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导读(报告全文约5300字):

1、高敏议题:

①物业管理乱象频出,人民日报发文呼吁亟需整治,建议“靶向发力”

②多地因设施管理漏洞引发的矛盾冲突加剧,物业公司安全管理失职导致业主担忧生命财产受到影响的舆情风险呈上升趋势。

2、核心舆情:

4月30日13时17分左右,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北营街道#丰景佳园小区发生爆炸,现场产生大量浓烟,周边建筑有玻璃震碎。爆炸造成1人死亡,21人受伤,其中6人重伤、15人轻伤,重伤人员生命体征基本平稳,2人失联。

3、热点事件:

①#山东枣庄一男孩往小区窨井扔鞭炮致自己九级伤残、#物业被判赔12万元。法院审理认为案涉窨井已近9个月未进行疏通、清掏,现有证据不能证明物业已按合同约定履行了对案涉窨井的管理义务,酌情确定小区物业承担20%的过错责任

②#西安一物业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引质疑。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高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不能因为(物业)公司名称看起来科技含量不好,就因此带有歧视色彩不予认定,并且并非只有陕西一省将物业公司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4、上市物企:

#武汉中海寰宇天下天钻小区楼顶出现“楼上楼”。2024年以来,陆续有业主反映该小区楼顶违建,但直到现在相关违建仍未拆除。武汉市汉阳区建桥街道办事处相关工作人员回应记者,“案子比较复杂,办理时间比较长,目前还没有处理完,也没有结案。”

一、全国物业行业舆情事件传播情况

4月,物业行业舆情凸显安全责任界定模糊、服务标准缺失、监管穿透不足行业三大痛点。

全国范围内发生多起因物业安全管理缺位导致的重大事故,暴露出行业在基础设施安全维护上的“空心化”,舆论对“重收费、轻维护”的模式质疑越来越高。

据扎客传媒监测数据,2025年4月1日0时-4月30日24时,全网物业行业相关舆情发文总量高达225.9万,互动声量(转发数、评论数、点赞数、阅读数/浏览热度)共计13.58亿,超过8000家媒体介入报道物业行业相关信息。

其中,敏感舆情声量77.4万,占比34.29%;中性及非敏感舆情声量148.5万,占比65.71%。





(一)4月物业行业热点舆情TOP10



(二)4月上市物企敏感舆情声量TOP10



TOP1 中海:武汉市中海寰宇天下天钻小区违建问题

· 事件概述:

4月17日,媒体报道武汉市中海寰宇天下天钻小区自2023年底交付后,该小区楼顶违建问题成了不少业主们的糟心事。据了解,相关消防通道被水泥封死,存在消防安全隐患问题。

2024年以来,陆续有业主反映该小区楼顶违建,但直到现在相关违建仍未拆除。该小区物业管家郑先生告诉记者,此前楼顶天台施工过程中,物业方面也采取相关工作,目前现场已无人施工。

武汉市汉阳区建桥街道办事处回应称,去年接到关于上述小区楼顶违建投诉后,已经开展调查,并立案查处违建情况,同时第一时间做了房屋安全检测,没有安全问题,“案子比较复杂,办理时间比较长,目前还没有处理完,也没有结案。”

汉阳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工作人员表示,违法建设归属地管理,区城管局指导属地街道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对于目前具体调查处理情况,该局工作人员表示了解后再予以回复。

· 涉及类别:服务态度及效率、政策法规

· 关键点:职能部门执法周期过长,引发业主质疑物业默许施工,未及时制止并通报业主,加剧信任危机

TOP2 碧桂园:入住碧桂园小区两年,地下车库柱子爆裂钢筋裸露

· 事件概述:

4月14日,碧桂园城市花园水晶湾小区业主反映,收楼仅仅两年,68至79栋地下车库天花板有裂纹,更严重的是柱子出现40多处爆裂,钢筋不仅细小还锈迹斑斑,伸手一抠水泥就掉落了,有人怀疑是海沙所造。

4月15日,记者采访广东茂名碧桂园城市花园水晶湾小区物业部门,工作人员称,此事他们已经获知,现场查看后,已将此事及时向上级部门及当地住建部门反映。

· 涉及类别:

政策法规、安全管理

· 关键点:

地下车库承重柱混凝土爆裂、钢筋锈蚀断裂,暴露施工材料质量问题,物业发现问题后仅对部分柱子周围进行简单的围挡。

TOP3 绿城:绍兴越城区信达银郡小区停车新规引发争议

· 事件概述:

4月12日,越城区信达银郡小区物业发布公告:自2025年4月16日上午7点起,物业服务中心将实施“路面泊位,停满不放”的管理原则,除有地库权限的业主可自动通过道闸外,其他所有车辆包括无地库权限的业主车、外来访客车等,如果路面泊位已满,便不能再驶入园区。

