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漂泊的飞鲨
前言:我们团队里有重点关注M军的,R军的,Y军的,E军的,H军,F军...动向的,所以我们对外军的军事动作的判断一直都算挺超前,还算准确的,虽然我们武器相关的水平真的不咋滴,但武器外的,关于维护,条令,限制,军人思维,军事大变革等还是有蛮高的准头的.....以下为正文部分。
思考了好久,决定给各位来点硬货,让大家通过我这几年来的视角,了解掌握美盟舰机海上活动的部分特点,希望拓宽大家的知识面。
首先我这里为什么要以美盟作为一个方向,而不是单独的特指代太平洋另外一端的某国,首先从西太整个格局来看,都是以某国为主,其他国家分工合作的军事体系,经过长达几十年的经营和海外军事基地的直接交流参与。
可以这么说,在军改前,我方的海上协同程度并不能与美盟内部成员间比肩。
所以那时大家几乎很少看到成编队体系的任务行动,随着十多年来军改的深入,显然我们越来越拥有更强的能力。
我们也衍生出自己的一套活动特点,在此作者一点都不能提,但是通过这几年的一线经历,作者在此也可以跟大家分析美盟各项舰机在海上如何协同,大的方面说,就是海上运动特点。
大洋上的跟踪监视
相信大家从各自不同的视角,都看到过日本海自拍摄我方舰艇的照片,大家也将日本海自称为我们的“御用摄影师”。其实海自在各自角度能拍摄这些照片是有一定原因的,在这我从小到大为大家分析。作为侦查体系的一环,目视侦查在信息获取中是最直接且最为准确的。
日本海自在拍摄我方目标时,首先一点就是有一个分工明确的小组,通常大约5人一组。
除了大家肯定知道的拿长焦镜头的摄影师,组内人员包括瞭望、传令、记录、协助。
摄影员的目的就是拍摄完整的照片,瞭望是通过望远镜实时观察,并捕捉重要信息告知摄影员,记录则是通过摄影员的拍摄,记录好每一组照片的关键信息(舰艇运动方向、所处经纬度、目标事件等等)方便后续对照整理。
传令则是作为驾驶室机构和舷外侦查小组的信息通联,传达指挥人员命令和向指挥人员反馈实时信息。
协助则是在团队中帮助摄影员完成设备架设和方向转移。
以上这则日本海自拍摄我方舰艇的消息就能很好的说明一切,背后也是整个团队的协作,除了团队以外,还有两个关键岗位也会配合好该团队,就是操舵和情报。
情报会在小组工作前,提前准备已掌握信息,提供与小组学习,并在小组侦查中,提供雷达、光电等等各种信息,方便小组完成突发情况应对。
操舵作为重要一环,也与小组工作密不可分,在海上,大多数的条件下只有极低且较为分散的云层。
干扰照片的因素便是逆光和顺光的问题,那么多年以来,美盟的所有舰艇不管我方处于任何的活动位置,他们所在侧永远都会是逆光的位置,在这里有两个好处。
第一是光线照在我方目标上,方便他们更为仔细的观察,这为照片拍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当我方进行同样侦查取证时,因为逆光的原因,很难观察到细节处,几乎可以用敌暗我明来形容,而且热带海洋地区,随着距离的拉长,会出现空气热浪现象,更加不利于观察,所以这为目标识别和敌方意图判断上造成一定困扰。
除了舰艇的跟监特点,我们再来详细阐述美盟侦察机、反潜机、无人机等等的特点。
目前在我周边海域广泛活动频次最高的飞机当属P-8A反潜机,虽然名字上是反潜机,但是实际上实行的是全任务模块的侦察机角色。
很多人的刻版印象就是反潜,但是实际上P-8A可搭载的任务吊舱极其丰富,笔者也见过不下4种,且载体737-800赋予的优秀续航能力可以让其加满油后每天对我们国领海外围开展侦查和重点目标的近距离识别侦查。
相信大家也经常看到新闻,美P-8A穿越我某某区域,实际上美军类似侦察机每天都有活动,且起飞时间和侦察范围相对固定,当然肯定会根据局势变化动态调整路线,相当于我们从北到南的海域每天天上都有一双耳朵和眼睛时时刻刻收集我方信息。
且航线设置也极为刁钻,几乎是贴着我们防空识别区进飞,偶尔进入,但是在我方战斗机到来前又飞出该区域。
因此对于这种目标,高频次的长时间的防空识别区警戒任务是必然的,同样也极大的锻炼了我们适应高强度战争的核心能力。
所以你们能想象,每天有都有美军侦察机从日本嘉手纳起飞南下,到菲律宾后补给休整再返回,可见美盟为搜集我方情报可是煞费苦心。
以上来讲是大的侦查方面,对于重点目标的侦查美盟也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办法。
我们当前可以把P-8A看做是一种勤务机,针对广泛目标的侦查、偶尔对重要目标的近距离侦查。但是美盟在该方向的侦查机种类十分繁多。
先来谈谈美盟应对我方重要目标时的做法,笔者所在原单位也算是重要目标,在此我不多谈,美盟对于我们的照顾可算是煞费苦心。
首先绝对重要性这一点上,美盟丝毫不吝啬拿出RC-135对于我们进行情报搜集,涵盖我方舰机活动规律、信号特征、意图判断等等多方面,这里能够确定的是,只要美盟利用RC-135进行侦查,必然涉及的方面不简单。
且RC-135等侦察机极为恶心之处在于,以上所搭载设备都是针对性设备,能够在超过目视距离(笔者在天气情况极好的条件下,能够目视20海里距离的美军大型侦察机)的条件下对我们方进行情报搜集,相反我们在对其目标进行判断意图、识别查证是很难的,但是不代表我们没有办法。
