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现房销售,真的来了,从传闻变成现实!
河南信阳已正式发文,文件印发后新出让土地开发的商品房,一律实行现房销售(以土地出让合同签订日期为准)。
据了解,快的话,天津将在年中也全面施行现房销售。
此前只有和平金耀广场是现房销售项目,这次是全市执行。
估计将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以某一时间节点来划定。
近期一直有“小作文”称,中国正在考虑对住房销售方式进行改革。
要求开发商只提供现房销售,而非采用预售模式,以重塑购房者对楼市的信心。
该提案仅适用于改革生效后出售的地块,并将排除保障性住房项目。地方政府在实施过程中也将有一定的灵活性。
现在无需再猜测真伪,可以实锤了。
杭州也透露出,将在三季度全市执行现房销售。
中国楼市的大变革轰然而至,20多年来的期房销售模式,将被打破。
全面推行现房销售,兹事体大,牵连甚广。
此时推广现房限售,完全站得住脚,而且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呢?
❶顺应民意
买房人饱受“期房之苦”,货不对板、减配降标、延期交房,甚至烂尾。
苦现房久矣,民间呼吁现房销售都多少年了!!
既然住宅回归商品消费,那就应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❷有助于止跌回稳
老百姓70%的财富都在房子里,不能再让家庭资产缩水。
实现止跌回稳,要么增加买房需求,要么减少供应。
这两年各种刺激政策,貌似也很难创造出更多需求。
那只能降低新盘供应量。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停售土地,但土地财政“受不了”。
推行现房销售,就是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在供需上一举两得。
至少有两年的时间段,纯新盘供应会大幅下降。
说白了:土地不停售,但新盘入市速度缓一缓。
房价说到底就是供需关系。
特别是这两年,新产品对老盘、二手房背刺太狠了。
甚至形成悖论:越创新,房价越下行。
把新产品停一停,放慢脚步,反而有利于房价维稳。
❸国央企资金撑得住,行业集中度高
现房销售,最考验开发商的资金实力。
前期投入太高,普通民企根本撑不住。
经过2021年一批房企出清,能留在天津楼市的80%都是国央企。
融资成本低,资金充裕,完全搞的定。
而且,行业集中度已经很高了,国央企“盘子大”,资金匀的过来。
打个比方,10口锅同时做饭,有的刚下锅,有的已经熟了。
能预见,现房推行后,行业集中度还会再提高。
❹现房占比达巅峰
之所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更在于现在市面上现房太多了。
天津目前在售新盘中,现房能占到60%。
大多数城市基本也是这个水平,销售速度放缓,被动卖成现房。
即便突然执行现房销售,也不至于两年内零供应,刚好能接上。
等上学、结婚的刚需买房,不会大受影响。
现房销售对楼市会有什么影响?
❷房价会不会涨?
如果推行现房销售,涨价不一定,但一定能止跌。
大家也不用再担心新盘大规模集中入市,导致价格战。
对买房人来说肯定是绝等好事,所见即所得。
消除期房的不透明、不确定,踏踏实实的买房。
❷房企需要调整策略
既然政策落地是确定性的,房企需要抢“末班车”了。
如果正好“手里没货”,得赶紧储备。
现房销售,必然倒逼开发商提高建设品质。
没机会“造梦”“美颜”,直接拼全盘兑现力。
产品策略也要调整,像现在这样把示范区成本拉高,把社区内大区成本拉低的模式行不通了,要回归均好性。
同时,分期施工分期交付的工程政策,也需重新调整。
事实上,2024年高层已经定调,要改革商品房预售制度。
这种战略方针肯定不是一两年的周期,至少着眼五年十年。
中国房地产制度改革,拉开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