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局势,出现大反转了!一向强硬的伊朗,突然对美国服软,特朗普究竟使了什么“招数”?



(哈梅内伊顾问披露,伊朗准备与美国签署一项有条件的核协议)

1、罕见!伊朗主动放弃“核牌”

特朗普重回白宫后,其对伊朗的政策,时而温和,时而强硬,就在这软硬兼施过程中,德黑兰终于扛不住了。

伊朗最高领袖的顾问沙姆哈尼明确表示,他们愿意与美国签署一份核协议,前提是解除经济制裁,这无疑是一颗巨大的“外交炸弹”。

从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紧接着又开始一系列辣手的经济制裁,伊朗的经济就像被压在石头下的嫩芽,一直在艰难求生。而现在,面对特朗普伸出的“橄榄枝”,显然伊朗方面也在权衡得失。



(伊朗承诺永不制造核武,以换取美国经济全面松绑)

根据沙姆哈尼的说法,伊朗已经准备好妥协一些关键议题,比如承诺永不制造核武器、销毁高浓缩铀,并接受国际核查人员的全程“监工”。这些条件看起来诚意满满,让人不得不猜测伊朗政府是不是已经做好了准备,来关闭这个“毒盒子”,换取更宽松的经济环境。

2、美伊的靠近,让以色列担忧

但这却引起了以色列的高度紧张。

从历史上看,以色列从来不缺乏“主动出击”的胆量。如果说内塔尼亚胡还一直将伊朗视作头号威胁的话,那他主张通过军事打击来解决问题也是合情合理的。

然而,这种传统的强硬做法又显然与特朗普最新的“协议路线”背道而驰。两位领导人战略上的分歧正在加大,而这也让外界对美以关系的未来产生了更多悬念。



(内塔尼亚胡逐渐发觉,美以关系不似从前)

对伊朗来说,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这种外交“甩鞭子”的关系未尝不是一个机会。毕竟,只要美国这只老鹰愿意稍微松开爪子,允许双方坐下来好好谈谈,对于苦于制裁的伊朗来说,这已经是胜利的一半。

当然,路还长着呢,伊朗还必须确保美国其他关键决策者不会因为外部压力而反悔,正所谓“好汉难敌四手”。

3、美伊谈判,仍存在诸多阻碍

回顾特朗普上一次执政期间,他曾不遗余力地推动美国从奥巴马时期签署的《伊朗核协议》中退出,并开始了一系列旨在将伊朗石油出口压至零点的制裁政策。这种强硬态度给德黑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使得伊朗经济一度濒临崩溃。

然而,时至今日,这一策略是否还能奏效值得商榷。



(伊核谈判桌上,讲的是利益,不是情感)

美国和伊朗之间的多轮谈判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伴随着重重困难和障碍。虽然美方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表示会谈“令人鼓舞”,但谈判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伊朗方面深知这一点。

即便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的会谈中取得了些许进展,但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仍坦言这些对话是“艰难但有益的”。

对于伊朗来说,铀浓缩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涉及到国家主权和地区影响力。因此,虽然有意签署新协议,但在铀浓缩问题上伊朗表现得异常坚决:妥协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为了建立与美国的信任关系,伊朗或许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调整其铀浓缩的规模和水平,以此作为诚意的象征。不过,任何操作一旦越过美方的底线,谈判的窗口很可能说关就关。

对于分析人士而言,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极限施压”政策,或许更像是一种谈判技巧而非真正的军事冲突威胁。而这份潜在的核协议,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纸质文件,更是一场围绕着亚欧大陆的战略博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