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收割机在麦田中来回穿梭。
广袤的田野上,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沉甸甸的麦穗散发着丰收的气息。眼下,雁江区丹山镇的小麦陆续成熟,为确保夏粮“颗粒归仓”,该镇已经全面启动小麦收割工作,走进田间地头,全都呈现出一派繁忙而喜悦的景象。
在回龙场社区收割现场,数台联合收割机在麦田中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所到之处,小麦被迅速卷入机器,经过脱粒、筛选等一系列流程,一垄垄小麦被迅速收割,金黄饱满的麦粒源源不断地落入储粮箱,接着输送到货车里。
联合收割机在麦田中来回穿梭。
“每天我们要用4台机器,全部收割要一个星期多点,能收100多万斤麦子。”四川麦吉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管理人员龙树光介绍道。
在机械化收割的高效运作下,大片的小麦迅速完成收割。同时,记者还看到,一些村民在对田边地头、收割机转弯处散落的一些麦粒与麦穗,开展拾麦行动,不放过任何一粒遗落的麦子。
村民开展拾麦行动。
除了高效的机械化收割,当地还建设有一个烘干加工厂,方便小麦的加工、晾晒、仓储,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晾晒方式烘干小麦受天气、晒场、人工制约的难题,及时烘干,最大程度保留小麦的营养成分,还能卖个好价钱。
一垄垄小麦被迅速收割。
回龙场社区党支部书记谢先国告诉记者,以前田土零散,群众不愿意耕种,导致部分田土闲置。2021年,通过镇上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改善了社区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同时也积极引进业主,发展规模化种植,不仅解决了土地闲置问题,也大大增加群众收入。
“2024年,社区种植小春小麦1500亩左右,土地流转给业主,给老百姓增加两笔收入,第一是租金,第二是务工收入。”丹山镇回龙场社区党支部书记谢先国说。
货车运走收割的小麦。
近年来,丹山镇为确保夏粮丰产丰收,精心安排、提前谋划,对抢收抢种、农机调度、安全生产等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充分发挥机械化优势,打好“速收”“抢收”战,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