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它在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进步以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同时能提升国民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感,传承和创新科学文化,还为国家安全提供军事科技人才与科技竞争力支撑,对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环翠区在科学教育领域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科学副校长聘任、科学课程开发、科学活动开展三措并举,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机制,为科学教育注入强大动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一、聘任科学副校长:“教联体”汇聚专业强核力

环翠区牢牢把握专业人才对科学教育的关键作用,精心组织科学副校长聘任工作,从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中优中选优,选拔出36位涵盖多个科学领域的顶尖专家担任科学副校长,实现全区中小学科学副校长配备全覆盖。科学副校长不仅为学生带来前沿科学知识,还深度参与学校科学教育规划、课程建设和教师培训。同时,他们利用自身资源,为学校与科研机构、企业牵线搭桥,促进产学研合作,拓展学生实践渠道,实现家校社在师资力量上的协同,为科学教育提供专业引领。


二、开发特色科学课程:“教联体”夯实教育硬根基

环翠区以“普惠+特长”为导向,开发特色科学课程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科学教育,完善家校社协同的课程实施机制。构建“1+N”多维度、层次化的区域课程体系,在原有课程基础上融入创新元素。遵循“面向全体与发展个体”“区域普惠与学校特色”“课堂教学与校外研学”相结合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优质多元学习资源,探索多学科融合、城乡一体化课程实施路径,确立多学科融合推进机制,借助多门课程实现科创课程融合。在城乡一体化方面,实现硬件配备、实施策略、教研培训、家庭教育四个一体化。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学习,提升科学素养,更好地辅导孩子;学校和教育部门主导课程实施和教师培训;社会提供科学副校长、科技馆、高校实验室等人力物力资源,多方协同确保课程有效实施,让科学教育覆盖全体学生,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三、开展丰富科学活动:“教联体”点燃探索新引擎

环翠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热情,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平台。2025年以来,科学副校长和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举办各类科普讲座30余场。如,哈工大(威海)齐晓辉教授以“北斗与雷达”为主题的讲座,让学生置身科技前沿。学校还组织科技节、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家庭在科学活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家长们通过家校互通平台、家长大讲堂等渠道,学习科学教育知识,与孩子一起参与家庭趣味实验,给予孩子情感支持和陪伴。社会力量同样积极参与,科技馆、博物馆等场所免费向学生开放,提供科普资源;企业与学校共建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不同场景中感受科学乐趣,实现家校社全方位协同育人。



环翠区通过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机制,为学生打造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教育环境,为培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成为科学教育改革的成功范例。

声明

本文来源于威海市环翠区教育和体育局。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小机灵儿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发布 |

| | | |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

点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