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风高韵雅 —— 徐汉棠捐赠作品展” 在宜兴陶瓷博物馆盛大启幕,93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以369件凝聚毕生心血的艺术珍品,为家乡献上一份厚重的文化厚礼。这场展览不仅是对徐汉棠艺术生涯的全景式回顾,更串联起他跨越十年、从千万善款到百件珍品的无私奉献,书写着一位德艺双馨艺术家的传奇人生。
出身蜀山陶瓷世家的徐汉棠,自1952年拜入顾景舟门下,便与紫砂结下不解之缘。七十余载匠心耕耘,他在秉承宜兴紫砂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工艺技术创新设计,创作出许多蜚声海内外的紫砂陶艺作品,一些精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等国内外多家著名博物馆收藏,并获得了 “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等荣誉。
此次捐赠展共展出珍品369件,涵盖多元品类,不仅包括造型各异的紫砂壶,而且还有徐汉棠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创作的紫砂“汉棠盆”和紫砂文玩杂项。徐汉棠说:“这些作品是我一生的心血,但我更希望它们能够成为紫砂艺术传承的桥梁,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
徐汉棠孙女、宜兴市陶木居紫砂艺术馆负责人徐曲表示:“此次爷爷将毕生创作的以紫砂壶为主的369件作品捐献给了宜兴陶瓷博物馆,供中青年紫砂艺人和社会各界交流学习,这是继11年前爷爷捐资1000万元教育基金后的又一奉献。”她将以爷爷的艺术师德风范为表率,潜心创作紫砂作品服务社会。
据了解,2014年,徐汉棠就捐资1000万元成立教育基金会,至今已资助学生、奖励教师4000余名,金额达600多万元。去年9月,他又与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签订作品捐赠协议,向该馆捐赠自己从艺70余年来创作的精品佳作,供中青年紫砂艺人交流学习,捐赠作品价值初步估算超亿元。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底,市民不仅能近距离领略大师匠心之作,更能在一件件珍品中读懂一位艺术家 “千金散尽传文脉,百器归乡铸匠心” 的崇高境界。这场跨越十年的艺术与爱心接力,不仅是徐汉棠对家乡的深情告白,更将激励无数后辈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捐赠作品:三开片套壶
捐赠作品:百岁树桩套壶
捐赠作品:双色嵌金丝活环博古组盆
捐赠作品:微型套壶
捐赠作品:九头提均组壶
捐赠作品:菱花提梁壶
捐赠作品:龙宫宝灯壶
捐赠作品:砂方壶