绿城物业的一名工作人员拒绝采访,表示小区的停车新规主要是为了避免业主车辆乱停占用通道的情况。至于业主提出的临时进车,对方表示,因为无法确认业主的停车时长,只能坚持执行“停满不进”原则。如果有重物需要搬运,物业工作人员可协助配送。

· 涉及类别:

政策法规、服务态度及效率、信息沟通

· 关键点:

物业停车新规涉嫌存在“一刀切”,且业主被移群并遭遇停车问题存在拒绝沟通问题。

TOP4 华润:成都南城都汇小区华润物业弃标“罗生门”

· 事件概述:

4月,网红大盘成都南城都汇4期项目汇尚园,选聘新物业却遭中标方临时毁约在行业内掀起不小波澜,一时之间多方被推入风口浪尖。

按照原计划,3月31日,家利物业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将与润楹物业服务(属于央企巨头华润万象生活)完成汇尚园的交接工作,之后前者撤场、后者进驻。

然而,汇尚园这次原本中标的润楹物业(华润万象旗下)在2025年4月1日,本该是与业委会签合同的前一天,即2025年3月31日,他们竟然“临阵脱逃”,宣布放弃中标资格。

· 涉及类别:

信息沟通、政策法规

· 关键点:

华润物业涉嫌违约,业委会质疑其存在隐瞒毁标事实真相的情况,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影响合同签订结果。

TOP5 保利:女子在小区电梯内被狗咬伤

· 事件概述:

4月1日下午,成都龙泉驿区炜岸城小区内,一女子的胳膊被狗咬出3个大伤口。

4月2日上午,龙泉驿区大面派出所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称,肇事犬只已被控制,正在检查站接受检查;被咬伤女子正在接受治疗,后续将发布情况通报。

小区物业经理告诉记者,涉事双方都是小区业主。事发后受伤业主已第一时间送医,目前街道警方都在处理,下一步将在全小区进行摸排犬只豢养情况。

· 涉及类别:

安全管理、秩序维护

· 关键点:

物业未严格落实养犬登记及佩戴口罩规定,导致电梯内宠物犬失控伤人,暴露安全管理缺位

(三)业主投诉问题分布

据扎客传媒梳理,2025年4月,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物业相关业主投诉共4728条,较3月增加839条,环比上升21.57%,主要集中于服务态度及效率、政策法规、收费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等问题,部分投诉涉及多个问题类型。

与3月份相比,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秩序维护等问题增长幅度较大。



二、4月物业行业舆情研判分析

综合4 月全国热点物业事件、头部物业企业敏感舆情、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业主投诉内容,扎客传媒研判分析认为:

当前行业突出问题核心在于,物业企业服务品质提升滞后与业主日益增长的优质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持续激化。部分物业企业费用收支不透明、沟通反馈机制不畅等固有短板。

《人民日报》聚焦物业管理乱象,凸显收费不透明、监管执行力度不足、应急机制缺失等共性问题。

一是安全事故频发,安全管理漏洞凸显

4月安全事故频发成为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男孩窨井中扔鞭炮致残向物业索赔47万”“山西太原小区爆炸事故”“福州一小区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成都一女子小区电梯内被狗咬伤”“写字楼玻璃掉落楼下多车被砸”等多个安全事故,无一不暴露出物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严重疏漏。根据这些事故原因分析,发现物业在安全管理上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潜在危险区域的监管不力,如窨井盖等关键部位缺乏定期检查与维护;二是安全警示标识的设置不足或不明显,无法有效提醒居民注意安全;三是应急预案的缺失或不完善,导致在事故发生时无法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与处置。

二是卫生清洁、绿化维护、公共设施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居民对物业服务品质诟病较多。

本月人民网留言板投诉内容,检索“物业服务”,投诉数据共520条,例如,小区内垃圾堆积如山、绿化带杂草丛生、公共设施损坏严重却无人问津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居民的居住环境,也降低了居民对物业服务的满意度。2025年克而瑞数据显示,2024年住宅物业服务满意度继续下行,整体满意度评分降至69.3分,较2023年的71分下降约2%。因部分业主对物业服务不满,甚至选择拒交物业费进行变相“维权”,导致物业费收缴率一路下滑;2024年,重点城市物业费平均收缴率跌至82%,较2023年净减少3个百分点。这种成本与收益的倒挂导致服务质量难以保障,形成“低收费-低服务-低满意度”的恶性循环。

三是收费合理性质疑不断,加剧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

本月根据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投诉内容检索“收费”共712条,“物业费”992条,“停车费”203条。居民对物业费的收取标准、使用情况等方面存在诸多疑虑与不满。

