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战乱频仍,但同时也是各种新思潮碰撞的时代,这一时代孕育了许多才华横溢的女性,陆小曼便是其中之一。
她的美貌令人难以移开视线,言谈举止充满趣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社交场合中,谁不夸她一句“宛如仙子”?
然而,这位风光无限的名媛,却因一段热烈的爱情跌入命运的低谷。
她抛弃了安稳的家庭,追随浪漫诗人徐志摩,甚至在怀有身孕时做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恶果自有因,她去世后的境遇十分凄凉。
01
陆小曼出生于1903年的上海,家境富裕,父亲为财政部高官,母亲出身显赫家族,她是家中独女,从小备受宠爱。
幼年时,她跟随家庭教师学习英语与法语,钢琴弹奏悦耳动听,绘画也颇具功底。
长到十几岁,她已是北京社交圈的宠儿,舞会上总能看到她穿着旗袍、笑容灿烂的身影。
陆小曼不仅容貌出众,性格同样活泼开朗,爱说爱笑,带着一股不轻易服输的劲头,谁见到她,都觉得她是天生的焦点人物。
但她骨子里有一股叛逆精神。她不喜欢被束缚,厌倦一成不变的生活,总是追求新鲜与刺激。
父母为她挑选了一位如意郎君——王赓,西点军校毕业的军官,年轻有为,家世相当。
1919年,两人订婚后仅一个月便结为夫妻,亲朋好友都称赞这对新人天作之合。
王赓对她关怀备至,事事依着她,恨不得摘下天上的星星送给她,可陆小曼心中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王赓是个好丈夫,但他忙于军务,经常数月不在家,性情沉稳,不爱甜言蜜语,生活井然有序。
而陆小曼却是个闲不住的人,她渴望有人陪伴聊天,想要那种令人心跳加速的感觉,婚后,她常常独自待在空荡荡的家里,觉得日子如同白开水般无味。
为了打发寂寞,她全身心投入北京的社交圈,舞会、戏院、咖啡馆,哪里热闹就往哪里去,夜夜欢歌,她像一只飞蛾,扑向灯火。
1924年,徐志摩闯入了她的世界,他是新时代的诗人,风度翩翩,满口浪漫的诗句,刚刚结束一段婚姻。
02
两人因一部戏剧结缘,舞台上眉目传情,台下也日渐亲近,徐志摩的出现,犹如一团火焰,点燃了陆小曼心底的渴望。
他会陪她聊到深夜,甚至写诗赞美她,而王赓忙得无暇顾及她,还让徐志摩帮忙“照顾”妻子。
他未曾料到,这所谓的“照顾”,竟掀起了一场风暴。
1925年,王赓被调至哈尔滨,陆小曼随行而去,但她受不了那里的冷清,很快便返回了北京。
没有丈夫的约束,她与徐志摩的感情迅速升温,二人形影不离,旁若无人,街头巷尾都在议论他们的绯闻。
王赓怒不可遏,但他依然深爱着陆小曼,强忍怒火未发作,陆小曼却越发大胆,甚至当众与王赓争吵,完全不顾及他的颜面。
婚姻的裂痕已无法弥补,就在此时,陆小曼发现自己怀孕了。
按常理说,这是让婚姻重归于好的机会,可她却觉得孩子来得不是时候,不想被束缚,不愿让腹中的小生命打乱她的计划。
于是,她瞒着王赓和徐志摩,悄悄带着两名女佣,找了一位外国医生做了手术,这场手术不仅夺走了孩子,还因操作不当,使她永远失去了生育能力。
手术后躺在病床上的她,第一次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空虚,但她咬紧牙关,选择了继续前行。
年底,她提出离婚,王赓心痛却无计可施,只能放手。
1926年,陆小曼与徐志摩在北京完婚,婚礼冷冷清清,双方父母均未出席,证婚人还在现场批评他们。
这让陆小曼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婚后,徐志摩带她回到浙江老家,想过上安稳的日子。
然而,徐家父母看不上她的再婚身份,进门时她只能坐简陋的轿子,这让她倍感委屈。
03
在乡下,她与徐志摩的甜蜜时光并未持续太久,她嫌那里过于沉闷,整天对徐志摩撒娇闹脾气,弄得徐家上下都不自在。
不久,战乱迫使他们逃往上海,上海的繁华让陆小曼如鱼得水,她又开始频繁参加舞会、购买名牌服饰,生活过得光彩照人。
徐志摩是新月社的核心人物,收入颇丰,可陆小曼花销更大。她喜欢的东西一件不落,家中还得雇佣仆人伺候,金钱如流水般外流。
徐志摩渐渐感到疲惫,他希望有个贤惠的妻子,而陆小曼只想做自己,他试图劝她收敛一些,但她充耳不闻,两人的争吵日益增多。
1930年,由于早年的手术,陆小曼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经常疼得无法入眠,徐志摩请了一位名叫翁瑞午的推拿师来帮助她。
翁瑞午手法精湛,缓解了陆小曼的疼痛,但这人并非善类,他自己吸食鸦片,还哄着陆小曼尝试了几口。
陆小曼本就喜爱追求新奇,很快便上了瘾,整天烟雾缭绕,精神状态萎靡,徐志摩从北京回来,看到家中这般景象,气得浑身发抖。
他劝她戒掉,可陆小曼置若罔闻,甚至还摔了他的眼镜,徐志摩心寒至极,收拾行李便离开了。
1931年,徐志摩搭乘飞机前往北京,飞机却在济南坠毁,他再也没能回来,陆小曼听到噩耗,哭得像个孩子。
她开始反思自己,想戒掉鸦片,活成徐志摩期望的模样,可翁瑞午并未离开,他赖在陆小曼身边,名义上是照顾,实际上两人关系早已不清不楚。
陆小曼的后半生就这样与翁瑞午纠缠在一起,同居却无名无分,翁瑞午去世后,她孤零零地活着,直至1965年病逝。
临终前,她希望与徐志摩合葬,但这一请求遭到了徐志摩儿子的拒绝,而且她的葬礼极为冷清,几乎无人参加。
陆小曼的骨灰盒一直无人认领,因此她没有一个正式的墓地,直到23年后,她的远房侄女为她立了一个衣冠冢,才得以安息。
陆小曼不只是一个爱折腾的名媛,她也有自己的才华,晚年,她静下心来画画,翻译外国书籍,留下了不少作品。
她与徐志摩的书信、日记后来被整理出版,让人看到了那段爱情的甜蜜与苦涩,但她的名字始终伴随着争议。
信息来源:陆小曼抖音百科上游新闻:陆小曼娘家婆家都很有钱,为何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穷困潦倒新民晚报:记忆|缅怀姑婆陆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