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妈,这是开发商的合同,我已经签了字,您就别再固执了。"
王建军将一沓文件重重地摔在桌上,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
"这是我和你爸一砖一瓦盖起来的家啊!"
王秀英的手不住地发抖,满脸皱纹中的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
"我哪也不去,就住在这老宅里!"
"您就别任性了!城里有电梯房,比这破房子强多了。"儿媳张丽在一旁冷声道。
当晚,王秀英独自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月光映照着她满是泪痕的脸。院墙外,小孙子王小杰轻轻抽泣着。
他真的不想让奶奶离开这个家,可是他又能做什么呢?就在老人被迫收拾行李的那天,小杰做了一个连他自己都没想到的决定...
清晨五点,王秀英已经起床了。
这是她几十年养成的习惯,即使现在年近七旬,她依然雷打不动地早起。她轻手轻脚地走出卧室,生怕吵醒还在熟睡的家人。
老宅的木地板随着她的脚步发出细微的吱呀声,这声音她听了大半辈子,耳朵早已习惯。推开后院的木门,一股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这是城里的高楼住宅永远也闻不到的味道。
王秀英从墙角拿起早已准备好的水壶,开始浇灌她精心栽种的蔬菜和花草。
这个不大的院子里,整齐地排列着几畦小菜:青翠的小白菜、挂满红果的辣椒、正在开花的豆角...每一株都被照料得精精神神。
"秀英姐,又起这么早啊!"隔壁的李婶隔着矮墙打招呼。
"老习惯了,睡不住。"
王秀英笑着回应,"李婶,待会儿我摘几个新鲜黄瓜给你尝尝,我家的黄瓜今年特别甜。"
"那感情好!你家种的菜就是比超市的香。"
两位老人家的寒暄声在清晨的空气中显得格外和谐。
这是王秀英生活中最享受的时刻——没有儿媳妇的挑剔眼光,没有儿子对她"老土"习惯的不耐烦,只有这片她用双手精心培育的小天地,和几十年的老邻居。
浇完菜,王秀英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歇息。她抬头看着这座有些陈旧但保养得宜的两层砖房,眼里满是深情。
三十多年前,她和丈夫王志国省吃俭用,日夜操劳,才在这县城边上盖起了这座房子。那时候四周还是荒地,如今已经被县城的扩张包围,成了市中心的一块"老区"。
房子的每一处细节都凝结着他们夫妻俩的心血:
门前那棵大槐树是立房那年志国栽下的,说是要给后代遮荫;二楼阳台的栏杆是志国亲手打造的,虽然简单但结实耐用;客厅正中的那幅山水画是他们结婚时的礼物,伴随了整个婚姻生活。
十年前,王志国因病去世,留下了秀英一人守护这个家。儿子儿媳和孙子搬来同住后,虽然生活上有了帮助,但秀英总觉得这个家的氛围变了。
特别是近两年,儿媳张丽越来越看不上这老房子,三天两头说要搬到新小区去住。
"奶奶!"
清脆的童声打断了秀英的沉思。十二岁的小杰穿着睡衣,揉着惺忪的眼睛出现在院子里。
"哎呦,我们小杰怎么起这么早?"秀英的脸上立刻绽放出慈爱的笑容。
"我听见您起来了,就也想出来看看。"
小杰跑到奶奶身边坐下,亲昵地挨着她。
秀英摸了摸孙子的头,眼中满是疼爱:"饿不饿?奶奶去给你做早饭。"
"我帮您一起做吧!"小杰跳起来,拉着奶奶的手往厨房走去。
厨房里,祖孙二人配合默契。秀英和面、擀皮,小杰负责包馅。这是每个周末早晨的例行活动,小杰的童年记忆中,最香甜的就是奶奶亲手做的饺子和包子。
"小杰,你这包得越来越好了。"秀英看着孙子包的饺子,满意地点点头。
"那是!奶奶教得好嘛。"
小杰骄傲地挺起胸膛,"爸爸说,我们家就您最会做饭。"
秀英听了,心里一暖。虽然儿子和儿媳妇常对她有不满,但能得到这样的认可,也算是一种安慰。
七点半,王建军和张丽起床了。他们走进餐厅时,桌上已经摆好了热气腾腾的早餐:韭菜鸡蛋饺子、小米粥、还有炒得香喷喷的青菜。
"又是饺子啊。"
张丽皱了皱眉,"天天吃这些家常菜,也该换换口味了。"
"妈妈,奶奶的饺子可好吃了!"小杰急忙为奶奶辩护。
"就你会讨你奶奶欢心。"
张丽不置可否地坐下,"建军,你今天不是要去看那个新楼盘吗?"
