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凭什么把所有房产都给儿子,就给我3万块钱!十六年的付出就值这么点钱吗?"我站在婆婆的病床前,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
病床上的老人虽然面色苍白,却固执地看着我:"房子是留给儿子的,你只能拿这3万块。"

周围的亲戚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似乎我是个贪图婆家财产的恶媳妇。

"林淑芬,你还要点脸吗?婆婆把儿子养大不容易,房子留给儿子天经地义!"小姑子冷笑着说。

婆婆艰难地从枕头下取出一张银行卡,虚弱地说:"你去银行取了钱就明白了..."



01

十六年前,我刚嫁入林家时,对婆婆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妈,以后您就是我的亲妈了。"

那时婆婆还是个精神矍铄的六十岁老太太,她笑着拍了拍我的手:"好媳妇,以后就靠你照顾我儿子了。"

婚礼当天,婆婆送了我一对金手镯,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她大声宣布:"这是我婆婆传给我的,现在我传给我儿媳妇,我们林家的传统。"

那一刻,我心里满是感动和对未来的憧憬。林家在县城有些名气,公公是退休教授,婆婆是退休会计。我和丈夫林国强都是普通工薪阶层,刚结婚时租住在城西的小区里。

婚后第三年,公公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了。丈夫是独子,婆婆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显得冷清又不便。经过家庭会议,我们决定接婆婆到我们的小两居一起住。

"妈,您就把老房子出租吧,租金可以补贴家用。"丈夫提议道。

婆婆点点头:"那套房子是你爸留下的,早晚是你的。租出去也好,还能有点收入。"

起初的同住生活还算和谐。我白天上班,晚上回来做饭洗衣,婆婆则负责打扫卫生和照看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小林。虽然有些小摩擦,但总体来说,我们的相处还算融洽。

然而,好景不长。婆婆65岁那年,突发脑溢血,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医生,我妈妈情况怎么样?"丈夫焦急地问。

医生摇摇头:"病人情况不太乐观,脑部受损严重,即使救回来,以后也需要长期护理。"

那晚,我和丈夫在医院走廊上彻夜长谈。

"老婆,我知道照顾一个半身不遂的老人很辛苦,但她是我妈..."丈夫眼中含着泪水。

我握住他的手:"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妈的。"

婆婆出院那天,医生叮嘱我们:"老人家这种情况,需要专人照顾,定时翻身,防止褥疮。吃饭、如厕都需要人帮忙。"

那一刻,我知道我的生活将彻底改变。但我没想到,这一照顾,就是十六年。

02

婆婆出院回家后,病情比预想的要严重。她左侧身体完全瘫痪,说话含糊不清,吞咽功能减弱,一开始甚至连最基本的进食都有困难。

"来,妈,慢慢吃,不着急。"我一勺一勺地喂她流食,常常一顿饭要花上一个多小时。

"唔...唔..."婆婆挣扎着想表达什么,却只能发出含糊的音节。

起初的几个月,是最艰难的时期。我必须学会给婆婆翻身、拍背、擦洗身体、更换尿不湿。每天晚上,我都要起来两三次,查看婆婆的情况,帮她翻身或者更换尿不湿。

我的工作也因此受到影响。原本在一家公司做行政的我,不得不辞职,找了一份可以在家办公的文员工作,收入只有原来的一半多一点。

"老婆,辛苦你了。"丈夫心疼地说,"要不我们请个护工吧?"

我摇摇头:"护工一个月至少三四千,我们家现在这条件,哪请得起啊。再说了,外人哪有自家人照顾得细心。"

婆婆的医药费如流水般支出。我们的积蓄很快见底,丈夫不得不开始接一些夜班和加班来增加收入。



"国强,你也要注意身体啊,别累垮了。"我心疼地看着每天疲惫不堪的丈夫。

他苦笑一下:"没办法,总不能看着妈没钱治病吧。"

渐渐地,丈夫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的交流也越来越少。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而我则全身心投入到照顾婆婆的日常中。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婆婆的情况时好时坏,有时能坐起来说几句清晰的话,有时却完全卧床不起。

"妈,吃完这个药,对您的血压有好处。"我耐心地哄着婆婆吃药。

婆婆却突然把药片吐了出来:"不吃...不吃...难吃..."

