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能不能晚收10天多打50斤?
农户说法不一。
豫东等地小麦灌浆中后期,离大面积收获还有10-15天。
有村民说晚收10天增产50斤,有人信有人疑。
事实到底怎样?
得从小麦成熟三阶段说起。小麦成熟期分乳熟、蜡熟、完熟,各阶段差别大。乳熟期7-10天,籽粒软、有乳状液,干物质没积累完。
这时候早收,籽粒不饱满,产量自然高不了。
要是本该乳熟期收却晚10天,理论上能多积累干物质。可农户一般不会在乳熟期收,除非遇极端天气。蜡熟期也是7-10天,籽粒硬、茎秆有弹性,是最佳收获期。
此时干物质快到峰值,籽粒饱满,机械收割也方便。
这时候还想晚收10天增产?风险可比好处大。
茎秆后期可能倒伏,机械收容易掉粒,减产几率高。完熟期就3-5天,籽粒硬、茎秆枯,干物质积累已停止。再晚收没增产可能,遇雨还会发芽,品质价格都下降。
“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农谚早有提醒。
蜡熟末期收最好,完熟期收反而可能丢产量。
有人觉得晚收能多晒太阳多积累,忽略了倒伏风险。玉米晚收确实能增产,可小麦和玉米不一样。
数据显示完熟期收小麦,一亩减产百八十斤不少见。为啥总有人信晚收增产?
可能被个别案例误导。乳熟期早收再晚收的情况特殊,不能当成普遍规律。现在种麦机械化程度高,集中收割更要抓准时机。
晚收赶上连阴雨,麦粒发芽比减产更让人头疼。家里有麦的老乡注意,别盯着“增产”忽视风险。蜡熟期抓紧收,颗粒归仓才是硬道理。
你说村里有没有人试过晚收?
最后到底增产没?
种麦靠经验更要讲科学,合适时间收最保险。关注天气号,收麦期天气早知道,减少损失有帮助。以上建议供参考,具体还得看自家麦田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