不排除会使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

我们甚至可以推断,印方在打过一场后再次挑衅,是否有着这样一个目的:迫使巴基斯坦再度开战,让印方把丢掉的面子再找回来。

印方是否有这样的打算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件事可以确定,那就是从印度自身角度看,其军事行动的成本收益比正在恶化。

首先,巴基斯坦方面未必会如印方所愿,万一巴方展现出足够的定力,寻求通过国际诉讼的手段解决问题,印方可能会很被动。



再度挑起冲突的代价印方恐怕也难以承担

其次,印度自身的定力恐怕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强,难以承受长期冲突的消耗,最终无力承担后续连锁反应的代价。

当前局势下,印度的单方面行动不仅未能实现其“以武力换妥协”的目标,反而暴露了其战略设计的短视与困境。

历史曾多次证明,水资源作为“核心资源”具有极强破坏性,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通过制造人道危机获得持久优势。

对印度而言,若继续将巴基斯坦逼入绝境,最终可能触发地区连锁危机,其所谓“战略主动权”实则是饮鸩止渴的冒险。

唯有回归谈判桌,通过规则框架解决克什米尔与水资源争议,才是避免更大悲剧的唯一出路,万一行差踏错,代价或许将由印度自身在未来持续承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