且美军执行此类任务飞行员,极其擅长利用云层进行掩护,如果大家只是觉得不就是利用云遮挡下不就行了吗?那就大错特错了,云在空中始终是不规则的,且不同类别的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设备运行效率。
所以当一架飞机怎么围绕重要目标做圆形航线侦查并利用云层上下进行遮挡,且最有利于己方设备工作,这显然就是一个技术活。且美盟的侦察机在情报搜集的差不多后,偶尔会进行过顶的挑衅,这种挑衅还伴随西方各种糟粕的侮辱文化。这里解释什么是过顶,就是飞机以低空高度,穿越舰艇上方的行为就叫过顶。
综合以上信息,这都是看得见的侦查,某种程度上说就是阳谋,但阳谋下还有很多理不清的阴招。
准实战化条件下的博弈
论阴险狡诈,美盟这块除了棒子一直傻兮兮也没胆量之外,其余都是惯用贼喊捉贼等伎俩的。
相信大家也在新闻报道上看过我方拦截美盟舰机的视频,大多数时候美盟舰机都是极为傲慢的,这里体现在其舰机的驾驶风格和任务意图,主打一个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做法。
这些干扰和破坏从来都不是小孩子那样的捣乱,就拿我方屡次报道的美舰穿越我相关位置来说,多数人会认为这样的行为更多是政治意义,但是我换个角度给大家解读,也许你们会认为的不一样。
在笔者的认为里,美盟实际上一直都是在动态获取一张精细化的我方地图,并且是四维的水准,包括电磁等方面。
第一是通过卫星不间断的侦查,获取我兵力不同时间点部署,第二以及各类型侦察机的信号采集和拍照,掌握我兵力活动目的,可能的任务方向,第三通过舰艇穿航披着政治的外衣,反向收集我方兵力应对时间,出动舰机规模和型号,以及相关武器设施变化,各类型舰机不同任务条件的信号特征。
更要命的是一些保密行动,故意朝他们内部泄露消息,通过我方各项兵力反应等等,反向推测我隐蔽战线同志可能潜伏位置。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反复强调防间保密的原因。
因为总有一群人打着论调,你这东西没别人先进,别人早看过了等等,不以为然。但是不知道事物都是变化的,可能上一次无意中美盟得知我们什么东西是什么样,但是我们改进后,只要保密做的好,他们就不知道我们变了,就能在战争开始之前让他们还拿着老的办法的应对,而且你一个不经意间的乱拍乱发可能会导致隐蔽战线某些方向的困局。
虽然针对这种行径,我们都有着杂而有序的应对之策,但是保密源头还需要我们自己做好。
美盟当中,西太地区的信息网络建立,日本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其中不仅是日本海自参与,日本海上保安厅也有深度参与,这也一贯是披着警用民用外壳干军用之事。
如果读者当中有能人,你们会发现日本沿海地区公务机活动十分频繁,而且有很多往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方向的活动,这里相当一部分就是日本海上保安厅的飞机。
笔者总结出来的规律就是,这部分手段往往根据区域实际态势而定,从美盟角度而言,在重点区域出现重点对象,依靠类民用机型,从民航航线接近目标,临近可能被识别判断距离时,下超低空接近。
从数据上尽可能规避前期被发现概率,同样超低空也缩短我方发现时间,并且为我方应对产生干扰阻碍,这是我认为美盟玩的极为“精”的一点。
上图就是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基本飞机类别,其中以猎鹰2000平台改装的侦察机应用最为繁多,这是以往播博弈中极为少见的,但是近年来,美盟显然加强了这方面的使用。
舰艇也作为美盟兵力应用极为重要的一环,在调用等等方面也是极为复杂的。
日本海自主要分为四大护卫队群,在2024年9月发布的改革计划中将重组并扩大战斗群范围。
乍一看,好像日本要做出根本性的改革,但是笔者看来,这都是美军本身不足以具备以往更多的进攻能力条件下,通过加强日本海自来互补的做法。
首先从大的方向看,日本从始至终依旧服务于美军的整个作战体系,我们在考虑亚太美盟的时候,一定要把他看做一个比欧洲北约更为完整且高效的军事集团。
美军一直都将该集团的软实力的全部和硬实力的核心部分攥在手中,按照软实力而言,日本海自所有系统的建立和包涵辅助设备系统数据链等等的应用都是以美军提供为基础。
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美军提供的各种信息化服务,日本海自的舰艇根本上不具备作战能力。
近些年来,美军提康德罗加巡洋舰逐步退役,伯克级舰龄普遍上升,且星座级护卫舰迟迟未落地。
加剧了美军舰艇使用的忧虑,所以在西太方向,日本海自更多的承担了这种角色。从新闻中,大家也能窥见一二,每次我方舰艇远海活动,最先到现场跟踪监视的都是日本海自舰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