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习惯,收获成长,5月14日,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映月校区举行了学生“好习惯”养成交流研讨会。全校教师齐聚一堂,通过经验分享、专题研讨等形式共探习惯养成教育新路径。


【行为习惯养成篇】夯实成长根基

习惯立微处,养成贵坚持。二(4)班沈谢华老师以自我管理能力培育,化解低段学生习惯养成的难点:以“读书致静,故事育人”为抓手,通过经典阅读与情境化故事浸润学生心灵;同时建立“即时表扬-榜样引领-氛围营造”机制,用正向激励激活内驱力,让学生在自我约束与相互学习中稳步成长。


童玉老师借助可视化标准,细化日常规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责任”的意义。四年以来,她以“言必行,行必果”的原则贯穿班级管理全程,助力学生从懵懂“小豆包”成长为班级“小管家”。童老师建议低段可采用“小目标+即时反馈”的方式,让学生的好习惯养成水到渠成。


大队部陈莉老师结合学校“雅言雅行”规范督查,明确了低年级需要养成的关键习惯。她强调要在“知-行-惯-范”的转化中搭建适恰的生长阶梯:认知规范,由“知”到“行”;养成习惯,由“行”到“惯”;行为评价,由“惯”到“范”。


【学习习惯养成篇】 赋能终身发展

小习惯,大成长。扎根于低年级的习惯,如同深埋土壤的根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裴志刚老师与丁雷老师分别立足语数学科的学习,为大家梳理出一年级必备的核心习惯。

裴老师精准把握课程标准,基于六年语文素养培养体系,凝练出“专注倾听、完整表达、乐于诵读、规范书写”四大核心习惯。丁老师从低年级“计算、审题、表达”三大支柱出发,深入剖析数学学科习惯培养逻辑,解密习惯养成“低段密码”,并分享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策略。



教导处副主任高伟玲强调,学习习惯培养需紧扣核心素养,从课堂参与、作业规范、自我管理三个维度精准发力,以“抓细节、抓反复、立榜样”为核心方法,构建长效培育体系。


【高位引领明方向】凝聚育人共识

会议最后,程朋军校长则以三个深刻问题引发全员深思:“应聚焦哪些关键习惯?”“如何设计科学培养路径?”“突破重难点的突破口在哪?”为后续工作锚定方向。程校长强调,挑选关键习惯要抓住三个重点——打基础、能迁移、可持续,既要管好课堂上的规矩,也要延伸到生活方方面面,从细节入手,让好习惯像春雨一样慢慢渗进孩子们的日常,让他们最终能达到自己潜能的应有水平。


此次研讨会通过经验共享与思维碰撞,凝聚了“习惯养成是终身教育基石”的共识。未来,映月校区将持续深化实践探索,以系统化、科学化的培养策略,助力学生在良好习惯中积蓄成长力量,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沈敏珍 刘冬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