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视频
5月13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举办的“走进新国企——品牌引领·智链未来”活动,走进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现场,近距离感受南水北调工程“大国重器”的科技魅力。
记者一行首先来到了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河南分公司水质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中线工程沿线建立了“1个中心、5个水质实验室、16个自动监测站、30个固定监测断面”的“点、线、面”监测体系,实现了‘从丹江口到家门口,从源头到水龙头’的全流程水质监控。”宽敞明亮的水质实验室中,一组组实验仪器整齐排列,连续流动分析仪、离子色谱仪、高性能原子吸收光谱仪、高精度原子荧光光度计……精密仪器与专业人员密切配合,为“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保驾护航。这一幕吸引着记者的目光。
“走进新国企·中国南水北调”活动记者一行
参观水质监测中心
驱车前往穿黄工程——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这里是邙山余脉,地势高峻,透过车窗只见层层马道数米之高,却不见渠道踪影,驻车向下俯瞰,方见渠水奔流。穿黄工程采用深埋大直径隧洞穿越黄河天堑,在黄河河床下30米处,开凿两条内径7米、长4.5公里的输水隧洞,将“南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北岸,堪称“万里黄河第一隧”,实现了长江与黄河的“世纪握手”。
在奔腾的“南水”间,隧洞入口若隐若现,只能通过概念图想象洞内的场景。“好想化身一条鱼儿,到洞内看一看。”面对此情此景,一位记者不禁感慨。
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
中线穿黄工程(资料图片)
步入设备展示区,曾经参加穿黄工程建设的大型机械设备,如今静立在这里,向记者讲述着“大国重器”的建设往事。驻足在穿黄隧洞1:1还原外衬管片模型前,以鱼儿视角观察隧洞结构,“硬核”材料加之巧妙设计,使隧洞经受住了黄河泥水和内水的双重压力,十年如一日,将甘甜之水送往北方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
“是黄河!”一位记者激动地说。“我们现在所处位置是穿黄隧洞正上方,在我们脚下70多米深的位置就是穿黄隧洞。近处可见的是黄河,远方可见的绿色建筑物是穿黄隧洞出口节制闸。”穿黄管理处讲解员介绍。时光回溯到1952年,毛泽东主席在视察黄河时提出了南水北调的伟大构想,历经半个世纪规划论证,十余年艰苦建设,十年通水运行,南水北调工程已经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记者纷纷感叹:“生逢其时,何其幸运!”
“走进新国企·中国南水北调”活动记者一行
通过望远镜遥望穿黄工程北岸
通过布设在穿黄南岸的望远镜,依稀可见黄河对岸略显渺小的建筑物,那是穿黄隧洞的出口。来到近前,奔腾的南水喷涌而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下,在场记者无不惊叹。央视网记者韦佩珊有感而发:“第一次到中线工程实地看到清澈的南水不停北流,看到穿黄工程南岸外径八米多的隧洞管道实物,又看到从南岸贯穿广阔黄河之下在北岸奔腾涌出的长江之水,对南水北调这项伟大工程有了直接且震撼的感受。非常敬佩南水北调人攻坚克难、科学务实的‘大国工匠’精神,希望南水北调工程开创的先进技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走进新国企·中国南水北调”活动记者一行
眺望一泓清水北上(刘海草 摄)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一个缩影。记者一行在穿黄工程现场见证了南水北调的过去与现在,不禁对未来发问。南水北调将走向何方?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阳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牢记嘱托,充分发挥已建工程效益,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速落地国家水网重点项目,深入实施“调水+”“水网+”策略,大力拓展涉水产业,切实发挥水安全领域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奋力打造世界一流水网企业,努力让中国人喝好水用好水,以生动实践谱写南水北调和国家水网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线工程“水龙头”——陶岔渠首(资料图片)
回程路上,记者一行意犹未尽,“作为受水区市民,我也是第一次真切地看到家里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水从哪里来,也感受到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巨大效益,理解了工程背后如此庞大和复杂的建设运营体系。”环球网记者周骥滢分享,“很感谢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为了让受水区1.85亿人喝上优质水、放心水下了这么大功夫,期待国家水网建成的这一天早日到来,更多人从这项世纪伟大工程中受益!”
载着欢声笑语,记者一行北上回京,10天后,他们将与曾驻足观赏的那泓“南水”在北京再次相遇。
“走进新国企·中国南水北调”专题活动合影
撰稿 | 陈颂歌
封面 | 陈思璐
责编 | 安亦扬
校核 | 陈思璐
审核 | 李东海
【猜你不想错过的精彩内容】
不错过更多精彩内容
为“信语南水北调”点亮星标!
点亮在看,关注南水北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