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影视圈的导演,英达无疑是成功的。

一部代表作《我爱我家》让英达的名气响彻大江南北。

但作为巴图的父亲,英达丝毫都没有尽到父亲的职责。

甚至在早年,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允许用自己的姓氏。

你爱姓什么姓什么,就是不能姓“英”。

现在英达看巴图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还生了两个儿子,就想着握手言和?



风水轮流转,英达尝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种下的恶果。

他不是不想认这个儿子,只是那时候他更在意的是“面子”

有些伤口,不是靠时间就能愈合的。

英达,这个名字在无数70后、80后心中,不只是《我爱我家》的导演、幽默睿智的编剧,也是那个将中国情景喜剧带入巅峰的男人。

早些年,英达和宋丹丹曾是一段佳话。



两人郎才女貌,一个导演、一个演员,在最合适的年纪携手,在最风光的事业期并肩。

但再璀璨的黄金搭档,也抵不过生活里柴米油盐。

事业慢慢在变好,但是婚姻关系却一步步走向结束。

当宋丹丹成为家喻户晓的“刘梅”时,英达却慢慢退居幕后。



他自尊心极强,而面对宋丹丹的爆红,他不想承认自己老婆比自己还优秀。

两人就因为感情问题,离婚了。

感情破裂,影响最大的还是孩子,巴图。

英达甚至不让自己亲生儿子和自己姓,俨然一副这不是我儿子的样子。

他甚至对外说,儿子跟他“无缘”。



拍《我爱我家》的时候,英达认识了梁欢

一个是导演,一个是编剧,又同是北大校友。

两人聊得来,也走得近。

这段关系逐渐超出了朋友的关系。

和宋丹丹离婚后,英达很快重新组建了家庭,和梁欢结婚,还有了新的孩子英如镝



他的事业继续风生水起,一部又一部的情景剧接连播出,奖也拿了不少,看上去比婚前更意气风发。

但旧的关系,不会因为翻篇就自动消失,尤其是亲子之间。

巴图从小跟着妈妈生活,小时候想去游乐园找爸爸陪一趟,被说没空。

想要一个电话号码,哪怕只是偶尔打个电话聊聊,也被拒绝了。



那种期待落空的失望,小孩子不一定说得出口,但会记一辈子。

父亲不在身边,可以理解。

但父亲不愿意在自己的身边,却要陪在其他孩子身边。

新家庭带来安慰?

英达的二儿子英如镝,可谓是英达的掌上明珠。

在这个新家庭里,英达把自己当年未曾给出的那份父爱,毫不保留地给了英如镝。

他陪着小儿子上训练课,支持他的留学,甚至为他的比赛奔波于不同城市之间。



有时候人是会补偿的。当他发现自己曾亏欠过,就会在另一个孩子身上加倍还回去。

但英如镝终归不是巴图。

即便这个儿子再优秀、再亲密,也无法替代掉那个血缘上、情感上都早已缺席的长子。

他试图通过对小儿子的全力以赴,来缓解对大儿子的亏欠。

但真正的遗憾,是没有“替代选项”的。



况且,这个新的家庭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

英达已经65岁,原本早该退居幕后,安享晚年。

但英如镝的冰球训练、国外生活,以及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压力一点也不比年轻时小。

他的妻子这些年几乎不再工作,把生活都压在英达身上。

这个看似温馨的家庭背后,其实也藏着沉甸甸的责任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英达没能在晚年获得想象中的“圆满”。

他有新的家庭,有新的人生章节,但旧账一直都在,没消失也没被原谅。

巴图“彻底放下”了吗?

多年后,巴图成家生子。

这个外界曾一直贴着“星二代”标签的孩子,其实早就默默地活出了自己的样子。

他没有靠父亲的关系混圈子,没有在采访中炒作家庭的矛盾。

反而更像是那个被推离光环中心后,自我成长起来的普通人。

而英达,突然“想通”了。



时不时透露出想认回巴图的意思。

英达是有点坐不住了。

看着宋丹丹一边含饴弄孙,一边上综艺、聚会、活得明明白白。

或许有那么一瞬间英达是后悔的。

更让人唏嘘的是,英达的小儿子英如镝,这几年也没少被网友议论。



倒不是他做了什么出格的事,而是他说起哥哥巴图的那套说辞,听上去和英达如出一辙。

什么“我们一家都欢迎他”,可转头又话里有话,好像巴图不愿靠近是他的问题。

事实是不是这样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巴图没有复姓,选择自己跟母姓,把自己的儿子随母姓。

对比之下,宋丹丹活得特别清醒。



她该享受生活就享受生活,想上节目就上节目,有孙子就陪孙子,步子走得稳,也走得漂亮。

人到晚年,总归要面对过去。

你年轻时候怎么活的,晚年时候就怎么还。

英达这一生,事业上风光一时,情感上却始终欠账。

他不是没努力过去做父亲,而是那种努力太迟、太薄、太表面,甚至更像是自我修复的一部分而非真正的“感同身受”。



人生有些路,一旦走错,就真没办法回头。

不是别人不给机会,而是时间不给机会。

亲情这事,讲的是彼此在意。

你要是早些明白,可能就不会等到一切都远了,才突然想起去追回。

遗憾这东西,一旦长成了,就只剩下自己慢慢咽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