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妈,您别这么费心,带这么多东西干啥,显得我们都不会照顾孩子似的。"儿媳周玲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
刘兰珍握着手机,心中五味杂陈。
孙子出生整整三个月了,她这个当奶奶的却一直没能见到,如今好不容易攒够了探望礼钱,却被儿媳嫌弃"多管闲事"。
她看着枕头下那个装着十万块钱的信封,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这次一定要去看看自己的小孙子,哪怕再多的阻碍,也阻挡不了一个奶奶对孙子的那份爱。
清晨六点,窗外的天空还带着一丝薄雾,农村的露珠沾湿了小院里的青菜叶。
刘兰珍已经起床收拾行李。
自从老伴走后,这个年过六旬的农村老太太就一个人过日子。
虽然日子清苦,但她把二十年的积蓄和卖掉老房子的钱存在了银行,就是为了给儿子儿媳一个惊喜。
"兰珍,这么早就出门啊?"隔壁的张大娘探出头来,好奇地问道。
刘兰珍系着头巾,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笑容:"可不是嘛,我要去省城看孙子了!"
"哟,你那小孙子都三个多月了吧,可算让你去见见了!"张大娘笑呵呵地说,"带啥礼物没有?"
刘兰珍拍了拍自己的布包,神秘地笑着:"那肯定得带点,这是头一次见孙子呢!"
长途汽车上,刘兰珍一路上都紧张又兴奋。
她把装有十万块现金的信封紧紧揣在贴身口袋里,生怕丢失。
这可是她这辈子攒下的所有积蓄,为的就是看到孙子开心的笑脸,也希望能帮儿子减轻一点生活的负担。
"我儿子有出息,大学毕业后留在省城工作,娶了城里的媳妇,现在又有了孙子。"刘兰珍心里美滋滋地想着,"这辈子就这一个儿子,再苦再累都值得。"
当汽车驶入繁华的省城,刘兰珍感到一丝陌生和不安。
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水马龙的街道与她生活了一辈子的宁静乡村形成了鲜明对比。
她小心翼翼地按照儿子发给她的地址,坐上了公交车,又转了一趟地铁,才来到儿子所在的高档小区门口。
"妈!您可算来了!"刘明站在小区门口,看到母亲的身影,快步迎了上来。
刘兰珍看着儿子西装革履的样子,心里满是骄傲:"儿子,妈没给你添麻烦吧?"
"哪能啊,就是您这一路上辛苦了。"刘明接过母亲手中的行李,脸上的表情却有些复杂,"那个...妈,我得提前跟您说一下,今天亲家母也在家里,您见了面客气点。"
刘兰珍连忙点头:"知道,知道,我懂规矩。"
电梯一路上升到了25楼,刘兰珍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这是她第一次见儿媳的父母,也是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小孙子,她希望一切都能顺顺利利的。
一进门,刘兰珍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宽敞明亮的客厅,簇新的真皮沙发,闪亮的水晶吊灯,甚至连地板都光可鉴人。这哪里是普通人家,分明就是电视剧里才能看到的豪宅。
"妈,您来啦。"儿媳周玲从卧室里走出来,手里抱着一个小婴儿。她穿着一件淡蓝色的连衣裙,头发整齐地盘在脑后,看起来知性优雅。
"是啊,可算来了!"刘兰珍激动地走上前,目光全部集中在那个小婴儿身上,"这就是我的小孙子吗?真可爱啊!"
"妈,这是我妈,您叫她周妈妈就行。"周玲指了指坐在沙发上的一位妇人,她穿着考究,手腕上戴着一块看起来价值不菲的手表。
"周...周妈妈好,我是刘兰珍,刘明的妈妈。"刘兰珍有些拘谨地打招呼。
周母只是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很淡:"哦,你好。"
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尴尬。刘兰珍局促地站在客厅中央,不知道该坐在哪里才好。
"妈,您先坐会儿,我去给您倒杯水。"刘明察觉到母亲的不自在,赶紧说道。
刘兰珍小心翼翼地坐在沙发最边上的位置,双手紧紧地放在膝盖上。她看着儿媳怀里的小孙子,忍不住伸出手:"我...我能抱抱他吗?"
周玲犹豫了一下,把孩子递给了她:"妈,您小心点啊,他刚睡醒。对了,您洗手了吗?"
"洗了洗了,上车前就洗过了。"刘兰珍接过小孙子,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哎呀,真像他爸爸小时候,这眼睛水汪汪的,太可爱了!"
