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山村老人收养残疾猴子9年,神婆看后面色惨白:这不是猴子

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九年前,我在山里收养了一只残疾的猴子,它行动不便,叫声怪异,但我视它如子。

村里人都说我傻,花时间养一只没用的畜生。

直到昨天,一位游走乡村的神婆路过我家,当她看到我的猴子时,突然面色惨白,浑身发抖,她紧紧抓住我的手臂,声音颤抖地说:

"老人家,这不是猴子..."



我叫李福,今年六十八岁,是青山村的一名普通老人。我的老伴五年前就离开了人世,儿子在城里工作,很少回来。这些年来,我一个人住在祖辈留下的老屋里,日子过得平淡而孤独。

九年前的那个夏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是一个闷热的下午,天空布满了厚重的乌云,空气中弥漫着即将下雨的气息。我像往常一样,背着竹篓上山采药。青山自古就有各种名贵药材,我虽然不是正规的医生,但祖上有行医的传统,多少懂一些草药知识,平时采些草药卖给镇上的药店,也算是一份微薄的收入。

就在我弯腰拔一株黄芩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奇怪的叫声。那声音既不像鸟叫,也不像常见的兽类,而是一种介于哭泣和呻吟之间的声音,听起来充满了痛苦和哀求。

我循着声音走去,拨开茂密的灌木丛,看到了一个令人心碎的场景:一只小猴子蜷缩在一块凸起的岩石下,浑身湿透,不停地发出微弱的叫声。它的右腿似乎受了伤,已经无法正常站立,只能半躺在地上。更奇怪的是,这只猴子的体型和普通山里的猴子有些不同,身体更为修长,毛色也更深一些。

我小心翼翼地靠近,准备查看它的伤势。一般来说,野生动物对人类都有天然的戒备,但这只小猴子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惊恐,只是定定地看着我,那双眼睛中似乎充满了期待和信任。

"别怕,小家伙,我不会伤害你的。"我轻声说道,慢慢地伸出手。

小猴子试探性地嗅了嗅我的手指,然后居然主动将头靠在了我的手掌上,就像是在寻求安慰一般。我小心地检查了它的伤势,发现它的右腿骨折了,而且伤口已经有些感染,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会危及生命。

天空开始下起了雨,雨滴穿过树叶的缝隙,打在我和小猴子身上。我看着这个无助的小生命,心中涌起一种难以描述的怜惜。犹豫了一下,我脱下外套,轻轻地将小猴子包裹起来,放进了竹篓中。

"跟我回家吧,小家伙,我会照顾你的。"我对小猴子说,尽管知道它可能听不懂人话,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和它交流。

就这样,我带着这个意外的小客人,冒着大雨回到了家。

回到家后,我立即开始处理小猴子的伤势。幸好这些年来跟着一些老中医学了不少医术,虽然给动物治病和给人治病不太一样,但基本原理是相通的。我先用消毒的草药清洗了伤口,然后用木板和布条给它固定好了骨折的腿,最后又熬了一些具有消炎作用的草药汤给它喝。

整个过程中,小猴子表现得异常配合,几乎没有挣扎,只是偶尔因为疼痛而发出几声轻微的叫声。治疗完毕后,我用一个旧篮子给它做了临时的窝,放在屋子里温暖的角落。

"好好休息吧,小家伙。"我抚摸着它的头,感到一种奇怪的亲近感,就像是找到了一个久违的伙伴。

那天晚上,大雨一直下到深夜。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雨声和小猴子偶尔发出的细微响动,心中涌起一丝温暖。许久没有的安心感。自从老伴离世后,这个家一直冷冷清清的,如今多了一个小生命,即使是一只动物,也让这个空荡的老屋多了几分生气。

我原本以为,小猴子伤好之后就会回到山里去,毕竟野生动物终归是属于大自然的。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小猴子的伤势恢复得很慢,而且它的右腿似乎留下了永久的伤害,无法完全恢复正常行走的能力。

更让我惊讶的是,小猴子似乎对我产生了深厚的依赖和感情。每次我从外面回来,它都会发出一种独特的叫声表示欢迎,那声音听起来几乎像是在叫"爷爷"。久而久之,我给它取名叫"小福",寓意带来福气的小生命。