这种情况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有时候,我不免感到疲惫和委屈。特别是当我看到同龄人出去旅游、聚会的照片时,内心的落差感尤为强烈。

"媳妇,这药怎么这么苦啊?"婆婆难得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我赶紧递上蜂蜜水:"妈,您先把药吃了,再喝点蜂蜜水,就不苦了。"

婆婆眼中闪过一丝感激,随后又恢复了往常的麻木表情。

03

照顾婆婆的第五年,我发现自己的头发开始大把大把地掉落,镜子里的自己憔悴不堪,眼角的皱纹和浓重的黑眼圈让我一度不敢直视镜中的自己。

那年春节,小姑子一家回来探望婆婆。

"二嫂,你怎么像老了十岁一样?"小姑子上下打量着我。

我勉强笑了笑:"照顾老人嘛,总是有点辛苦的。"

"我看啊,是你照顾不周到。我妈住在你家这么多年,怎么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小姑子意有所指地说。

我一时语塞,心里却翻江倒海。每天给婆婆翻身、喂饭、洗澡、量血压、按时吃药...我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照顾她身上,却还要被指责"照顾不周"。

丈夫站出来打圆场:"妹妹,你这话就不对了。你嫂子照顾妈这么多年,任劳任怨,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小姑子撇撇嘴:"我就是随便说说。不过二哥,你们是不是该考虑给妈换个环境了?我看她在你们家,精神状态不太好。"



晚上,等小姑子一家离开后,我和丈夫躺在床上,都陷入了沉默。

"老婆,你...还能坚持吗?"丈夫小心翼翼地问。

我转过身,背对着他:"你妹妹说得对,也许我真的照顾得不够好。"

丈夫叹了口气,伸手想抱住我,却发现我们之间仿佛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墙。

第二天一早,我依旧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帮婆婆擦身、换衣服、准备早餐...这些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如同呼吸一般自然。

"妈,今天感觉怎么样?"我一边帮婆婆梳头,一边问道。

婆婆含糊地应了一声,眼睛看向窗外的天空。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照顾她不仅是责任,更是我对这个家的坚守。无论外人怎么看,我都会尽我所能,给婆婆最好的照料。

岁月如梭,转眼间,我照顾婆婆已经十年有余。这期间,我们搬了两次家,从小两居换到了三室一厅,条件稍微好了一些。丈夫的事业也步入正轨,虽然依旧忙碌,但至少不用再为钱发愁。

婆婆的身体状况时好时坏,有几次甚至住进了重症监护室。每一次,我都守在病房外,祈祷她能平安度过难关。

04

"淑芬,这么多年,辛苦你了。"在婆婆七十五岁生日那天,她难得清醒地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正在切蛋糕的手顿了一下,眼眶不由得湿润了:"妈,您别这么说,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

婆婆摇摇头:"不是每个媳妇都能像你这样...国强有福气..."

那一刻,我感到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婆婆的一句肯定,比什么都珍贵。

然而,好景不长。去年冬天,婆婆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医生告诉我们,她的肺部感染严重,再加上年龄大了,恐怕...

"妈,您一定要挺住啊!"我紧握着婆婆的手,泪流满面。

"二嫂,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妈的房子吧?"小姑子冷不丁地说了一句。

我愕然抬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小姑子冷笑一声:"别装了,照顾我妈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她名下的几套房子吗?"

我气得浑身发抖:"你..."

