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师到北大
从课堂到挑战杯领奖台
学业竞赛科研 多面开花
他就是华师法学院 法学专业
2021级本科生舒方正
舒方正,法学院法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现保研至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曾获中伦律所涉外英才奖学金、学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章文晋奖学金等,作为负责人带领团队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主体赛一等奖,曾获“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法庭最佳辩手、vis east国际商事仲裁模拟法庭最佳文书提名、“从法杯”全国大学生法治中国调研大赛第四名等省级以上专业竞赛奖项十余项。先后于国际和国内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实习,已取得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
把热望落在实处
“我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外交官,在国际舞台上为国家争取利益。”很久之前,舒方正就对自己向往的事业有了清晰的认知。高考志愿填报时,他毅然选择了法学专业。“法律,能够承载我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愿望。”进入大一后,舒方正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了专业学习中。
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舒方正也密切关注与法律有关的时事新闻。2022年,对行政处罚决定公开中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与行政相对人的隐私权之间如何平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专业课程当时恰好讲到相关内容,这激起了他深入研究的兴趣。由此,他便开始着手策划“大数据时代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博弈:行政处罚决定公开实证研究”的“挑战杯”项目。
起初,项目在挑战中不断推进。“因为 同类型的项目较少,我们团队几乎无法借鉴往届‘模板’的经验。”舒方正回忆,当时已顺利进入校赛,但评选标准更为严格,他对最终结果并没有什么把握。不过,他和团队成员们脚踏实地完善课题内容, “不会就学,边做边学”,最终获得了 校赛中法学院唯一的特等奖,在省赛中也获得省级特等奖。
欣喜之余,进入国赛打磨阶段,新的挑战又接踵而至。在漫长备赛过程中,作为负责人的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有时觉得自己尽力了,但成果却不尽人意。更棘手的是,面对 “挑战杯”比赛偏重社会科学式的调查与展示的赛事特点,如何既保留法学的专业特色,又能被评审理解与接受,成为需要反复权衡的问题。所幸,团队顶住了压力,以克服挑战的勇气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捧回了国赛一等奖的荣誉奖杯。
回顾这一段“长跑”旅程,舒方正感慨万千。 作为当年全校“挑战 杯”队伍中参赛 年级最低的团队,从懵懂到成熟,团队成员经历了蜕变,而学校和老师们的鼓励与支持,也让这个项目成绩的取得变得“含金量满满”。团队的指导老师侯巍表示,在学术敏感性、坚定的行动力等科研品质之外,舒方正的组织领导、团队协调能力也非常突出。
除了“挑战杯”项目,舒方正还参加了多项国际商事仲裁模拟法庭,作为主力选手的他忙得团团转,白天是紧张的课程与训练,夜晚则常常需要埋首资料书堆,反复修改打磨书状和观点。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和团队成员共同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这些“高光时刻”时至今日仍令他记忆犹新。舒方正表示,奖项固然可喜,但更重要的是不断参与、不断尝试的过程,毕竟,每一次尝试都在为未来的突破积蓄力量。
在磨砺中炼出锋芒
尽管取得了许多亮眼的成绩,但在准备保研时,舒方正仍然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光。那段日子,他不仅在准备着多所学校的研究生考核任务,还兼顾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复习,同时还在实习单位工作。多线程任务同时推进,一度让他感觉十分吃力。但为了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他咬咬牙坚持了下来,白天工作,下班后便立刻投入法考复习和保研准备。
他锚定我国知名法学院,全力冲刺。参加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夏令营,经历了一夜未眠赶到北京考场参加面试的奔波,接着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的夏令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这场夏令营的笔试与美国法学院入学考试(LSAT)类似,且笔试和面试均以全英文形式进行,难度可见一斑。为了备战这次夏令营,舒方正早在半年前便开始认真撰写和打磨个人陈述材料,并细致梳理知识框架,逐一建立问题清单,反复预判和模拟面试情形。
这段时间,“两眼一睁就是干”成了他最真实的写照。长期处于忙碌状态又未收到确定的录取答复,使得他很长一段时间都身心俱疲。在经过很多个焦急等待的日夜后,舒方正最终收到了来自“梦校”的录取通知。北京大学这封喜讯,为他漫长而艰辛的保研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除了准备保研,舒方正的实习实践与毕业论文撰写也同时进行。在毕业论文选题方面,他延续了实践导向,继续聚焦于实证分析。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他未停留于抽象的理论探讨,而是结合与现实民生息息相关的 “借名 买房 ” 议题,对司法实践中的裁判文书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出于对学术严谨性与专业性的高度重视,他认真吸取指导老师侯巍的意见,将毕业论文前后修改了十余稿,最终获得了“优秀毕业论文”。回顾过往经历,舒方正坦言,自己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学校的栽培,也离不开师长、家人和朋友们一路以来的支持与陪伴。在许多个挑灯夜战的日子里,他们的鼓励与关怀陪伴他穿越重重关口,和优秀的小伙伴并肩同行,也是他走到今天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因为曾经有人成为过他的灯塔,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他人人生旅途中的一束光。
将脚步踏进世界,让热爱延伸疆界
舒方正始终相信,大学生活应当是多元的。 在刻苦学习之余,他也在不断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 大一时,本着服务学生、提升个人能力的想法, 舒方正加入了校青协和校学生会联络发展部。此外,有着广泛爱好的他,还在校运会、“阳光体育”和朗诵比赛等活动中取得佳绩,还在学校微电影节中被评为“最佳演员”。
同时,舒方正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小谷围岛河滩的垃圾清理、前往社区探访独居老人、在广州市劳动仲裁院接待维权的劳动者,无一不活跃着他的身影。法学院法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莫应煊是他的好友,也是一起奋战的队友,他认为,生活中的舒方正是一个热爱自然、热心公益、具有很强奉献精神的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很佩服他。”莫应煊笑着说。
而参与公益项目“公益律芽”计划,让舒方正更深入地思考法律与现实的链接。如何从法律的角度改善弱势群体的处境?如何让制度更温柔地托起那些脆弱的生命?舒方正最终真切地感受到,“法学是一门与现实血肉相连的学科,当走进真正的社会,才知道法律到底从何而来,又将走向哪里。”
“大学不是一条笔直的赛道,重要的不只是成绩和竞赛,还要有拥抱真实生活的勇气。”在华师的4年,学业、竞赛和社会服务,奋斗的历程塑造了一个鲜活的、热爱生活的舒方正。 即将迈进新的阶段,舒方正满怀憧憬,“一棵树只有一直往上走,才知道自己能达到怎样的高度,只有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才能发挥出我们全部的潜能。” 这句话,便是他对自己人生轨迹最笃定的回答。
他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心怀家国 践行担当
探索属于自己的辽阔旅程
也希望更多华师学子
追逐热爱 奔赴远方
探索人生无限可能
可选购最新华师文创
华南师范大学文创商店
采写丨周悦 钟乐怡
图片丨受访者提供
执行编辑丨韦罗彩 黄冬灿
责任编辑丨卢嘉裕 吴建国 陈婧
初审丨沈蔚瑜
复审丨林海岸
终审丨周宪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
我们在场 懂你悲喜 给你力量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水电费丨网费丨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