就这样,我和小福开始了共同生活的日子。



小福的成长远比我想象的要奇特得多。一般来说,猴子的生长速度比人类快,但小福的发育似乎有些缓慢。它的右腿虽然不再严重疼痛,但始终无法像正常猴子那样灵活地奔跑跳跃,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或者用三肢在地上爬行。

但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小福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它很快就学会了在家里找东西吃,知道哪些食物是给它准备的,哪些是不能动的。更令人惊讶的是,它居然能理解我的一些简单指令,比如"来"、"坐下"、"不要动"等等。

"小福,过来。"我拿着一个苹果,向它招手。

小福立即从它的小窝里爬出来,一瘸一拐地走到我面前,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我把苹果递给它,它接过去,眼睛里闪烁着快乐的光芒,发出一种奇特的、几乎像是在说"谢谢"的声音。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小福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默契。它似乎能感知我的情绪变化,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安静地陪在我身边,偶尔用手轻轻拍拍我的胳膊,就像是在安慰我。而当我高兴的时候,它也会跟着兴奋起来,在屋子里蹦蹦跳跳,尽管动作因为残疾而显得有些笨拙。

一次,我因为腰疼病发作,整个人痛得直不起腰来,只能躺在床上呻吟。小福似乎意识到了我的不适,它居然跑出去,不一会儿就衔回了几片我平时用来治腰痛的草药。虽然那些草药还是生的,不能直接使用,但它的这一行为已经足够让我震惊了。一只猴子怎么能理解人类的疾病,并且知道要找什么草药来治疗呢?

"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我抚摸着小福的头,感到一丝不可思议。

随着小福的日渐成长,它的一些行为变得越来越像人类。它会用树枝或石头当工具开坚果,会用草叶子擦拭身体,甚至会模仿我整理屋子的动作,把自己的小窝收拾得整整齐齐。这些行为在猴类中也许不算特别罕见,但小福做起来总有一种格外人性化的感觉。

村里人对我养猴子的行为议论纷纷。有人说我老糊涂了,把一只没用的残疾猴子当宝贝;有人则认为野生动物应该放回大自然,而不是圈养在家里;也有人怀疑小福可能会伤害我,毕竟猴子成年后力气很大,且性情不稳定。

"李福啊,你这猴子养得有什么用?既不能帮你干活,还要花钱养着,真是不明智啊。"村长王大伯有一次对我说。

我笑了笑,"小福给我带来的快乐,可比它吃的那点东西值钱多了。老了才知道,活着最重要的是有个伴,哪怕是只猴子。"

村长摇摇头,似乎不能理解我的想法,但也不再多说什么。

虽然外界有各种声音,但我依然坚持照顾小福。时间长了,村里人也渐渐习惯了我和小福的存在,有些孩子甚至会特意来我家看这只特别的猴子。小福似乎很喜欢小孩子,每次有孩子来,它都会表现得格外活跃,也不知是从哪里学来的把戏,还会做一些简单的动作逗小孩子开心,比如转圈、拍手、摘下帽子行礼等等。

"李爷爷,小福真聪明!它是怎么学会这些动作的?"孩子们常常好奇地问我。

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我从来没有刻意教过小福这些技能,它似乎是自己观察学习的。"小福很特别,它能学会很多东西。"我只能这样回答。

随着小福越来越受欢迎,村里有些人对它的态度也开始转变。他们不再认为我是在浪费时间和资源,而是觉得我和小福的关系很有趣,甚至有些感人。毕竟,在这个人走茶凉的世界里,能有一份纯粹的陪伴是多么难得的事情。

然而,也有一些村民对小福心存警惕。尤其是村里的周大婶,一个信奉各种迷信的老太太,她总是说小福给她一种奇怪的感觉,说它的眼神"不像普通的猴子"。

"李福啊,你这猴子养得太久了,怕是不太好。野兽终归是野兽,哪有那么听话的。"周大婶有一次神神秘秘地对我说,"我总觉得它看人的眼神怪怪的,好像能看透人心似的。"

我当时只是笑笑,没有放在心上。在我看来,小福就是一只特别聪明、特别通人性的猴子,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神秘之处。

