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智力残疾人杨依儿的歌声让人动容。小杨是徐汇区“智慧阳光康健苑”建设的受益者,她杨每周都会抽半天时间去土山湾邻里汇的“智慧阳光康健苑”,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人一方案”的个性化康复锻炼。在经过一年多的锻炼,她的腿部力量和协调性有了明显改善,身体挺拔了,走路时身体摇晃的情况显著减少,“能走出一条直线了”。

“智慧阳光康健苑”是徐汇区残疾人工作的创新性做法。记者从今天上午举办的“融合共享新生活,砥砺奋进新征程”2025年全国助残日暨上海助残周徐汇区主题活动上了解到,自全市首个融合康健场所与卫生站于一体的“智慧阳光康健苑”在徐家汇街道成立后,“智慧阳光康健苑”已经在徐汇区许多街镇铺开,今年将实现13个街镇全覆盖,让残疾人获得“家门口”的康复服务。

活动中,热心助残的皮氏咖啡(上海)有限公司、鼎汉(上海)咖啡有限公司、和美酒店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锦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复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尚体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6家企业作为第二批成员单位,加入徐汇区“汇就业”助残爱心联盟。这些企业中,有的已经开始招录残疾人员工或见习生,有的已经深耕助残领域,未来,它们将携手徐汇区残联,推动更多残疾人实现高质量就业和高品质生活。

徐汇区“汇就业”助残爱心联盟成立一年来,积极帮助残疾人群体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实现高质量就业。作为首批成员,2024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首次创排聚焦残疾人群体的话剧《生之代价》,特邀两名残疾人参与演出,还特别增设手语翻译场次。不仅如此,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还参加了徐汇区残联举办的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并录用一名听障青年从事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副总经理汤泳表示,首次尝试录用残疾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高度重视,构建了“全链条成长护航体系”:入职前邀请行业专家开展定制化岗前培训,用可视化教学破解沟通壁垒;工作中创新“多导师带教制”,由业务骨干手把手传授专业技能,部门领导定期进行职业赋能,徐汇区残联指导老师定期心理交流。短短3个月,尹驭就娴熟掌握了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成为上话团队中不可或缺的“记忆守护者”。汤泳深有感触:“这场特殊的职场融合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当社会愿意俯身倾听不同群体的人生诉求时,每个认真生活的灵魂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聚光灯。”

当天的活动从开场的锣鼓表演,到中间的无障碍话剧《与妻书》,再到压轴登场的原创诗朗诵《活成一束光》,多才多艺的残疾人朋友成为舞台的主角,展示出徐汇区特殊文化的培育和发展成果。在女声独唱《世界赠予我的》表演中,舞台上有一位特邀演出手语舞的嘉宾方思尧。就读于初二的她虽然年纪小小,却有多年的学习和推广手语经历,不仅是上海市残疾人基金会的通用手语“阳光”推广大使,还在去年的“指尖传情 共享阳光”上海市通用手语大赛上获得了青少年个人组的“最佳风采奖”。舞台上表演配合默契,彰显出残健融合的温暖和力量。


活动还特邀我国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家喻户晓的“佐罗”——童自荣老师,与全国自强模范韩颖等徐汇区朗诵爱好者压轴登场,朗诵根据徐汇区残疾人真实生活经历创作的原创诗歌《活成一束光》。


本次活动由徐汇区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办,徐汇区残疾人联合会承办,康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协办。

原标题:《让残疾人获得“家门口”的康复服务,徐汇区智慧阳光康健苑年内实现街镇全覆盖》

栏目主编:王嘉旖 文字编辑:占悦

来源:作者:文汇报 刘力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