一些居民反映,物业费年年上涨,但服务质量却未见提升。还有一些居民则对物业费的使用情况一无所知,怀疑物业企业存在乱收费或挪用资金的行为。物业费用争议的背后,反映出的是物业费用管理的不透明与不规范。

一方面,物业企业在制定收费标准时缺乏充分的沟通与协商,导致居民对收费标准缺乏认同感。

另一方面,物业费使用上缺乏公开透明的机制,使得居民无法了解物业费的具体去向与使用效果。

四是物业与业主之间缺乏沟通机制,导致问题的积压与矛盾的激化

4月根据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投诉内容检索“沟通”,相关内容共261条,大多表现为诉求响应不及时、解决问题效率低下等。

许多居民反映,他们在向物业反映问题时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回应与解决;而物业企业则抱怨居民诉求繁多、难以一一满足。

这种沟通不畅的现象不仅导致了问题的积压与矛盾的激化,也影响了物业与居民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五是企业合规性争议冲击行业信任基础

西安物业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争议、景德镇“物业捅伤业主”谣言等事件,凸显公众对物业企业资质、行为合法性的高度敏感。

前者因行业传统形象与“高新技术”标签的反差引发质疑,反映企业在品牌建设中存在定位偏差。

后者则暴露舆情应对滞后导致的信任危机。尽管官方称“审核合规”,但公众质疑其“技术投入是否转化为服务提升”,反映出行业在智能化转型中存在“重申报轻落地”的浮躁心态。此类舆情警示技术赋能需以基础服务达标为前提,否则易引发 “名实不符” 的信任危机。

六是业主维权手段多元化与规范化博弈

从融创服务欠费诉讼案中业主以“合同无效”抗辩,到成都狗咬伤事件中业主通过社交媒体曝光维权,显示业主法律意识与舆情利用能力显著提升。

部分维权仍存在极端化倾向(如3月硬币缴物业费事件),4月虽未出现同类案例,但“拒缴物业费”“网络舆情施压”仍是主要手段,反映业主在合法渠道不畅时的无奈选择。

七是央媒介入推动行业问题向政策治理升级

《人民日报》发布《整治物业管理乱象,靶向发力》一文直击“收费不透明”“服务缩水”“应急机制缺失”三大痛点,引发各地住建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如北京要求物业每月公示公共收益)。

这标志着物业舆情已从“个案曝光”升级为 “制度性反思”,未来政策将更聚焦于建立“质价相符”的服务标准与动态调价机制,缺乏服务能力的企业将面临市场淘汰。

三、4月物业行业舆情应对建议

(一)物企层面

1.构建全链条安全管理体系

参照3 月报告建议,建立 “设施设备维保全生命周期台账”,对窨井、消防设施、电动车充电区域等重点部位实行每日巡检和智能监测(如安装窨井气体传感器、充电桩过载保护装置),巡检记录同步向业主公示,接受监督。针对火灾、爆炸、高空坠物等高频风险,每季度组织业主参与应急演练,明确物业、业主、社区三方权责,避免事故发生后“甩锅”争议。

2.破解收费透明度与服务信任危机

本月费用收费管理问题排名第三,业主对其收费透明度问题颇有微词,加之西安一物业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引质疑。建议,每月通过 APP、公告栏等渠道公示公共收益明细,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年度审计,针对业主质疑集中的收费项目(如物业费调价),召开业主听证会,或在业主群发布通知公告等,以增强公信力。

3.畅通沟通渠道,构建和谐关系

物业企业应当建立主动沟通的意识与机制,定期召开居民座谈会或业主大会等活动听取居民的意见与建议;同时建立专门的投诉与建议渠道与平台并确保渠道的畅通与有效;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微信公众号、APP等加强与居民的互动与交流。

(二)政府监管层面

1、强化基层治理与多元协同

针对4 月长春流浪猫投药争议、武汉楼顶违建等事件中暴露的监管问题,政府需建立街道办主导的三方联动机制。

如:每月由街道办组织物业、业委会或业主代表、城管部门召开协调会,对流浪动物治理、停车管理等复杂问题进行 “一事一议”,避免简单化“一刀切”。

2、完善法规标准与安全责任追溯机制

针对山东枣庄窨井爆炸案判决物业担责12万、福州电动车火灾物业被指失职,以及4月多地因窨井、消防设施管理不善引发的安全事故问题,相关部门需明确物业管理安全责任,如:物业在无警示标志、无防护措施、无巡检记录“三无”情况下的全责判定标准。

2025 年4月物业行业舆情反映出诸多问题,给业主生活、物业企业形象和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不良影响。这也表明,当前物业管理乱象亟待整治的行业背景下,物业转型已不仅是服务升级,更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政府监管上仍需查到底、专项治、建机制,物业公司也应重安全、明收费、畅沟通,全社会共同促进物业行业由持利润型企业发展模式向社会性企业发展模式转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