随着岁月的流逝,小福已经从当初那个弱小的幼猴成长为一个成年猴子。虽然它因为残疾而比正常猴子小一些,行动也不那么敏捷,但它的眼神中总是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有时候甚至会让人感到一丝不安——那种感觉就像是它能听懂所有的谈话,理解所有的情绪,仿佛它不只是一只普通的猴子。

但无论如何,小福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填补了我孤独的晚年,给了我照顾和被需要的感觉。我们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越了主人和宠物,更像是一对相依为命的伙伴。



时光如水,转眼间,我收养小福已经九年了。这九年里,小福始终保持着它独特的性格和习惯。它不像普通猴子那样好动且充满攻击性,而是安静、温顺,几乎从不闹腾。除了行动不便之外,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那双异常有神的眼睛,有时候看着我的眼神深邃得让人心里发毛,仿佛能看透我的灵魂。

村里关于小福的议论从未停止过。有人说它是山神的化身,所以才会这么通人性;有人说它可能是被人训练过的表演猴,所以懂得那么多花样;还有人说它是妖怪变的,是来报恩或者报仇的。

"那猴子的眼睛太像人了,看着看着就毛骨悚然。"村里的李二叔曾经这样评价小福。

"是啊,而且它行动那么不便,却能在李福家活这么久,真是奇怪。普通猴子受了那种伤,早就活不下去了。"张婶也附和道。

这些议论我大多都不放在心上。在我看来,小福就是一只特别的猴子,没有什么神秘的。它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我精心照顾;它之所以这么聪明,可能只是因为猴子本来就是灵长类动物,智商很高而已。

一天,村里办喜事,家家户户都被邀请去吃酒。我考虑再三,决定带上小福一起去,毕竟家里只有我们两个,把它一个留在家里有些不放心。

我给小福穿上了一件小背心,这是我自己缝制的,为了让它在寒冷的冬天不至于受冻。小福很配合地穿上衣服,甚至还有些兴奋,好像知道我们要出门去一个热闹的地方似的。

来到喜宴现场,大家一看我带着小福来了,顿时笑成一片。

"老李,你这是把猴子当儿子啊,连喜宴都带着!"

"哎呀,这猴子穿上衣服,还真像个小孩子!"

大家的调侃并没有恶意,更多的是一种善意的玩笑。小福似乎也能感受到这种氛围,它没有表现出任何紧张或恐惧,而是安静地坐在我旁边,偶尔用好奇的眼神打量周围的人群。

席间,我喝了几杯酒,心情大好,便拿了一小块肉给小福尝尝。小福接过肉,居然学着人的样子,先是闻了闻,然后小口小口地吃起来,动作文雅得一点不像猴子,反而像个懂礼貌的小孩子。

这一幕被大家看在眼里,顿时引起一阵惊叹。

"这猴子真成精了!看它吃东西的样子,哪里像猴子啊!"

"老李,你这是捡了个宝啊!这猴子简直比人还懂事!"

我笑着摸了摸小福的头,心中满是自豪。小福似乎也感受到了我的情绪,它抬头看了我一眼,嘴角居然微微上扬,露出一个几乎可以称之为"微笑"的表情。

这个表情太过人性化了,席间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用惊讶的眼神看着小福。

"这...这猴子刚才是笑了吗?"有人小声问道。

"猴子会笑吗?我从来没见过猴子笑啊..."

"这太诡异了,猴子怎么会有这种表情?"

气氛一时间有些微妙。我感到有些尴尬,便说道:"小福很聪明,它学会了很多人的动作,可能是模仿我笑的样子吧。"

这个解释似乎让大家稍微释然了一些,宴席又重新热闹起来。但我注意到,有些人看小福的眼神变得有些异样,好像它不再只是一只普通的猴子,而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存在。

宴席结束后,我带着小福回家。路上,村里的周大婶追上来,神神秘秘地对我说:"老李,你这猴子不简单啊。我看它的眼神,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有什么不对劲的?不就是一只猴子吗?"我有些不耐烦地说。

"不,不只是猴子那么简单。"周大婶压低声音,"我家祖上有人会看相,我虽然学得不精,但也能看出一些门道。你这猴子的面相和眼神,都不像普通动物。"

"那像什么?"我忍不住问道。

周大婶四下看了看,确定没有其他人,才神秘地说:"像是有灵性的东西。可能是修炼成精的,也可能是...不干净的东西变的。"