王建军正专注地吃着饭,闻言抬头:"嗯,约了下午三点。"
"我跟你一起去。"张丽的眼中闪烁着期待,"听说那个小区环境特别好,还有游泳池和健身房。"
"妈,您下午有空吗?能不能去接一下小杰放学?"王建军转向母亲。
秀英正往小杰碗里夹菜,闻言点点头:"没问题,我去接。"
饭后,王建军和张丽匆匆出门去上班,只留下秀英和小杰在家。小杰背起书包准备上学,临走前紧紧抱了抱奶奶。
"奶奶,我放学等您来接。"
"好,奶奶一定准时去。"秀英笑着目送孙子离开,然后开始收拾餐桌和打扫房间。
在做家务的间隙,秀英习惯性地看看老照片。客厅的柜子里摆放着全家福,那是小杰刚出生时拍的。
照片中,她和丈夫站在儿子儿媳身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当时他们全家还住在这老宅里,气氛和睦融洽。
"志国啊,你走得太早了,留下我一个人..."
秀英轻声自语,手指轻抚丈夫的照片。
她知道,如果丈夫还在,一定不会让儿媳妇对她这样无礼,也不会让儿子变得这么势利。
下午三点,秀英准时出现在小学门口。放学铃一响,孩子们像一群小鸟般涌出校门。秀英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小孙子,正背着书包,左顾右盼地寻找着自己。
"小杰!这儿呢!"秀英挥手示意。
"奶奶!"小杰一看到奶奶,立刻笑逐颜开,小跑过来。
祖孙俩手牵手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过一家小卖部,秀英买了小杰最爱吃的冰棍。
"奶奶,我今天数学考了98分!"小杰自豪地宣布。
"真棒!奶奶就知道我们小杰最聪明。"
秀英眼中满是骄傲,"要不要奶奶今晚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庆祝一下?"
"太好了!"小杰欢呼雀跃。
回到家,秀英发现儿子和儿媳竟然已经回来了,而且看起来兴致很高。
"妈,您回来了。"王建军从沙发上站起身,脸上带着少见的笑容。
"你们今天这么早就下班了?"秀英有些意外。
"我们去看了新楼盘,太漂亮了!"
张丽抢着说道,眼睛闪闪发亮,"一百二十平米,三室两厅,全明户型,还带阳台。最重要的是有电梯,不用爬楼梯了!"
"那挺好的。"
秀英淡淡地回应,并不想参与这个话题。她知道儿媳一直想搬走,每次提起都让她心里不舒服。
"妈,我们正好想跟您商量个事。"王建军语气突然变得有些严肃。
秀英心头一紧,放下手中的菜刀:"什么事啊?"
"这个老宅...我们打算卖了。"
这句话如同一道晴天霹雳,秀英感觉自己的双腿突然失去了力气,不得不扶住门框才站稳。
"卖房子?不行!这可是我和你爸辛辛苦苦盖的..."秀英的声音微微发抖。
"妈,您别急着反对,听我说完。"
王建军走近母亲,语气放软,
"县城这几年发展得这么快,我们这块地已经很值钱了。开发商出了个好价钱,比市场价还高出不少。卖了这个老宅,足够在新区买套更好的房子,还能剩下一笔钱。"
"我不要什么新房子,我就要住在这里!"
秀英的态度异常坚决,"这是你爸留下的唯一念想,我哪都不去!"
"妈,您这就是思想落后了。"
张丽忍不住插嘴,
"现在谁还住这种老房子啊?没电梯、没物业、没安保,多不方便啊!您想想,搬到新小区,小杰上学也更近,您买菜也更方便。"
"不行就是不行!这房子不卖!"秀英固执地摇头。
"妈!"