"我看不像,明明更像我们周家人。"周母突然插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
刘兰珍笑容一滞,但很快又恢复了:"是啊是啊,像周家也好,聪明伶俐的。"
此时,周父也从书房走了出来。他是一个看起来很威严的中年男子,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尽管是在家里也保持着一副商人的派头。
"哦,这位就是明明的母亲吧,幸会幸会。"周父客套地打了个招呼,但眼神却在刘兰珍的朴素衣着上扫过,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
午饭时间很快到了。刘兰珍本以为会有一桌丰盛的饭菜,毕竟是第一次见面,还有她这个奶奶第一次来看孙子。
可令她意外的是,周母只是随意地炒了三个菜:一盘青菜,一盘炒鸡蛋,还有一盘土豆丝。
"不好意思啊,今天准备得简单了点,我们平时就吃这么简单。"周母一边说着,一边用公筷给每个人碗里夹了一点菜。
刘兰珍连忙说:"挺好的挺好的,家常便饭最健康了。"
"是啊,我们也不兴那些繁文缛节,能吃饱就行。"周父边说边拿起筷子,但眼神却不自然地瞟向刘兰珍。
刘明和周玲坐在一旁,像是有些尴尬,但也没有说什么。
饭桌上,谈话十分有限。周父主要询问刘明工作上的事情,周母则时不时地提及他们之前去国外旅游的见闻。
刘兰珍只是安静地吃着碗里的饭,偶尔回答一两个简单的问题。不过,再寡淡的饭菜也掩饰不了她想见孙子的喜悦。
饭后,刘兰珍主动起身收拾碗筷:"我来洗吧,你们忙了一上午了。"
"不用了,有保姆会来处理。"周母淡淡地说,"您是客人,坐着就好。"
虽然嘴上说着客气话,但刘兰珍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隔阂。
她忽然想起了自己带来的礼物,便从行李中取出几包家乡特产:"这是我们那儿的特产,不值钱,但都是纯天然的,给孩子和你们尝尝。"
周母看了一眼那些土特产,勉强笑了笑:"谢谢,有心了。"然后随手放在了一旁,显然没有要打开的意思。
下午,趁着周父周母出去散步的机会,刘兰珍终于有机会和儿子单独谈谈。
"儿子,这房子真不错,够大够亮堂。"刘兰珍环顾四周赞叹道。
刘明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妈,这房子可不便宜。"
"我知道,我知道。"刘兰珍从贴身口袋里掏出那个装有十万元的信封,"这是妈这些年的积蓄,还有卖老房子的钱,一共十万块。你拿去用吧,当是我给孙子的见面礼,也能帮你减轻点负担。"
刘明看着那厚厚的信封,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妈...这...这太多了,我不能要啊!"
"拿着吧,妈一辈子就你这么一个儿子,钱攒着也是攒着,不如给你们用。你们的日子过好了,妈心里也高兴。"刘兰珍眼含泪水,把信封塞到儿子手里。
犹豫再三,刘明最终收下了这笔钱:"妈,您真是...我..."
"行了,别说这些。"刘兰珍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对了,那个...你岳父岳母好像对我..."
刘明叹了口气:"妈,您别往心里去。他们家条件一直很好,可能..."
话还没说完,周玲抱着孩子回来了,刘明立刻住了嘴。刘兰珍明白儿子的难处,也不再多说什么。
当天晚上,周家又安排了一顿简单的晚餐。几个素菜,一碗米饭。餐桌上的气氛仍然有些僵硬。
"听说你是农村来的?种地辛苦吧?"周父突然问道。
刘兰珍点点头:"是啊,辛苦了一辈子,但也习惯了。"
"现在农村应该比以前好多了吧,听说国家政策不错。"周母接话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高高在上。
"是要好多了。"刘兰珍简单地回答,不想多谈这个话题。
晚饭后,刘兰珍被安排住在了客房。
这个房间虽然整洁,但明显不如主卧和婴儿房那么精心布置。躺在床上,刘兰珍回想着这一天的经历,心中百感交集。
虽然见到了可爱的孙子,但亲家的态度和那简单到令人尴尬的接待,让她感到一种隐隐的失落。
"可能是我想多了,毕竟城里人的习惯和咱们农村不一样。"刘兰珍安慰自己,很快便在疲惫中睡去。
第二天早晨,刘兰珍早早起床,想帮忙做早餐,却发现厨房已经被周母占据。
"您歇着吧,我来就行。"周母的话听起来是客气,却透着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
刘兰珍只好退到一旁,看着周母熟练地准备着早餐。一份西式早餐:面包、牛奶、煎蛋,与她习惯的稀饭小菜截然不同。
这一天的时间过得异常缓慢。
虽然刘兰珍可以抱抱孙子,但大部分时间,孩子都被周母或保姆照顾着。