我听了哈哈大笑,"大婶,您这是看神话故事看多了吧?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还信这些?小福就是一只特别聪明的猴子,没什么神秘的。"

周大婶见我不信,也不再多说,只是临走时意味深长地看了小福一眼,然后说:"小心为上,老李。有些事情,科学解释不了的。"

我没有把周大婶的话放在心上,带着小福回到家中。但不知为何,那晚我睡得不太安稳,梦中总是看到小福用那双深邃的眼睛注视着我,那眼神中似乎包含着某种无法言说的情感,既不是动物的本能,也不完全是人类的感情,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某种东西。

第二天醒来,我看到小福正蜷缩在它的小窝里安静地睡着,样子可爱极了,哪有半点神秘诡异之处?我不禁自嘲,看来是被周大婶那些迷信的说法影响了,居然做这种怪梦。

"小福,起床啦。"我轻声叫醒它,小福立刻睁开眼睛,与往常一样用那种特殊的叫声回应我,然后一瘸一拐地跟着我去厨房。

我们的生活依旧如常,但村里人看小福的眼神却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尤其是在那次喜宴之后,小福的"会笑"的传闻在村子里传开了,越传越神奇。有人说小福不仅会笑,还会哭,会生气,情绪表达跟人一模一样;有人说小福能听懂人说的每一句话,甚至能听懂别人心里想的事情;还有人说看到小福晚上变成人形在我家院子里走动...

这些传言自然是越来越离谱,但我却无法完全忽视。因为说实话,小福确实表现出了一些不符合普通猴子的特征。它的学习能力太强了,几乎能模仿我做的任何事情;它对人类情绪的理解也太敏锐了,总能在我最需要安慰的时候陪伴在我身边;而且,它的眼神确实太过人性化了,有时候看着我,真的就像是一个人在看着另一个人,而不是动物看主人的那种单纯眼神。

这些特点都可以用"特别聪明的猴子"来解释,但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用神秘的、超自然的角度看待小福,这让我感到有些不安。



转眼又过了几个月,村里的传言渐渐平息,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小福的存在,不再过多关注这只特别的猴子。我和小福的生活也回归了平静,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淡而充实。

直到那个神秘的女人出现在我家门前。

那是一个清晨,我正在院子里劈柴,小福像往常一样坐在一旁的石凳上,安静地看着我干活。突然,院子外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老人家,打扰了,能讨碗水喝吗?"

我放下斧头,看向声音来源。只见一个约莫五十岁左右的女人站在院子门口,头上包着一块红色头巾,身穿一件略显破旧但干净的灰色长衫,肩上背着一个布包,整个人看起来疲惫但精神矍铄。

"当然可以,请进。"我热情地招呼道,农村有招待过路人的传统,这并不奇怪。

女人道谢后走进院子,目光却立刻被坐在石凳上的小福吸引了。她停下脚步,盯着小福看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的表情。

"老人家,这是您养的猴子?"她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好奇。

"是啊,这是小福,我养了它九年了。"我有些自豪地介绍道,同时走向屋内,准备给客人倒水。

当我端着水杯回到院子时,看到那个女人正蹲在小福面前,两人似乎在对视,气氛有些诡异。女人的表情很奇怪,既像是震惊,又像是在思考什么复杂的问题。

"给,水来了。"我打破了这个奇怪的氛围。

女人慢慢起身,接过水杯,但眼睛还是不时瞟向小福。"谢谢老人家。"她喝了一口水,然后问道:"这猴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我想了想,决定如实回答:"小福确实比普通猴子聪明很多,它能听懂我说的话,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也会安慰人。村里人都说它很特别。"

女人点点头,似乎并不惊讶:"我一眼就看出来了,这猴子不一般。"她顿了顿,然后自我介绍道:"老人家,忘了告诉您,我是一名走方郎中,也会一些相面算命的本事。乡亲们都叫我'神婆',虽然我不喜欢这个称呼。"

"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难怪她对小福这么感兴趣,村里的周大婶不也说过小福面相特别吗?