就在这时,病床上的婆婆突然咳嗽起来,打断了我们的争执。

"别吵了..."婆婆虚弱地说,"我的事,我自己做主。"

当天晚上,婆婆让丈夫叫来了律师,当着全家人的面立了遗嘱。

"我名下的三套房产,全部给我儿子林国强。"律师宣读道,"给我儿媳林淑芬现金3万元,作为这些年照顾我的感谢。"

听到这个决定,我如遭雷击。十六年如一日的照顾,换来的却只是区区3万元。而那三套房产,保守估计也值几百万了。

"妈,您..."我想说什么,却被婆婆打断。

"淑芬,这是我的决定。"婆婆的眼神坚定而复杂。

小姑子在一旁露出了胜利的笑容:"二嫂,我妈做得对吧?毕竟房子留在自家人手里才放心。"

我没有回应,只是默默地走出了病房。丈夫追了出来,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老婆,我..."他欲言又止。

我摆摆手:"没关系,是我想多了。"

回家的路上,车内一片沉默。十六年来,我几乎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这个家,换来的却是如此结局。



"对不起..."丈夫终于开口,"我妈她可能..."

"不用解释了。"我打断他,"这是她的决定,我尊重。"

那晚,我躺在床上,回想着这十六年的点点滴滴。婆婆病发时的无助、半夜里的呻吟、吃药时的挣扎、洗澡时的尴尬...每一幕都历历在目。我不是圣人,有时也会感到厌烦和委屈,但从未想过放弃。

因为在我心里,她早已不只是婆婆,更像是我的亲人。

一个月后,婆婆的病情进一步恶化,被转入了重症监护室。

"医生,我妈妈还有多长时间?"丈夫哽咽着问。

医生摇摇头:"随时都有可能..."

我站在ICU外,透过玻璃窗看着里面插满管子的婆婆,心如刀绞。无论她的决定如何伤人,此刻我只希望她能减少痛苦。

第三天清晨,婆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淑芬,这是我妈生前让我交给你的。"丈夫红着眼睛,递给我一张银行卡,"密码是你的生日。"

我接过银行卡,心中百感交集。这就是那3万块钱吧,十六年的付出,最终换来的"谢意"。

"谢谢。"我机械地道谢,将卡放进了钱包。

婆婆的葬礼很简单,按照她生前的要求,没有大操大办。亲朋好友来了不少,都对我这个"模范儿媳"赞不绝口。

"淑芬啊,你照顾老人家这么多年,真是难为你了。"邻居王阿姨拍着我的肩膀说。

我勉强笑笑:"应该的。"

小姑子则在一旁和亲戚们窃窃私语,不时传来几声轻笑。我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一个伺候了婆婆十六年,却只得到3万块钱的傻媳妇。

葬礼结束后的第三天,我决定去银行取出那3万块钱。

银行大厅里人来人往,我排在长队的最后,手里紧握着那张银行卡。

"下一位。"服务台的工作人员招呼道。

我走上前,将卡和身份证递了过去:"你好,我想查询一下这张卡的余额,然后全部取出。"

工作人员接过卡,在电脑上操作起来:"请稍等。"

我的心跳不知为何加速了。这钱虽然不多,但毕竟是婆婆留给我的最后心意。

"林女士,请问您确定要取出全部金额吗?"工作人员抬头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异样。

我点点头:"是的,全部取出。"

"好的,请您稍等。"她拿起电话,似乎在和什么人确认。

我有些疑惑,取个钱还需要打电话确认?

几分钟后,一位穿着正装的男性工作人员走了过来:"林女士,您好,我是这里的副经理。"



"有什么问题吗?"我紧张地问。

副经理:"关于您要取的这笔钱..."

我打断他:"就是那3万块,有什么问题吗?"

陈经理的表情有些古怪:"林女士,恕我直言,这张卡里的金额..."

我心中突然涌起一股不安:"怎么了?难道不足3万吗?"

他摇摇头,推过来一张打印出来的账户明细:"您自己看吧。"

我低头看向那张纸,瞬间如遭雷击,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这...这不可能!一定是搞错了!"我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