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孔泽思 每经编辑:文多
近期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后,外贸和航运市场应声而动,美线航运出现一波“抢运潮”。集装箱市场也迅速受到影响,据央视新闻,贸易追踪机构“Vizion”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和中国互降关税之后,在美国下单的、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据Vizion战略业务发展副总裁本·特雷西表示,截至5月5日的7天里,平均预订量为5709个标准集装箱,而截至5月14日的7天里,平均预订量飙升277%至2.15万个标准集装箱。
5月15日下午,全球第一大集装箱制造企业——中集集团(SZ000039)在深圳总部举行了2024年度股东大会。在股东大会交流环节,公司董事长麦伯良频频回应热点问题,他多次提到“信心”“乐观”等词,并表示中集集团对外部波动始终做了准备。
股东大会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麦伯良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美互降关税之后,也出现了“抢出口”现象,这预计会消化大量集装箱库存,短时间内会在新订单量方面带来利好。“(对于)未来,目前我们还不好判断,但我们做好了各种预案,随时能应对局势变化。”麦伯良表示。
麦伯良还表示,公司业务受关税变化的直接影响较小,公司直接从国内出口美国的产品在营收中占比很低。由于去年集装箱制造业务产销量创下新高,今年整体标准干箱需求应该会有所下滑,相对而言,目前其他箱型表现则更好。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4年,中集集团营业收入创下新高,达到1776.64亿元,同比增长39.01%,归母净利润达29.72亿元,同比增长605.60%。2025年一季度,中集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60.2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44亿元,再次实现同比增长。
中集集团总裁高翔分析,今年一季度集装箱业务同比实现增长,标准箱尤其是冷箱、常规特种箱的销量均有增长,中集安瑞科(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是集团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主要经营主体)、海洋工程等板块的业务也表现较好。
2024年,中集集团海洋工程业务分部营业收入为165.56亿元,净盈利首次实现了扭亏,为2.24亿元。该板块业务主要包括FPSO(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LNG(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等油气装备、海上风电装备以及滚装船等特种船舶的制造。
麦伯良表示,经过多年努力,公司的海洋工程业务已经取得很大突破,能够建造的最大FPSO价值超过40亿美元,能力位居全球前列。“目前公司这一板块手持订单约63亿美元,基本上满足两到三年的生产需求⋯⋯未来我们还是会聚焦海工高端领域。”麦伯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