"老人家,介意我仔细看看您这猴子吗?"神婆问道,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我虽然不太相信这些,但也不好拒绝。"当然可以,小福很温顺,不会伤人的。"

神婆再次蹲下身子,仔细观察小福的面相。小福似乎对这个陌生人也很感兴趣,没有显示出任何不安,只是用那双深邃的眼睛静静地回望着她。

神婆的表情随着观察的深入而逐渐变得严肃起来。她看了看小福的耳朵,又检查了它的手掌,最后凝视着它的眼睛。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十分钟,气氛越来越紧张。

"怎么样?"我终于忍不住问道,"看出什么了吗?"

神婆缓缓站起身,脸色变得有些苍白,声音也略显颤抖:"老人家,您这养的...很不一般。"

"是啊,小福确实很聪明。"我笑着说,不以为然。

"不,不只是聪明那么简单..."神婆似乎想说什么,但又犹豫了一下,"老人家,您方便让我住一晚吗?我想再观察一下这猴子,明天再告诉您我的判断。"

这个请求有些突然,但考虑到她是个旅途疲惫的过路人,我也不好拒绝。"可以,我家虽然简陋,但还有一间空房。"

"多谢老人家。"神婆道谢,但眼睛还是不时瞥向小福,眼神中混合着惊讶、困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晚饭时,我邀请神婆一起吃饭。她似乎已经从白天的震惊中恢复过来,开始和我聊一些闲话家常。当我问起她走方郎中的经历时,她告诉我她曾经游历过很多地方,见过许多奇怪的事情。

"世界上的奇事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老人家。有些事情,用常理无法解释,但确实存在。"她意味深长地说。

我笑了笑,没有接话。我是一个相信科学的人,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我不太相信那些神神鬼鬼的说法。我认为,每件看似神秘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只是我们暂时还不知道而已。

吃完饭后,神婆主动提出要帮忙洗碗。正当我们在厨房忙碌时,小福突然出现在门口,它手里还拿着一块抹布,似乎想要帮忙擦桌子,这是它平时经常做的事情。

神婆看到这一幕,差点打破了手中的碗:"天哪,它...它知道要帮忙干活?"

"是啊,小福很懂事,总是帮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平静地回答,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神婆的表情越发复杂,她放下碗,走到小福面前,再次仔细打量它。小福似乎有些不安,但还是站在原地,任由神婆检查。

"老人家,您有没有发现这猴子的行为越来越像人类?"神婆突然问道。

我想了想,确实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福越来越理解人类的行为和情感,它的很多动作和反应都很像人。但我觉得这很正常,毕竟猴子本来就是灵长类动物,和人类很接近。"

神婆摇摇头,似乎对我的解释不太满意。"不,这不仅仅是模仿那么简单。它...它仿佛有着人类的思维和情感。"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只能笑笑,继续收拾碗筷。但神婆的话确实让我思考:小福真的只是一只聪明的猴子吗?它的行为确实有时候超出了我对动物的理解范围,但我一直认为这只是因为我和它相处时间长了,给了它足够的学习机会。

夜深了,我和神婆各自回房休息。但我睡得不太安稳,总是梦见小福用那双深邃的眼睛看着我,眼神中似乎包含着某种难以言说的情感,既像是感激,又像是某种更深层次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我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打开门,发现是神婆,她的脸色煞白,看起来整夜没睡,眼中满是惊恐。

"老人家,我...我必须告诉您一件事。"她的声音颤抖着。

"什么事?这么着急?"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有些不解。

"昨晚我做了一个法术,一种能看透生物本质的古老法术。"神婆紧张地说,"老人家,您这养的...恐怕不是普通的猴子。"

"什么意思?"我皱起眉头,虽然不太相信这些,但还是被她紧张的态度感染了。

"我需要再确认一下。"神婆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急匆匆地走向小福的小窝。

小福还在睡觉,蜷缩在它的小被窝里,样子十分可爱。神婆看了它一会儿,然后从布包里拿出一面铜镜,对着小福照了照。

就在这一刻,我分明看到铜镜上闪过一道奇异的光,小福的映像在镜中变得模糊不清,仿佛被一层雾气遮蔽。

神婆的手开始剧烈颤抖,铜镜"咣当"一声掉在地上,碎成了几片。

她后退几步,脸色苍白得像纸一样,嘴唇颤抖着,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惊。

小福被声音惊醒,一脸茫然地看着我们,又看了看地上的碎镜子,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安。

神婆紧紧抓住我的手臂,声音因恐惧而颤抖:"老人家,这不是猴子,这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