王建军的声音陡然提高,
"您别太自私了!这房子不只是您一个人的,也是我们全家的!您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
秀英被儿子的态度震惊了,一时说不出话来。往日里,不管怎么意见不合,建军还从未用这种语气和她说过话。
"奶奶..."小杰在一旁小声呼唤,眼中满是担忧。
"小杰,你先回房间做作业去。"张丽示意儿子不要插手大人的事情。
小杰依依不舍地看了奶奶一眼,最终还是听话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但他并没有关门,而是躲在门后偷偷地听着。
"我是这个家里唯一的长辈了,房子的事我说了算!"
秀英努力维护着自己最后的尊严。
"妈,您别这样。"王建军语气缓和了些,
"我知道您舍不得这房子,但您总不能为了一栋老房子,耽误我们全家的生活。现在您腿脚也不好,住高楼不方便,大人孩子上下学、买菜也麻烦,搬到有电梯的新房子,对谁都好啊!"
"我腿脚不好怎么了?我照样能上下楼,照样能照顾这个家,你们从来不需要操心!"
秀英的眼泪夺眶而出,"这房子是我和你爸的心血啊,怎么能说卖就卖?"
"妈,您别激动。"王建军叹了口气,"这事不急,您先考虑考虑。"
晚饭时分,家里的气氛异常沉闷。秀英默默地做着饭,眼角还挂着泪痕。
小杰坐在餐桌旁,目光不时地瞟向奶奶,满脸心疼。王建军和张丽则在客厅小声地讨论着什么,时不时地看向厨房。
饭桌上,几乎没人说话。秀英做了一桌子菜,包括小杰期待的红烧肉,却没人有胃口。小杰勉强吃了几口,就借口作业多,回房间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家中的气氛越来越紧张。王建军和张丽不断地向秀英施压,而秀英则坚决抵制。每当话题提起,必定是一场争吵。
"妈,您不能老是这么固执!"
"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凭什么要我搬走?"
"就是因为您住了大半辈子,才更该换个环境了啊!"
"我看你们是嫌我这老太婆碍眼了!"
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张丽开始对婆婆冷言冷语,处处刁难。
以前秀英做的菜她总说好吃,现在却嫌弃菜咸了淡了;秀英收拾的屋子她也说不干净,自己重新打扫一遍。
王建军的态度也越来越强硬。他甚至开始调查房屋的产权情况,想看看有没有办法绕过母亲的意愿把房子卖掉。
经过了解,他发现房子当年是登记在父亲名下的,按照遗产继承法,现在产权应该是母亲和子女共有。
这意味着,即使母亲反对,他作为继承人之一,理论上也有权处置自己那部分产权。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一家人正在吃早饭,门铃突然响了。
"谁啊这么早?"张丽皱眉问道。
王建军起身去开门,回来时跟着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
"妈,这位是开发商李总,专门来看看我们的房子。"王建军介绍道。
秀英脸色立刻变得煞白:"你背着我约人来看房子?"
"李总就是路过,顺便来打个招呼。"
王建军尴尬地笑了笑,然后低声对李总说了几句什么。
李总环顾四周,评估着房屋的情况,不时点头。他特别关注了房子的朝向和结构,还要求看看院子和二楼。
"王先生,您家这位置是真不错,正好在我们规划的商业综合体中心点上。如果能尽快签约,我们愿意再提高百分之五的价格。"
临走时,李总意味深长地说。
秀英听到这话,心如刀绞。她终于明白,儿子已经和开发商谈妥了,他来"看房"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建军,你太不像话了!"
等客人一走,秀英立刻发作了,"你怎么能背着我做这种事情?"
"妈,我这不是看您一直不松口,想让您看看现在的行情吗?咱们这房子真的很值钱了!"
"我不管什么行情!这房子就是不卖!"秀英拍着桌子站起来,气得浑身发抖。
"您急什么?我又没签约。"王建军嘴上这么说,眼神却闪烁不定。
"我看你们是盼着我死了,好卖了房子吧!"秀英伤心欲绝,说完这话就回屋关上了门。
躺在床上,秀英的泪水打湿了枕巾。她第一次感到如此无助和孤独。嫁到王家五十年,她付出了全部心血,含辛茹苦把儿女拉扯大,如今却落得这般田地。
"志国啊,你在天上看到了吗?儿子变成什么样了..."
