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遇见丰台·众汇京彩”——北京10号线“青创村”创新发布会在玉泉营街道纪家庙双创产业园举办,北青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丰台区正在积极打造北京-雄安人才科创走廊先行示范区,加快京津冀人才协同发展,通过政策支持、政务服务、资金扶持、场景赋能、人才保障等多方面措施,打造站城融合创新生态圈,推动创新创业与城市更新有机融合,让城市与青年共同成长。
从地铁10号线纪家庙站D口出来,向西而行,便步入了充满活力的科创小镇。沿途是老旧厂房变身的纪家庙双创产业园、花乡青旅科创园、10号线创意公园三大“青创”园区。在丰台,一个以地铁“黄金环线”10号线为纽带的青年创新创业生态圈正在玉泉营地区强势崛起。
作为京雄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北京10号线“青创村”在纪家庙村落地成长,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社群生态。这里不仅紧邻丰台站、北京西站等交通枢纽,区域内更是城市公路网和公共交通干线发达。作为北京“最繁忙”的地铁线路之一,10号线链接草桥站的R1线与雄安新区实现轨道交通直联,形成产业协同廊道;同时又串联起中关村、丽泽和国贸,助力京雄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与深度融合,为京雄两地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链条服务支撑。
近年来,玉泉营街道瞄准青年创新创业群体,通过“城市更新+产业焕新”,整合多个园区,释放超20万平方米高品质产业空间,统筹建设北京10号线“青创村”,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青年创新创业生态圈。为更好地服务青年创新创业,玉泉营街道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吸引各类企业落户。通过“服务管家+服务包”机制,走访企业超1600家,借助“村AI+”科技赛事等创新模式,推动3个优质项目落地,为区域注入AI新动能。
顺着白色的老式砖房向前走,就来到纪家庙双创产业园,园区由上世纪80年代旧厂房改造而成,园内成立“新动丰台”赋能中心,为企业提供精准、专业的服务,以“工业遗存+现代LOFT”为特色,吸引企业入驻超100家,其中瞪羚企业1家,国高新企业12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该园区还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合作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实践基地”,激发青年创新动力。基地内部,一款名为“智宠伙伴”的机器狗引起大家注意。这款产品来自“灵动芯宇”人工智能有限公司,其联合创始人是首经贸大学19岁的大一学生张馨月。她告诉记者,借助园区赛事、产业孵化等平台,为创业提供场景与研发资源,减轻了压力。
据了解,丰台区突出产城融合生态圈建设,鼓励街镇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产业、居住、生活、公共服务等街区组团,与此同时,丰台区通过深化拓展“丰台·学子回家”、成立京津冀学子联盟等一系列引才聚才举措,激活高质量发展“人才动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