刘兰珍想要多帮忙,却总是被礼貌地婉拒。
"妈,您坐着就行,他们有经验。"周玲这样说道,言下之意是刘兰珍不懂得如何照顾现代城市里的婴儿。
刘兰珍只能默默坐在一旁,看着别人照顾自己的孙子,心里泛起阵阵酸楚。
"我带了点布,想给孙子做双小鞋子,不知道..."刘兰珍小心翼翼地提出建议。
周母立刻皱起眉头:"现在都用买的,手工的不卫生,而且样式也老土。"
这话像针一样刺进刘兰珍的心里。她把准备好的布料默默收了起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也是,现在的东西确实比手工的好。"
接下来的几天,刘兰珍愈发感觉自己像个多余的人。
儿子白天要上班,儿媳和婆婆有自己的圈子,她就像一个隐形人,除了看看孙子,几乎没人跟她交流。
一天下午,刘明不在家,周玲和周母带着孩子去了妇幼保健院做检查。
刘兰珍主动提出帮忙打扫卫生,却被告知保姆每周都会来做清洁。无所事事的她,只好在家中漫无目的地走动。
走进儿子和儿媳的卧室,刘兰珍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整个卧室装饰得如同五星级酒店,床上铺着看起来就价值不菲的丝绸被套,梳妆台上摆满了各种高档化妆品和首饰。
墙上挂着几张照片,是儿子一家三口在马尔代夫度假的照片,照片上的周玲戴着巨大的墨镜和闪亮的钻石项链,看起来奢华至极。
刘兰珍的心猛地一沉。儿子每月要还九千块的房贷,却还能去国外度假?儿媳买得起这么多名牌包包和化妆品?这与儿子告诉她的"生活拮据"完全不符。
更让她心痛的是,书桌抽屉里无意中发现的一张房贷账单。
上面清清楚楚地显示,这笔房贷是以刘兰珍的名义办理的,每月的还款也是从她的账户自动扣除的。这意味着,那九千块钱的房贷,一直是她在偷偷支付,而不是儿子自己。
"这...这怎么可能?"刘兰珍双腿发软,跌坐在床边。
她想起每个月固定从自己账户消失的钱,儿子总是说那是帮她理财投资。原来,她一直被蒙在鼓里,成了儿子房贷的"提款机"。
心乱如麻的刘兰珍继续翻找着,想找到更多真相。
在衣柜的角落里,她发现了一个精美的礼盒,里面装着一条看起来价值不菲的钻石项链,旁边是一张卡片,上面写着:"送给最爱的妈妈,祝生日快乐!"卡片署名是刘明和周玲。
刘兰珍心如刀绞。周母的生日礼物如此昂贵,而自己生日时,儿子只是打个电话,偶尔寄来一些便宜的保健品。
正当她陷入痛苦的思绪中,外面传来了开门声。刘兰珍赶紧把东西放回原处,悄悄走出卧室。
晚餐时分,周父突然宣布了一个消息:"明天我们全家要去我朋友的别墅聚会,你们都准备一下。"
刘明和周玲显得很兴奋,周母则开始讨论要穿什么衣服才合适。刘兰珍坐在一旁,明白"全家"中并不包括她。
"那个...我明天就回老家了。"刘兰珍轻声说道,"在这儿住了快一周了,也该回去了。"
餐桌上安静了一瞬,然后周母点点头:"也好,您回去休息休息。这几天照顾孩子也辛苦了。"
刘明有些尴尬:"妈,您再多住几天吧?"
刘兰珍摇摇头:"不了,家里还有点事要处理。而且..."她顿了顿,努力保持平静,"我看你们生活挺好的,我也放心了。"
晚上,刘兰珍独自一人整理行李,心中的失落感越来越强烈。突然,她听到客厅里传来儿子和儿媳的谈话声。
"你妈真是的,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带那么多土特产,看起来多寒酸啊。"周玲的声音中带着嘲笑。
"我也没办法,她一辈子没出过远门,不懂这些。"刘明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她打算什么时候走啊?我妈都快受不了了,说她身上有股土味,整天想帮忙又帮不上。"
"明天就走了,你再忍忍吧。"
"对了,她给的那十万块,我们用来买那辆车怎么样?反正房贷她一直在帮我们还。"
"嘘,小声点,被她听到就不好了。"
刘兰珍站在房门后,泪水无声地滑落。她这才明白,自己在儿子和儿媳眼中,不过是一个土里土气的农村老太太,一个可以随意利用的"钱袋子"。
那天晚上,刘兰珍几乎没有合眼。
她躺在床上,回想着这些年来自己的付出和得到的回报,心如刀绞。天蒙蒙亮时,她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第二天早上,刘兰珍早早地起床,收拾好了行李。餐桌上,亲家一家人正在享用丰盛的早餐,为即将到来的聚会做准备。
"妈,吃完早饭我送您去车站。"刘明说道,脸上带着淡淡的歉意。
刘兰珍点点头,默默地吃着面前的食物。
吃完后,她站起身,看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谢谢你们这几天的款待,我有些话想说。"
突如其来的严肃语气让所有人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