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的背后,好像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剧本,但是剧本的走向却出乎了编剧的预料。这次印巴冲突的起因是印度发生了恐怖袭击,炸死了不少外国游客。

出现了这种事情,印度应该在第一时间进行局部反恐,但是印度没有,反而直接把屎盆子扣在了巴基斯坦头上,说就是巴邦干的,但是巴基斯坦又不傻。虽然说两国矛盾很深,但是搞这种事情还伤亡了不少外国游客,这不就是在国际上故意给自己抹黑嘛,但印度就是趁着舆论发酵了。



然而,从印巴整个战局来看,印度丝毫没让各位朋友失望,反而巴基斯坦手持中国制造的武器系统打出了惊人战绩。特别是在空战中取得的成绩更是斐然,后续的防空更是成功拦截住法制先进隐身巡航导弹,再次彰显我中国军工的真实科技水平。



印巴冲突初始阶段,双方战机较量成为了最为瞩目的焦点。7日凌晨,印度空军驾驶着自豪版法国“阵风”战机,对巴基斯坦的多处目标实施攻击。巴基斯坦空军快速反应过来,立即升空搭载的霹雳 - 15 空空导弹与其对抗,首战就拿下三架印度“阵风”战斗机。

这一战,几乎一边倒的局势,全球大部分网友都认为中国歼 - 10CE会被阵风战机按在地上摩擦。反转就是来得这么快,短短数分钟就让印度空军遭受到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失败,瞬间让世界看到了航展中被忽略的歼 - 10CE 战机的真实表现。



按照印度的惯例,空战失利那是飞机的错。为了改变局势,果断决定发射数枚导弹镇住场子,其中就掺杂着法国制“风暴阴影”(SCALP - EG)巡航导弹和俄制“布拉莫斯”导弹,对巴基斯坦多处重要目标进行轰炸。后经过巴方证实,首都附近的一处机场和几处空仓库被击中。

虽然,印度发射的导弹数量庞大,但是大部分导弹都在巴方使用中国科技电子干扰下变成了盲人。网传有一枚导弹失去目标后竟然飞向了阿富汗境内,但并未有任何损失,拾得导弹一枚还是挺不错的。



上述聊了这么久战斗经过,可能你还知不到“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的前世今生。这款导弹由法国马特拉公司与英国宇航公司联合研制,属于大型隐身巡航导弹,全长五米左右,全重达一吨,最高飞行速度可达到 0.8 马赫,属于远程空射导弹,最大射程在 250~400 公里左右,至于是否属于外贸版目前不得而知。

“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具备全地形飞行模式(贴地飞行高度30~40米)、末段红外成像制导,具备低空隐身突防,属于一款颇具威胁的高科技导弹。当然,印度之所以选择“风暴阴影”巡航导弹,正是期盼这款导弹能够成为拿捏巴军的制胜法宝。



然而,战争的局势并不是靠想象就能左右的。巴军早年间就在我国的协助下构建了一套严密而高效的防空体系,其中中国制造的红旗 - 9BE 和猎鹰-80防空导弹系统便成为这次击落“风暴阴影”导弹的主要空防导弹。

红旗 - 9BE具备超过200 公里的防空半径,抗干扰、反隐身能力更为突出,能够对来袭目标进行远距离精准识别后快速作出反应。



猎鹰-80(LY - 80原中国红旗16防空导弹外贸版)则可以在中近程构建起第二道拦截火力网。通过这两套导弹系统协同作战,巴军便成功建立起一道多层次覆盖网。

就在“风暴阴影”导弹发射后不久,巴基斯坦防空系统迅速作出反应。部署在防区的红旗 - 9BE 与猎鹰-80防空导弹系统迅速锁定目标,并实施拦截。



根据,现场照片显示,被击落的“风暴阴影”导弹战斗部几乎完好无损,这表明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即被击中,未能引爆或命中目标。

有军事专家认为,此次被击落的不止一枚“风暴阴影”导弹,应该还有输枚被成功拦截。这一事件也标志着巴基斯坦防空部队依靠中国产武器系统,具备拦截如今主流隐身巡航导弹的实战能力。



中国防空导弹系统在此次印巴冲突中的出色表现,得益于其体系化的优势。除了红旗 - 9BE 与猎鹰-80防空导弹系统外,巴基斯坦装备的中国产 ZDK - 03 预警机与歼 - 10CE 战斗机形成了情报共享网络,能够对印军战机的飞行轨迹、导弹发射点、飞行方向等关键数据进行持续跟踪。

从预警机探测到指挥系统下达命令,再到防空导弹实施拦截,形成了一个从“看得见”到“打得掉”的全流程闭环。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防空导弹系统长期和定期更新升级导弹和雷达软件系统,并根据用户新的需求添加新功能,以应对新出现的任何威胁。

相比之下,俄防空系统很长时间都不会更新导弹信息系统,在应对现代战争的复杂威胁时显得力不从心。随着“风暴阴影”巡航导弹被成功拦截,巴基斯坦再度验证了中国防空系统在应对隐身目标、远程导弹等复杂威胁中的实战价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