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农忙时节的到来,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刘店镇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多措并举推动秸秆禁烧政策深入人心,助力全镇形成“不敢烧、不能烧、不想烧”的治理格局。
宣传引导,当好政策“传声筒”。“秸秆还田能增肥,焚烧污染又违法!”连日来,人大代表卢建利手持宣传册,穿梭在邢坪村的田间地头,用乡音土话向村民讲解禁烧政策。针对部分群众对秸秆禁烧存在的抵触情绪,人大代表主动走村入户,通过发放倡议书、签订承诺书、召开“板凳会”等方式,将秸秆焚烧的危害、综合利用的效益及相关法律法规讲清讲透。同时,将人大代表和包村领导、包村干部一同分配到各个村庄和网格区,清晰明确每人所负责的具体区域,真正实现区域全覆盖、监管无盲区,确保一旦出现火点,能够迅速察觉、即刻通报、高效处置。
监督落实,筑牢禁烧“防火墙”。镇人大主席团联合派出所、执法队等多部门成立专项打击小组,重点巡查以往易出现焚烧情况的区域以及重点时段,一旦发现有故意点火人员,将依法依规从快、从重予以严厉打击。对于初次违规点火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并责令其签订禁烧承诺书,同时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罚款处罚;对于多次故意点火或因焚烧秸秆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引发安全事故、严重污染环境等恶劣后果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绝不姑息迁就,以此形成强大的禁烧威慑力,让心存侥幸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同时,人大代表主动加入村级禁烧巡逻队,带头参与24小时值班巡查,利用“蓝天卫士”监控平台实时观测火点,做到“人防+技防”双管齐下。镇人大代表胡春芳说:“既要当好监督员,更要当好战斗员,我们的身影出现在田间,群众才会更安心。”
凝聚合力,搭建干群“连心桥”。秸秆禁烧难,根源在于综合利用渠道不畅。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一方面收集群众关于秸秆离田运输难、还田成本高等实际困难,及时向镇政府反馈并提出“增设临时堆放点”“统筹调配打捆机”等建议;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农业合作社、养殖企业等对接农户,推广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利用模式。在人大代表王建朝的推动下,刘店村与镇内两家养殖场达成秸秆收购协议,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刘店镇人大主席表示 :“人大代表是群众的‘贴心人’,更是党委政府的‘好帮手’。我们将继续发挥代表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在政策宣传、矛盾化解、服务民生中彰显人大担当,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秦小莲)
【编辑 滢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