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海首个法治化营商环境生态司法创新基地在徐汇区漕河泾开发区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徐汇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融合发展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仪式上,上海铁路运输法院与区司法局、区生态环境局、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共同签署《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生态司法创新基地合作备忘录》。这一举措,是司法实践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的生动写照,也预示着徐汇将依托法治框架,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全新路径。


据了解,此前,区司法局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妥善化解了一批涉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行政争议,助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接下来,区司法局将以法治化营商环境生态司法创新基地成立为新起点,与上铁法院、生态环境局加强通力合作,共同建立包容审慎监管、绿色低碳转型、研讨培训、法治宣传等机制,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环保责任。同时,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涉企环境资源纠纷源头预防、就地化解,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此外,坚持将行政复议融入营商生态,定期在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开展复议入园区、进企业活动,重点就环境保护领域的争议开展法治宣传,引导企业通过行政复议渠道化解环保行政争议,并参与涉企环保争议疑难问题研讨。

当天还举办了座谈交流,虹梅街道、区司法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人民检察院、上海铁路运输法院、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代表纷纷表达对基地的高度认可。


徐汇区人大代表现场点评道,此次揭牌的基地将生态治理与营商环境建设统筹推进,一方面以精准指导划定企业环保红线,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清单,让守法企业能够心无旁骛地发展壮大;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异地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碳汇认购等多元化修复机制,让破坏者转变为修复者,真正实现“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基地的成立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生态司法领域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不仅标志着多元共治的生态司法体系迈入新阶段,更为徐汇区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城市治理样本注入强劲动能。

供稿:行政复议科 章佳玲

编辑:张跃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