秀英对着天花板喃喃自语,仿佛丈夫就在天上听着她的倾诉。
小杰悄悄推开门,走到床边坐下,轻轻握住奶奶的手:"奶奶,您别难过了。"
秀英看着孙子关切的眼神,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奶奶没事,你别担心。"
"爸爸妈妈为什么一定要卖掉这个房子啊?我也不想搬走。"小杰委屈地说。
"他们觉得新房子住着更舒服吧。"秀英不想在孙子面前说儿子儿媳的不是。
"可是我喜欢这里啊!有院子可以玩,有您种的蔬菜可以吃,邻居家的小狗也常来找我玩。"
秀英摸了摸孙子的头,心里升起一丝暖意。至少,还有小杰站在她这边。
晚上,秀英听到儿子和儿媳在卧室里的谈话。
"你妈这么固执,实在没办法了。"张丽的声音透过墙壁传来。
"我已经和李总约好了下周签合同。我虽然不能卖整栋房子,但可以卖我继承的那部分产权。到时候开发商进场,她一个人也住不下去了。"
王建军低声回答。
"这样不会有法律问题吧?"
"我咨询过律师了,遗产继承中,我有权处置自己那部分。如果妈继续固执,我们就把房子分割,先卖我们的部分,剩下的让她自己考虑。"
"那万一她告你呢?"
"她哪会告自己儿子啊!再说了,官司打也是我们有理。"
听到这番对话,秀英如遭雷击。她从未想过,自己的儿子会用这种方式逼迫她就范。一瞬间,她感觉自己的世界崩塌了。
第二天清晨,秀英没有像往常一样早起。她整夜未眠,眼睛红肿,心如死灰。直到快中午,她才强撑着起床,发现家里静悄悄的,儿子儿媳都去上班了,只有小杰因为周末在家。
"奶奶,您终于起来了。"
小杰关切地问,"您饿不饿?我给您热了牛奶。"
秀英心头一暖,点点头:"谢谢小杰,奶奶没胃口。"
"奶奶,您是不是生病了?脸色很难看。"
"奶奶没事,可能是没睡好。"秀英勉强笑了笑。
下午,王建军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文件袋。他直接走到母亲面前,神情复杂。
"妈,我有事跟您说。"
秀英抬头看着儿子,眼神黯淡无光:"还有什么好说的?我昨晚都听见了,你要卖房子,不管我同不同意。"
王建军愣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
"妈,我也是为了全家人考虑啊。这老房子住着确实不方便,新房子环境好,设施全,您住着也会更舒服。"
"我就问你一句,这决定是不是已经做好了?"
王建军沉默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是的。"
他从文件袋里拿出一份合同:
"这是开发商的合同,我已经签字了。妈,您别难过,我们已经帮您联系好了,可以去省城和丽华住。丽华那边有大房子,您过去住着也舒服。"
"你妹妹知道这事吗?"
"还没告诉她,我想等尘埃落定再说。"
秀英苦笑一声:
"你们姐弟俩打算背着我把这事全部定下来,然后通知我搬家,是吗?"
"妈,不是您想的那样..."
"够了!"秀英突然提高了声音,"什么时候搬?"
"合同上说一个月内要交房..."
"知道了。"
秀英站起身,转身向自己的房间走去,"我去收拾东西。"
看着母亲佝偻的背影,王建军心中有一丝愧疚,但很快被即将得到的利益冲淡了。他告诉自己,这是为了全家人的未来,是值得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秀英变得异常沉默。她不再和儿子儿媳争辩,也不再提起房子的事,只是默默地准备着搬家的事宜。
白天,她一个人整理着几十年来积攒的物品;晚上,她则一个人在院子里坐到很晚,看着满天的星星,不知在想些什么。
张丽对婆婆的转变感到有些意外,但也松了一口气:"看来她终于想开了。"
王建军则有些愧疚:"妈这几天都没怎么说话,您多关心她一下吧。"
"我关心什么啊,她不是一直都看不上我吗?"
张丽毫不留情地回应,"再说了,一个月后她就要去丽华那里住了,我们又见不着面。"
小杰是唯一注意到奶奶异常的人。他发现奶奶不再笑了,眼神里只有深深的疲惫和失落。放学后,他总是第一时间跑回家,陪奶奶说话,帮她整理东西,希望能带给她一些安慰。
一天傍晚,秀英坐在老槐树下,凝视着夕阳。这棵树是丈夫栽下的,如今枝繁叶茂,遮蔽了半个院子。
她不禁想起了和丈夫一起在这院子里忙碌的日子:
盖房子时他们就在这块地上扎了帐篷住了大半年;小杰出生后,夏天的晚上,全家人经常搬着小板凳坐在树下乘凉聊天;丈夫生病的那段日子,她推着轮椅带他在院子里晒太阳...
