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西来宾武宣县东乡镇积极探索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新模式,在莫村启动数字乡村治理平台试点,以“一屏守平安、一码解民忧、一网促共治”为目标,将智慧治理的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和家家户户。今年一季度,该镇接到群众反映“五事”47件,全部获得解决,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
过去,村民办理事务大多依赖线下,不仅手续繁琐、效率不高,而且信息反馈链条长、响应周期慢,治理成本高。如今,依托中国电信的数字乡村治理平台,武宣分公司融合镇情村情定制开发“东乡码上报”功能服务,群众通过微信“扫码”即可以通过语音、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反映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急难事、期盼事,村级网格员和镇级管理员可通过数字乡村治理平台第一时间收集、反馈、分派和处理群众意见问题,真正做到“问题随手报,处置无死角”。
东乡镇工作人员在后台查看群众上报问题。刘嘉欣摄
在莫村,一起桉树林火灾导致的赔偿纠纷问题曾让村民梁某焦头烂额。通过扫码上报后,系统第一时间推送问题至村网格员和镇综治中心,两级力量迅速联合开展调查取证,仅用3个工作日便完成责任划分与赔偿协调,彻底解决了困扰多日的烦心事。“扫码当天就有干部联系我,赔偿也谈好了,既不跑冤枉路,也不怕没人管。”村民非常认可这种新模式。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全镇已接入1399个视频监控探头与2路高空球机探头,监控覆盖全镇90%以上区域,24小时智能预警能精准识别火灾、危险水域、河道水位等风险,为在全镇推动数字乡村治理奠定了基础。
东乡镇社会治理综合智慧中心乡村治理平台智慧大屏。刘嘉欣摄
在东乡镇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一块智慧大屏实时展示辖区人口分布、治安态势、网格服务情况和群众诉求办理进度。干部只需动动鼠标,就能调取村情动态、网格信息、视频图像和上报记录,实现村级治理“可看、可管、可控”。除“东乡码上报”外,数字乡村治理平台还整合了“一张图”、进度排名、全科网格、基层助手、五事共治、内容发布、运行支撑、智慧党建等多功能模块,提升基层干部管理效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数字化让基层治理更精准、服务更便捷。”东乡镇党委书记吴海伦表示,通过“东乡码上报”构建起问题发现、收集、处置、反馈的完整链条,解决了基层“看得见管不了、管得了推不动”的难题,通过科技赋能,既提升治理效能,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实现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中国电信武宣分公司对该平台的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和系统运维,组建“1+3”服务团队(1个县公司专班+3个乡镇服务站),派驻该镇梳理业务流程、采集底图信息、开展干部培训,确保系统建得起来、用得顺手、管得高效。下一步,平台还将引入AI语义分析与数字档案管理功能,持续提升智能治理能力,服务更多乡村场景。
从“跑断腿”到“扫码报”,从“人盯人”到“系统盯”,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东乡码上报”既守住了平安底线,又解决了民生诉求,更激活了治理活力,让东乡镇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子。(韦发伟、张建健、陆虹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