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句话,在官场中流传已久,我却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亲身体验这句话背后的复杂博弈。

那天的常委会上,我首次提出人事调整方案时,空气瞬间凝固。十几双眼睛盯着我,有期待,有忧虑,更多的是试探。而坐在角落里的政协主席曾文山,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同志们,我调任这个县已经一个月了,经过深入调研,决定对几个关键岗位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我的话音刚落,曾文山就不动声色地放下茶杯,那轻微的声响在安静的会议室中格外刺耳。

这是一场无声的宣战。作为新任县委书记,我清楚地知道,要想打破这个县多年形成的利益格局,就必须掌握人事任免权。而曾文山作为在这个县待了十五年的老政协主席,显然对我这个"空降兵"不太友好。

会议结束后,县委办主任赵明追上我,小声说:"书记,您可能不知道,您要调整的那几个位置,都是曾主席的人。"

我心里一沉。难怪曾文山反应那么大。不过既然已经开弓,就没有回头箭。我对赵明说:"按程序走,我会亲自跟曾主席沟通。"

当晚,我翻看着县里各部门的人事档案,越看越心惊。这个小县城的权力网络竟如此盘根错节,曾文山经过十几年布局,几乎掌控了县里大半的关键岗位。我的前任虽是县委书记,但在人事上几乎没有多少实权。

午夜时分,一通电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是县政法委书记王建国,语气急促:"书记,不好了,县环保局刚刚被举报大量材料送到了市纪委,举报人点名是您授意的!"

我愣住了。环保局长是我计划调整的第一个人,这事还没正式启动,怎么就被举报了?更荒谬的是,为什么会扯上我?

挂了电话,我的手机又亮了起来,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新来的书记,最好别碰不该碰的事,否则县里的水有多深你会知道的。"

看来,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次日一早,我直接去了曾文山家。他正在院子里练太极,看到我时微微一愣,随即恢复了温和的笑容:"林书记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啊。"

"曾主席,我们谈谈。"我开门见山。

曾文山请我进屋,他的妻子端上茶就识趣地离开了。茶几上摆着一盘精致的点心,看得出是精心准备的。

"林书记,昨天的提议我觉得有些仓促。"他慢条斯理地说,"县里的情况复杂,很多干部都是多年积累的经验,贸然调整,恐怕会影响工作稳定性。"

我没有绕弯子:"曾主席,调整是必要的。至于环保局的事,我希望不是您授意的。"

他脸色微变,随即恢复平静:"林书记言重了。我曾文山在县里这么多年,最讲规矩。至于举报信,现在网络发达,谁知道是谁发的呢?"

正说着,他的手机响了。他接起电话,神色立刻变得异常柔和:"好的,晚上我一定到。"挂了电话后,他对我笑笑:"市委王书记邀请我今晚小聚,林书记要不要一起?"

这是在向我展示他的人脉关系。市委王书记是他的老领导,两人关系密切是众所周知的事。

我站起身:"不必了,我还有工作要处理。曾主席,希望我们能和谐共事,为县里发展出力,而不是内耗。"

离开曾文山家,我心里很清楚,这场较量不会轻易结束。当天下午,我做了两件事:一是加快人事调整方案的制定;二是秘密约见了市纪委的老朋友,了解环保局被举报的详情。

晚上,我正在办公室加班,突然接到一通陌生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个女人,声音有些颤抖:"林书记,我是环保局办公室主任李梅,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您,但不能在电话里说。"

我约她在办公室见面。半小时后,李梅匆匆赶来,她神色慌张,递给我一个U盘:"这里面有曾主席和环保局长合作的所有证据,包括他们是如何操控环评项目、收受贿赂的详细记录。"

"为什么给我这些?"我警惕地问。

李梅苦笑:"因为我丈夫就是被他们陷害进去的原环保局副局长。他们利用完我丈夫就把他送进了监狱。林书记,您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

接过U盘,我开始审视这场角力的真正方向。看来,这不仅是一场人事调整的较量,更可能是一场反腐败的硬仗。

我让李梅先离开,自己则连夜查看了U盘内容。证据确实详实,但我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如果李梅说的是真的,那么这些年来,曾文山已经在县里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网络。我这个新来的县委书记,想要撼动这个网络,无异于蚍蜉撼树。

但我不是没有准备。调任前,市委书记找我谈话时就明确表示,要我好好"清理"这个县的政治生态。只是没想到,阻力会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

夜深人静,我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县城的万家灯火,心中暗暗做了决定:既然曾文山敢明里暗里对抗组织决定,那我就要让他知道,新一届县委班子的决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