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航空航天学会系列科普活动点亮莞邑少年飞天梦
为深耕空天科技教育土壤,播种青少年航天梦想,5月12日至13日,广东省航空航天学会联合广东科技报社,邀请著名航天专家闻新教授走进东莞市四所学校,开展“人类飞天之旅”主题科普讲座。四场沉浸式科学盛宴横跨周末,惠及近两千名师生,以航天精神为笔,在少年心中勾勒出璀璨的宇宙蓝图。
此次系列航空航天科普讲座走进多所学校,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航天梦想的种子,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的热情。这些活动不仅普及了航空航天知识,更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航天精神的伟大内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坚韧不拔。正如闻新在各校寄语中所言:“今天的科普课堂,或许就是明天的航天起点。”当越来越多青少年将目光投向浩瀚星空,中国航天的未来,正孕育在这些充满好奇的眼眸与敢于梦想的心田之中。
▲闻新耐心为学生答疑解惑
东莞市东城第六小学
解码飞天密码,立下鸿鹄之志
5月12日上午,东莞市东城第六小学阶梯教室座无虚席。闻新以“航空”“航天”“航宇”的概念辨析为起点,通过“钱学森六次改行”的传奇经历,向六年级学子诠释科学家的使命担当。从火箭推进原理到“两弹一星”伟业,从载人航天壮举到月球探测成就,闻新用案例拆解飞天奥秘。当讲到中国航天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互动环节中,学生们围绕“火星移民”“太空电梯”等前沿话题踊跃提问,闻新笑称“你们的问题比火箭推进剂更有爆发力”,深入浅出的解答让科学种子在思辨中生根。
▲东莞市东城第六小学的同学们踊跃提问
据悉,东莞市东城第六小学近期荣获“全国航空特色学校”称号。这是学校继获评“广东省航空航天特色学校”及“广东省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先进工作单位”后,在航空特色教育领域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学校在基础教育阶段航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实现里程碑式跨越。
东莞市东城第五小学
科技节航天奇遇,点燃创新火种
5月12日下午,东莞市东城第五小学科技节迎来“航天专场”。闻新借助珍贵历史影像,重现钱学森归国时的行李箱、东方红一号卫星模型等“航天信物”,带领四年级学生穿越时空,感受“一张白纸画最新最美图画”的创业艰辛。当屏幕播放神舟飞船发射倒计时时,全场师生自发齐呼“5、4、3……”,沉浸式体验航天任务的紧张震撼。该校薛志鹏主任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和·创”教育理念下构建“航天+科创”校本课程,让科技节的“星星之火”转化为常态化科普的“燎原之势”。
▲东莞市东城第五小学的学生聚精会神听讲座
东莞市东城外国语小学
报告厅变身“太空舱”,小航天员对话大科学家
5月13日上午,东莞市东城外国语小学报告厅幻化为璀璨“星河”,二、五年级学生佩戴自制航天帽,以“小航天员”的身份迎接闻新。讲座从万户飞天的悲壮传说切入,串联起开普勒行星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等科学基石,当讲到东方红一号划破天际的历史瞬间,孩子们眼中闪耀着自豪的光芒。最令人难忘的是“银河问答”环节,“黑洞能被飞船穿越吗”“外星人真的存在吗”等充满童趣的提问层出不穷,闻新以“科学需要想象力,但更需要实证精神”巧妙回应,该校莫美妹副校长寄语学子:“愿你们既有仰望星空的浪漫,更有脚踏实地的坚持。”
▲东莞市东城外国语小学的学生代表向闻新(右)献花
▲东莞市东城外国语小学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东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奇妙太空之旅,激发探索热情
5月13日下午,闻新走进东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类飞天之旅”科普讲座,现场化作欢乐的科学实验室。
▲闻新在东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演讲
闻新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引人入胜的故事,串联起航空航天知识,从航空航天概念、飞天原理、航天员、未来航天以及制作外星人飞船等多个方面展开讲解。在讲解概念时,他通过有趣的提问互动,让同学们加深理解;介绍飞天原理时,提到伽利略和开普勒两位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并展示开普勒的信件,让同学们对飞天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闻新的专业解答让大家对航空航天知识有了更直观地感受。讲座结束后,学生代表向闻新献上鲜花,表达诚挚谢意。
文图素材来源 | 东莞市东城第六小学、东莞市东城第五小学、东莞市东城外国语小学、东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编辑 | 董敏炜
审核 | 冯海波 刘肖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