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关于中美签署的联合声明引起了部分网友的疑惑,其中最令网友争议的是签字时税率高低不等。对此,外媒也拿这件事情大量炒作,并借机颠倒黑白。但是,事实胜于雄辩,输赢已成定局。
外媒炒作的话题是中美联合声明中,美方的税率仍然比中国高。所以他们就拿这个话题颠倒黑白,而部分疑惑的网友也被带乱了节奏。殊不知,签字时不相上下的关税数字只是形式上大小罢了,就像关税战高峰期美国对中国加征145%关税。中国对美国最高加征125%,随后中方表示不会与美国玩虚无缥缈的数字游戏。再往上加高关税失去实际意义。
现在也是如此,不相上下的关税数字已经不是重点,重要是中美代表在瑞士谈判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后又顺利签署了白纸黑字的联合声明。这么顺利的谈判过程说明了什么?
首先这场关税战是由美国发起,最后也由美国要求磋商才进行谈判,从整体脉络看,谁输谁赢?一目了然。就拿美国来说,特朗普发动关税战后对美国的农业,物价,金融,科技领域造成了强烈冲击。其中,最大的冲击就是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后,让美国一时半会找不到替代产品,并严重影响了美国科技领域的进展。
其中,最受影响的就是美国的国防工业,例如战斗机,雷达系统和激光导弹。根据数据统计大约70%以上的美国军事装备依赖中国提供的稀土材料。除此之外,还对能源和半导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外媒透露数据显示:自从2020年至2023年间,美国一直保持70%量进口中国的稀土,在这个期间美国既没有货比三家,也没有多元化采购稀土。足以说明中国稀土对美国产业的依赖性和重要性
据统计:中国占全球稀土加工90%,一些重稀土控制更为集中。所以这个时候,美国想与中国脱钩就非常困难,第一寻找替代稀土的方案会造成依赖稀土行业停工,第二就说找到替代方案,短时间内不可能像中国一样给予充足的供应,这就让成本上升订单延迟。第三兼容性问题,从事过制造业朋友都应该明白,制造同一款产品批次不一样在质量也受影响,而稀土作为工业的味精,更换替代原材料品,成型产品的品质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这一次美国主动要求磋商,并在第一次谈判就取得实质性进展,稀土王牌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是中国产业链的完善,让中国底气十足的打赢这场仗。事后,有分析人认为,这次谈判非常顺利,也可能是美国在战术性迂回想打中国的稀土算盘。
对于这种分析可能性也很大,美媒近期也放出信号,中国要宽松稀土政策。外媒用意很简单想稳住急缺稀土的公司,这可能是特朗普的如意算盘。而中方也做了前瞻性的准备。
瑞士谈判结束后,5月14日,中方又和国内稀土产地的省份开了一场大会,要求严格管理稀土开采和售卖的整个过程。很明显,中国预判了美国的动机,只要中美关税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中方会严格管控稀土不会给美国留任何机会。
这场大会,说白了就是对特殊材料的放出的禁令,因为关税战没有彻底解决,未来就会继续磋商,所以中国没有见到兔子前是不会主动撒鹰的,而美媒的如意算盘也要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