"奶奶,在想什么呢?"小杰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边。
"想过去的事情。"秀英笑了笑,揽过孙子,"小杰,你喜欢新房子吗?"
小杰摇摇头:"我喜欢这里。这里有奶奶种的菜,有爷爷种的大树,还有我小时候留下的各种痕迹。"
秀英点点头,心中稍感慰藉。至少,还有一个人和她一样,珍视这个承载了太多记忆的老宅。
拆迁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秀英开始收拾自己的物品。她决定只带走最重要的东西:几件换洗衣服、一些日常用品,还有丈夫留下的照片和纪念品。
"妈,需要我帮忙吗?"
王建军站在门口问道。自从合同签了之后,他的态度软化了不少,可能是出于内疚。
"不用,我自己来就行。"秀英的语气平静,似乎已经接受了现实。
"妈,您别有太大心理负担。新房子真的很好,比这老房子条件好多了。等你住几天就会习惯的。"
秀英没有回应,只是默默地继续收拾着。
王建军站了一会儿,见母亲不理会自己,只好叹了口气离开了。
房间里,秀英小心翼翼地从床底下拖出一个旧木箱。
这是她和丈夫结婚时用的嫁妆箱,里面装着他们夫妻俩最珍视的物品:婚礼上的红盖头、儿女的满月礼物、丈夫留下的手表和烟斗...每一件都承载着难以割舍的回忆。
她一件一件地拿出来,仔细端详,然后轻轻擦拭干净,放入准备好的行李箱中。
"这是你爸留下的老怀表,当年是他爷爷传下来的。"
秀英自言自语着,摸着那块有些磨损的古董怀表,"本来是要传给建军的,可他现在只认钱,不认人了..."
泪水再次模糊了她的视线。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奶奶,我回来了。"是小杰放学回来了。
"小杰乖,先去洗手吃点心吧,奶奶给你准备了红豆沙糕。"
秀英赶紧擦干眼泪,不想让孙子看到自己难过的样子。
小杰走到门口,看着奶奶收拾行李的背影,眼里含着泪水。他已经知道,再过几天,奶奶就要离开这个家,去很远的地方住了。
爸爸妈妈告诉他,奶奶会去姑姑家住,以后假期才能见面。
"奶奶,您真的要走吗?"小杰忍不住问道。
秀英停下手中的动作,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对孙子挤出一个笑容:
"奶奶不是要走,只是去你姑姑那里住一段时间。你放假了可以去看奶奶,奶奶也会回来看你的。"
"可是为什么您不能继续和我们住在一起呢?新房子不是很大吗?"
秀英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她不想在孙子面前说儿子儿媳的不是,也不想让小杰为难。
"因为...因为姑姑一个人在省城太孤单了,奶奶去陪陪她。"秀英勉强找了个理由。
小杰虽然年纪小,但已经能感觉到大人们之间的矛盾。
他知道爸爸妈妈为了卖房子赚钱,不顾奶奶的感受,强行把她赶走。这些天,他经常偷听大人们的谈话,心里已经明白了很多事情。
"奶奶,我不想您走。"小杰突然扑进奶奶的怀里,紧紧抱住她。
秀英轻轻抚摸着孙子的头,心中百感交集:
"奶奶也不想走啊,可是奶奶不走不行了..."
那一刻,祖孙俩相拥而泣,屋内只有低低的啜泣声。
小杰放学后的一天,秀英正在整理丈夫的遗物,这些是她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她与过去唯一的联系。老照片、结婚证、丈夫用过的烟斗...每一件都让她泪眼婆娑。
当秀英收拾到一半时,小杰悄悄走进房间。
他看着奶奶忙碌的身影,犹豫了一下,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得很整齐的纸条,紧张地塞到奶奶手中,随即转身就跑。
"小杰,这是..."秀英疑惑地展开纸条。
纸条上,只有短短的八个字。却如同一道闪电,击中了秀英的心。
她愣在原地,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下来。
这是怎样的八个字,竟能让这个坚强了一辈子的老人如此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